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村仁医

2013-07-07 15:50黄培岳汪成贤
检察风云 2013年6期
关键词:保亭村医卫生室

文/黄培岳 图/汪成贤

黎村仁医

文/黄培岳 图/汪成贤

我陪你回到黎族小山村

2013年1月21日下午3时许,海南省保亭什月村卫生室。村医刘建丽和丈夫张雄正在为村民老陈看病,老人60多岁了,有风湿病、高血压等老年慢性病。这几天,老人又不舒服了。

张雄与妻子刘建丽此时刚刚从海口回来,他们到海口参加2012年感动海南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听到老人身体不适,立即赶到老人身边。

张雄一边为老人测血压,刘建丽在一旁仔细观察,关切地叮嘱老人,天气变凉了,要注意保暖,血压高,要少喝酒。

张雄是保亭新政镇什谷村人,年幼时得过一场大病,切身体会到偏远的黎村同胞看病求医很困难。高考时,张雄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医专业,希望学有所长,能回家乡用最廉价的草药为乡亲们看病。刘建丽是他在山西医学院大专班学习时的恋人,是师姐,比张雄高一届,是校学生会副主席。

大学里的刘建丽学习成绩优异,多才多艺,连续三年获全校演讲比赛第一名。刘建丽的才华和清秀的外表深深吸引了张雄。最终,刘建丽被张雄的执著和阳光所打动,两人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相爱了。

恋爱期间,张雄就经常跟刘建丽说他们村里缺医少药的故事,并告诉她,他报考医学院就是为了回乡当一名村医。1998年,张雄大学毕业,他要回家乡当一名村医。早一年毕业的刘建丽在山西一家医药公司找到了工作,每月工资有3000元。回乡前,他与刘建丽在山西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后,张雄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村里,并希望刘建丽过来帮他一起实现心中的理想。跟张雄回到海南农村,要失去当时收入较高的一份工作;身为山西人,父亲还是当地有名的煤老板,放着安逸富裕的生活不要,还要远离父母;而且,父母听说刘建丽要去海南,也非常反对,还表示,女儿要是去那么远那么穷的地方,就当白养了。1998年1月,刘建丽一方面放不下张雄,一方面又被张雄的理想所感召,不顾家人反对,坐火车、搭轮船、坐汽车、乘摩托,经过三天两晚的颠簸,刘建丽终于站在了海南省保亭县什月村的土地上。

山路有多黑,他们就发出多强的光,他们的使命就是驱逐病魔。他们把青春和理想打磨成一块块坚硬的基石,为黎村百姓铺出一条健康之路。医疗室几尺见方,却承载了一座人生舞台,他们与大山一体,演绎博爱仁厚,舞出高贵的医者仁心。

村民淳朴的心留住了她的脚步

“天啊,还有这么穷的地方,连间瓦房都很难看到!”1998年1月的一天中午,刘建丽抱着行李从摩托车上跳下来,来不及揉揉颠得酸痛的腰背,不由惊呼。放眼望去,一间间茅草房散落在青山绿水间。走进路边一户人家,刘建丽呆住了:低矮的茅草房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木板床上铺着黑乎乎的草席;中间,几块石头垒在泥地上支起一口锅就是灶台;后面,五六只母鸡正在觅食。“当今居然还有茅草房里人畜共居,一床一灶一桌就是全部家当的生活!”刘建丽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在没有来海南之前,我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也没有真正体会到没钱用的痛苦。”刘建丽对记者说。

保亭,是位于三亚和海口之间、海南岛中部的一座小县城。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一琼二白三保亭,指的就是琼中、白沙、保亭三地是海南岛最贫困的地区。

这一切,没有吓倒刘建丽。她觉得选择对了,这里的村民缺医少药,村卫生室原来有卫生员,可是来一个走一个,都没有留下。张雄和刘建丽主动找到保亭卫生局,申请留在村里当村医。“当时,村医的待遇很低,每月仅能领30元的补助。”陪同采访的保亭卫生局一位负责人说,当时连有文化的村民都不愿意当村医,何况一下子来了两位经过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夫妇俩被安排在偏远且最缺医少药的响水镇什月村。当上村医第一天,夫妻俩就向乡亲们郑重承诺:免收挂号费、出诊费,药品按最低标准收,24小时随时接诊,病人随叫随到,方便患者。

“那时的村卫生室就设在村委会的一间破旧的瓦房里,我和张雄也住在那儿。”每逢下雨,瓦房四面漏风漏雨,患者来看病都找不到立足的地方。

刘建丽说,1998年18号强台风给第一次登岛的她来了一个下马威。风雨大作,刘建丽躲进张雄的怀中,暗自下决心自己建一个村卫生室,改变自己居住和村民的就医环境。天亮了,望着房里一地的小水坑和残破的瓦片,张雄戏改了一句古诗:“夜来风雨声,瓦落知多少!”

