文/徐迅雷
被网住的“官房长官”
文/徐迅雷
月很黑,风很高,“官房”的黎明静悄悄。
“静悄悄”了好久之后,近来突然热闹起来,一串“房叔”“房妹”“房姐”“房媳”等等“房氏”家族成员,像冰糖葫芦一样呈现在公众面前。
这是媒体梳理的报道:2012年10月8日,网上曝出“房叔”,原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被爆全家拥有20多套房产,不久蔡彬被停职。2012年12月26日,网上爆料郑州市二七区原房管局长詹振锋的女儿——“房妹”名下有11套房,后又举报其一家四口均有两个户口,共有29套房。2013年1月11日,“房嫂”被爆出:网民发帖举报,福建证监局副局长田荔琴及其家人名下拥有16套房产,市值近五千万元。2013年1月16日,陕西神木“房姐”被曝光拥有二十余处房产,价值高达10亿元,随后又被曝出她同时拥有4个户口。2013年1月23日,网上又爆出山西运城市纪委干部张彦有两个户口,其公公是前运城市财政局局长,在各地拥有十余处房产,“房媳”出炉……
官员、准官员们非法拥有房产,我称之为“官房长官”。“官房长官”们“房多多”的背后,通常是五花八门的“户多多”,一人登记多个户口,用以分散房源,由此也让公众看到了户籍管理“权力乱象”的冰山一角。
王岐山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反腐问计专家的时候,专家建言官员要公开财产,这个实在算不上什么新建议,这事儿都说到耳朵听出老茧了。在一些地方“两会”上传出消息,有些官员说只要上头有通知要求,自己完全可以公开财产;也有的对此不以为然,大胆表示反对的。房产通常是家庭财产中的大头,“官房长官”中的“房多多”们,只要是房产来源不明不白的,谁都不愿意公开,在这点上,他们的脑子可不会进水。
“官房长官”非法获取房子,各种手段各种名堂都有。不久前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9年的新疆地矿局副厅级官员杨有明,弄到房子的花样就很出众:在公家收购三亚临海大厦过程中,他伙同王某将大厦中的41套公寓予以隐匿,总价值高达1288万余元。这房子实在是太多了,这“官房长官”就将其中的38套房产予以变卖,得款后分赃。杨有明后来的托词是一句老掉牙而让人笑掉大牙的老话:“我是个法盲,我不懂法……”
对于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等问题,习近平要求“全党必须警醒起来”。这话说得真没错。而面对“官房长官”,首先“警醒起来”的却是网络,这一串“房叔”“房妹”“房姐”“房媳”,都是网络爆料的。本来应该是管党纪国法的部门去挖出这些“房多多”的,却让网络网友占了“风头”。
网络当然是好的,它属于“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件不大的事,在网络上可以迅速成为人人关心的热点,因为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将众多角色一一卷入进来,把事情的规模迅速做大。这就是美国学者克雷·舍基在他的《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所阐述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事实上,这已不是“未来”的组织方式,而已经是现实的组织方式。正是有了互联网,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让交流工具支持群体对话与群体行动。人类天生就擅长群体工作,这是共同的根基,人们因此能够强化群体的努力,从而改变社会。“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在反腐败的领域,所起的也是这样的作用,由此将那些“官房长官”们网住。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也并不是万能的,它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将腐败分子一扫而光。它在反腐领域能够起到“举报”的作用,可是这“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也只能通过“有组织的组织力量”才能达成目的,如果“有组织的组织力量”一松弛,反腐查案也可能半途而废。至于“防腐”的领域,网络这一“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作用就更有限了。所以,反腐防腐的“主旋律”,不应该由网络来唱。反腐防腐关键的关键,还是那句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毕竟,网络是张网,而并非笼子。
那么接下来,最紧要的就是,那“制度的笼子”不能被关进“官房长官”的“房子”。
图:王俭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