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朵
干燥的冬天其实比夏天更容易导致身体里的火气乱窜——气温降低,肌体抵抗力下降、气候干燥、饮食起居不规律……如果不注意养生保健,就很容易内火“丛生”。
查明“火”源
要“灭火”,先查火源。冬日上火的原因通常如下:
休息不够。夏天日照时间长,许多人只需要6小时甚至更短的睡眠时间就能恢复精力,而冬天,至少需要休息8小时才能缓解疲劳。习惯晚睡的人,很容易体内阳气浮越,出现“火气重”的症状。不过这种火气是虚火,如果一味用清热解毒类的药物,很可能“火上浇油”。
饮食不当。冬天人们习惯大补,肉食往往是主菜,牛羊肉等容易上火的肉类,容易在消化道内产生“热气”,导致本来就干燥的虚火身体加上了实火。
不敢用药。冬季上火不能像夏季时那样大喝凉茶或吃下火药,冬季本就寒凉,再加上下火药,无异于釜底抽薪,耗气伤阴,加重症状。
情绪失调。都市生活压力大,中医有“七情化火”之说,意思是忧郁、愤怒、思虑过度等都会使身体因机能失去平衡状态而生“火”。
不吃药也能“灭火”
不敢轻易吃清火药,又摆脱不了重口味美食的诱惑,加上身体本就虚弱,让去火工作难上加难。但理清了上火的原因,就能把“火”轻松熄灭。
随时补充水分。冬季干燥,常喝温水不仅可以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还能抑制口腔中细菌菌落的生长。上火时亦可多喝舒缓茶饮,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如果担心清热过头,可以加入少量枸杞。
失眠也会造成身体过度使用,容易上火。这时可用足浴把火气往下带,方法:先用温水浸泡,女性要淹没小腿的1/3,即近三阴交穴处,男性到脚踝即可,再慢慢加热水,泡到微微出汗即可。
饮食清淡。增加清淡饮食的数量,减少重口味食物的摄入次数,如将火锅作为一周一次的大餐,并避免暴饮暴食。
增加体表散热。冬季常到户外运动,多流汗可以有效提升体内废弃物的代谢速度。
“去火”选药有讲究
根据不同体质选对药品,才能真正“药到火除”。
湿热体质
症状:天气转凉后,畏寒,手脚冰凉,下巴、额头部位的痘痘不断,易生口腔溃疡,性格急躁易怒。
食疗:湿热体质的人冬季不能大量进补,通达肝气的同时要养护肾气和肝血,可以食用枸杞、米粥、绿叶蔬菜等,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的人要多食茯苓、薏米、藕等食物。
经络理疗:可以做一些拔罐刮痧理疗,配合按摩大陵穴、勞宫穴、内关穴,对火气有改善作用。
药物养生:酌情服用六散、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
阴虚体质
症状:四季皮肤都很干燥,喝再多水也很容易口渴,眼睛干涩,见风流泪。
食疗:不吃伤阴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烹调方式宜选用焖、蒸、煮、炖,女性可多食银耳百合粥。
经络理疗:针灸治疗效果不太好,最好的方法是控制饮食并适当进行中药调理。
药物养生: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适用于眼干涩、耳鸣症状)、知柏地黄丸(适用于内热、小便黄、心烦症状)。
血瘀体质
症状:面色晦暗,易生褐斑,颧骨上有明显的红血丝,黑眼圈严重,牙龈易出血。
食疗:可常食桃仁、油菜、黑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稍微多吃。
经络理疗:刮痧可促进血液循环,自下往上刮痧膀胱经,可活血化瘀。
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药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等。
痰湿体质
症状:胸闷气紧,腹部胀满,腹部肥软松垮,额头油脂分泌量大,上眼睑易水肿。
食疗: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应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豆类,如红小豆、蚕豆、萝卜、山药等。
经络理疗:将手掌搓热,用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摩擦腹部30下,可去湿养气。
药物养生:痰湿体质者多发咳嗽、痰多、肠胃不适等症状,可用温燥化痰之药物调养。
(摘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