“那时候,我们两人全部家当就900元。”刘建丽说,当村民听说他们要建村卫生室的决定后,都非常支持。水泥厂、砖厂的老板赊给他们水泥和砖,村民们则无偿地出力帮他们建房。欠了7000多元的债,直到2000年9月,新房终于盖好了。乡亲们送来鸡呀鸭呀和新鲜的野菜,庆贺新卫生室的落成,不会喝酒的刘建丽那天喝了好几杯,在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中,几度泪流满面。村民的好客与淳朴感动了刘建丽。

在家过习惯了有钱的日子,到了海南后她才感觉到钱的重要性,常常为缺钱而苦恼。不久,刘建丽怀孕了。要还债,要养孩子,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不到100元,30元的村医补贴标准两人一直领到2005年,随后提高到50元。生活更加窘迫,夫妻俩想回山西老家看望父母都很困难。尽管如此,在行医中,遇到贫困的村民,刘建丽和张雄仍然会不收他们的药钱。十多年下来,他们累计为村民减免了4万多元的药费。

2002年,海南省卫生厅为刘建丽夫妻俩提供了海口至山西的往返火车票,她才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母。同年,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刘建丽的事迹后,时任卫生部基妇司司长李长民曾看望过刘建丽,此后给刘建丽写过多封信,还寄给刘建丽1000元,以资助他们清贫的生活。

2007年,刘建丽和张雄发生了结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争吵。那一年刘建丽远在山西的表妹患了尿毒症,刘建丽却因为没有钱买票回家而不能见上表妹最后一面。这件事深深刺激了刘建丽。“当时就想我又不是没有本事,为什么非要干村医?领着这么点儿钱,来海南后我就回过两次山西。第二次返家还是海南省卫生厅的领导被我们的事迹感动后赞助了往返火车票才得以成行。我就想,自己得挣点钱,至少回家的路费应该有吧?”刘建丽说。于是她在保亭县一家诊所联系了一份工作,工资800元。

没想到张雄知道刘建丽要去县城打工后暴跳如雷,撂下狠话:“你要是敢出去行医的话就离婚,因为这里的村民更需要你!”看着震怒的丈夫,想着疾病缠身的村民,刘建丽退步了,她默默打开收拾好的行李,回到卫生室。张雄说,因为他要经常到山里出诊,刘建丽要是走了之后卫生室的病人就没人照顾,他这辈子最亏欠的人就是妻子。“上学和刚工作那会儿,妻子是什么贵就买什么,来保亭和我结婚后是什么便宜就买什么,身上穿的衣服全是地摊上淘的,没有一件金银首饰,没过过一次生日。”张雄愧疚地说。

刘建丽说,这么多年在清贫生活的重压下就是靠着为黎族同胞治病这个信念支撑下来的,黎苗百姓的需要就是坚守的力量。刘建丽是保亭县唯一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村医。有一次刘建丽出去学习,村里一位老人看她挎着一个大包出门,以为她要离开,便紧紧抓住她的手说:“刘医生,你可不要走啊。你走了,村里老人找谁看病啊?”老人的话,让刘建丽觉得这10多年的付出是值得的。

当上村医第一天,刘建丽、张雄夫妻俩就向乡亲们郑重承诺:免收挂号费、出诊费,药品按最低标准收,24小时随时接诊,病人随叫随到,方便患者。刘建丽说,这么多年在清贫生活的重压下就是靠着为黎族同胞治病这个信念支撑下来的,黎苗百姓的需要就是坚守的力量。

他们将爱心汇成大海感动世间

14年了,坚守贫困的刘建丽变得黧黑而消瘦,与当地人没什么两样了。但她说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她不但收获了村民的淳厚感情,还收获了丈夫炽烈的爱。

“病人少的时候,老公会跑到山上,采来各种奇花异草装饰卫生室。有种花叫千年青,早上是白色,晚上成紫色,病人可以一边打针,一边观赏植物。”说起这些,刘建丽流露出对生活的留恋,流露出对丈夫的爱,感觉不到曾经沧桑。

在刘建丽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小小的人体模型,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人体的各个穴位和经络。“村里老人慢性病很多,而且老人们大部分贫穷,舍不得花钱买药。”面对这种情况,刘建丽决心学习中医的针灸和推拿,这既能有效地治疗老年慢性病,又能减轻村民的负担。2012年9月,刘建丽就自费到三亚市中医院学针灸和推拿。

其实,当村医10多年,刘建丽和张雄不是第一次自费学习。早在1998年他们刚回到海南时,就自费到省农垦医院学西医。“村卫生室看的都是小病,但是病种很杂,必须掌握基本的西医知识,才能更好地为村民看病。”

