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摘要]技师中专教育本质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立业谋生,既要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掌握扎实的文化理论知识。技师中专语文大纲中除了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上有所要求外,还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技师中专语文教学肩负着学生的指引重任。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语文对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其次是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采用音乐教学的方式。还要制定出一套合适的学生评价机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的引导学生发展,为新世纪的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改革
一、创新教育概述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所谓创新人才,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相关层面。其中,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构成。创新能力则包括人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从两者的关系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提高则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利的理性支持。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创新的教育,而且创新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中专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使得中专语文教学的问题逐渐表现出来,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法的训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职业教育素质的观念表现出很大的不协调性。中专学校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在上大学的选择上已经占有劣势,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很低,这样传统的教育方式就不能很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个时候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可以体现出来,创新教育的发展将会给中专学生的学习产生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二、中专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工作
和很多发达其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教育还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创新教育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当然还需要从创新目标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人手,深化教育创新体制的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教学观念的创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停留在传统教学的阶段,教师的本位思想使得课堂的中心始终为老师,单纯的为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的主动性则被严重的忽略。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就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设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钢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考试,关注的是分数。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必须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起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想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的研究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由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它由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馈和自我点评等构成了新的教学框架,这样的框架可以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呈现出来,把课堂变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2.教学方法的创新
其次是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听,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则很少,教学的开放性也不够强,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禁锢,所以应该改变教学的方式。师生互为主体,演绎“善教”“乐学”。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实行民主教学,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多向交流空间,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入音乐辅助教学,将那些生动感人的文字配上感情真挚、悦耳动听的乐曲给学生导言、配乐朗读、配乐朗诵、配乐叙述等,融音乐艺术与情感体验于一体,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音乐能激活课堂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音乐能陶制情操,能有效培养学生美好的文学审美情趣;音乐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创造一个更加轻松和谐的氛围,营造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在增加学生新鲜感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3.教学思维的创新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思维职能,它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独特性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打破教学上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勤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刺激的内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问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他们对一些现成的理论和传统的观点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质疑,探索求异,这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任何科学理论的创新,首先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上的,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卫士之道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能是承传社会道德,传授文化知识,从而达到解除疑惑的目的。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细胞被激活,他们就会积极地思索,敏锐地发现课本或讨论中的不足,从而会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注意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允许不同意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丧失的,而学习的内驱力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高涨的。只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使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还是将学生作为主体,树立创新的思想,加大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创新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浅议创新教育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64-65.
[2]何仕雄.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神州(中旬刊),2013,(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