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汉明 洪志林 李晓华
(中信惠州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6)
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82例效果观察
徐汉明 洪志林 李晓华
(中信惠州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6)
目的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6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和中药配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2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66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93.90%,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24%(P=0.0406<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明显优越性。
中药配方颗粒;慢性湿疹;治疗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形态多样,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其病因相当复杂,形态多样。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作用。发病机制主要是Ⅳ型变态反应为主[1]。而慢性期则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也可由于刺激轻微、持续而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化。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处,多对称发病。表现为患部皮肤浸润性暗红斑上有丘疹、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改变,部分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自觉亦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延续数月或更久,易反复发作[2]。目前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自2010年9月以来,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外洗或浸泡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64例慢性湿疹均来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门诊皮肤科。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皮肤病学》[3],病程短的1年,长的有10年之久。年龄18~82岁,排除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及抗真菌药物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其中男52例,女30例,对照组中男57例,女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以抗组胺药治疗为主。口服依巴斯汀片10mg,1次/d,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擦患处,每日两次。治疗组在服用依巴斯汀片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配方颗粒泡洗组方:黄柏20g,黄芩20g,黄连20g,当归20g,红花20g,鸡血藤30g,白鲜皮20g,苦参20g,地肤子20g,茯苓20g,蛇床子20g,荆芥20g,防风20g,薄荷9g,甘草9g等。方法:将中药配方颗粒倒入脸盆内,用3000mL开水完全溶解,用毛巾浸药水外洗或浸泡30min,每日一次,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擦患处,每日2次。2周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损消退≥95%以上,痒症消失;显效:皮损减少60%~95%,痒症明显减轻;好转:皮损减轻30%~59%,痒症有所减轻;无效:皮损,瘙痒症状无改变。总有效率为治愈例数与显效例数所占的比例。
2.1 临床疗效
两组观察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406<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结束后均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异常,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3 复发率
2周后随访47例,对照组复发4例,占8.51%;而治疗组复发2例,占2.26%,复发率比较低,均因喝酒,吃海鲜所致。
慢性湿疹,中医属于湿疮,病理上表现为表皮增生肥厚及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多由禀赋不耐,后天失之调养,饮食不节,食用辛辣刺激动风之物,脾胃失去正常健运的功能,导致湿热内生,再外受风邪,湿热风邪相博累及皮肤导致本病。慢性湿疹常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疹处理不当,反复发作发展而来[4]。湿热蕴蒸,壅滞肌肤则红肿,糜烂渗液;脾虚蕴湿,浸淫肌肤则糜烂结痂、脱屑;病久伤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则皮肤干燥,浸润肥厚;气血失运,湿热蕴阻则伴小肥青筋暴露,反复发作,属湿热证的宜清热利湿为主,血虚风燥证则宜养血祛风,清热利湿同用[5]。
本课题组研究表明,与单独用西药对照组相比,联合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复方制剂的治疗组患者效果较好。加之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纯度也比较好。我院根据病因,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祛风止痒为证实治。本院皮肤科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中药,随证加减。利用黄柏、黄芩、黄连清热解毒,当归、红花、鸡血藤活血祛瘀,白鲜皮、苦参燥湿;茯苓健脾利水以渗湿。地肤子、蛇床子止痒;荆芥、防风、薄荷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整个处方共同起到清热燥湿,活血祛瘀,祛风止痒之功效。通过临床观察,中药外洗联合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湿疹,取得满意效果。
[1] 孙玉安,毕健平,方子季.皮肤性病合理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7.
[3]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04-606.
[4] 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8.
[5] 韦永兴.中医外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07-109.
R275
B
1671-8194(2013)12-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