刘建丽夫妻要为周边1500多位村民提供健康服务。虽然是个小小的村卫生室,但他们却没有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夫妻俩的村卫生室里,办公桌上放着一些医学杂志和常看的医学书籍。多年来,夫妻俩凭借自己高超的医药知识,为村民准确诊断,挽救了不少村民的生命。

2003年,16岁的村民黄景上山干活,回村后出现尿血、高烧等症状,黄景父母以为他是感冒,没有在意。送到村卫生室来拿感冒药,夫妻俩一观察,认为黄景得的是疟疾,需要马上转院。黄家贫穷,没有钱,张雄拿出400元,帮忙找了车,一直把黄景送到五指山市人民医院,后来,他们也没有追回这笔钱。

还有一次,一户离寨子七公里外深山老林里的垦荒种植人家,晚餐时误食了有毒的蘑菇,一家三口出现上吐下泻、头昏头痛、腹痛等中毒症状。正在吃晚餐的张雄接到村民求救报告后,二话没说,放下筷子,提起急诊箱,带着七八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上山去了。在救治现场,他借着微弱手电光给三位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并立即注射阿托品、利尿剂、保肝护肝等药物后,中毒的人很快转危为安。

2011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什月村卫生室进行了改建,建筑面积达到85平方米。除了村医的办公用房、诊疗室、药房之外,还建了厨房和休息室。不足5平方米的休息室便是张雄的家,房间里除了两张床,两个衣柜外,连桌椅板凳都没有。

不断进取,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是刘建丽和张雄不懈的追求目标。现在,刘建丽是保亭唯一有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村医,而张雄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村医”。

除了治病,夫妻俩还负责什月村一千多人的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他在卫生所的外墙上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季度出刊一期,一年四次,从不间断,内容涉及计划生育以及如何预防霍乱、艾滋病、肺结核、乙肝等疾病。

“这么多年的付出,我们从不后悔,”刘建丽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村民增强了健康意识。过去有病不求医、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往年的多发病、常见病、地方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比如刘建丽刚当村医时,农村妇女都在家中分娩,住院分娩率不到20%,现在就提高到了98%。

真情故事传递正能量

爱丈夫、爱孩子、爱村民、爱大山……爱,对刘建丽来说,是博大的。在她的眼里,一切都因为爱而生动美好起来,贫穷的生活不再难熬,清贫的职业不再枯燥,寂寞的大山也不再单调。她在学校就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寂寞的山里,更是激发她创作的欲望。“在那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邂逅了你的美丽/因为无法表达对你的欢喜/只好把自己融化在你的世界里”这是刘建丽的诗《邂逅》,她在用这首诗来表达她对生活对丈夫的爱。

在夫妻俩简单的卧室,一张大床紧挨着一张小床,这是刘建丽和丈夫、两个孩子的居所。床头挂着一张结婚照,相片上,刘建丽恬静幸福地微笑着。这恬美的微笑,至今未曾衰减半分。

“虽然是在大山,没有灯红酒绿,可我们也有自己的浪漫。”在刘建丽眼中,寡言的张雄其实是个很浪漫很体贴的丈夫。“他上山为村民采草药时,会给我带回一束山里的野花。”

什么是爱?什么是幸福?刘建丽说,被丈夫和村民需要就是幸福。“如果为了钱,我当初就不会选择到海南。”

十多年过去,刘建丽在大山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和事业。2010年,海南省大幅提高村医的补助,她和张雄每月各有400元的村医补助,加上基本卫生等工作,每月收入有1000元;2011年,保亭又给什月村新建了标准化的村卫生室,配备了电脑、血压计、健康一体机等,完善了村卫生室的配备。

就像她的《邂逅》诗所说,从山西来的煤矿老板的女儿,从“只好让你融化在我的世界里”到“只好让我融化在你的世界里”,她已经深深融入了这片大山中。

刘建丽夫妇无私奉献的义举,不仅感动了当地黎族村民,也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有网友留言: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幸福就是简简单单的生活,幸福就是甘愿为他人作嫁衣裳,幸福就是拥有健康和快乐,幸福就是拥有一颗平常的心。

2013年1月10日,感动海南2012年度颁奖盛典在海口市举行。张雄、刘建丽夫妇当选为2012年度感动海南十大人物。当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为夫妇俩颁奖的那一瞬间,全场观众掌声雷动,无数观众为之潸然泪下,称之为“精神最伟大的一对夫妻”,他们传播着无穷大的正能量,影响着无数人……

而今,刘建丽夫妇已是保亭人人熟知的一块金字招牌,走在人口只有20多万的保亭县城的路上,总有人不停地跟他们打着招呼。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保亭村医卫生室
保亭社区:社团迎新春 文化树品牌
乡村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市场偏好分析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村卫生室设备“一配了之”可不行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
《意见》出台 村医“乍暖还寒”
村医协会要为村医干4件大事
资金落地 村卫生室脱胎换骨
强行合并村卫生室带来诸多问题
项目补助资金应“善待”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