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医院五官科,吉林 长春 130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李淑娟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中医院五官科,吉林 长春 1302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将中医组和西医组均设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设为治疗组,对比分析治疗组与两观察组的疗效。结果 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可迅速获得疗效,明显缩短疗程,治愈率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疗效明显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
树枝状角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3例树枝状角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组30例,风热型8例,阴虚型22例;中医组25例,西医组28例。
1.2 方法
1.2.1 中医治疗
①风热型:治法:疏风散热。代表方剂:新制柴连汤加减。基本处方:防风、荆芥、柴胡、蔓荆子各10g,龙胆草、黄芩各12g,金银花、大青叶、赤芍各15g,白木通10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服。加减法: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等风热表症明显,去龙胆草,加连翘、牛蒡子祛风清热。②阴虚型:代表方剂:地黄散加减。基本处方:生地黄、熟地黄、玄参各15g,当归12g,羌活、防风、沙苑蒺藜、谷精草、蝉蜕、木贼各10g。加减法:弱眼干涩,口干失眠,梦多,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以上两型均每日服中药1剂,服药7~21剂。
1.2.2 西医治疗
①滴眼药水:a.选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制剂滴眼液滴眼,如用0.2%鱼腥草眼药水滴眼,每次1~2滴,每日5~6次;b.抗病毒眼药水滴眼,如0.05%环胞苷眼药水,每次1~2滴,每日4~6次滴眼,急性阶段每1~2h1次。②散瞳:根据病情选用1%阿托品眼药水,每日2~3次。③涂眼药膏:如涂3%无环鸟苷眼膏,或0.05%环胞苷眼膏,每日1~3次。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上两种方案联合应用。
1.4 疗程
各疗法均为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结果分析。
治疗组与中医组、西医组比较,总有效率均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表2。
树枝状角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免疫与炎症反应参与、损伤角膜及眼表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眼病,也是当今世界上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美国约有50万患者[1]。此病的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发病与被感染的HSV株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其原发感染是指病毒第1次侵犯机体,仅见于对本病无免疫力的儿童,多为6个月至5岁的小儿。在此之后,病毒终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内,在一些非特异性刺激(感冒、发热、疟疾、感情刺激、月经、日晒、应用皮质类固醇、退翳治疗及外伤等)下诱发。数日内,眼部出现刺激症状,根据病变的部位可影响视力或对视力影响较少。角膜上皮层出现灰白色、近乎透明、稍隆起的针尖样小疱,可表现为点状或排列成行或聚集成簇,是为角膜疱疹。此期为时甚短,一般仅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因此常被忽略,有些患者在就诊时已改变。有时误诊为“结膜炎”。如及时发现和处理,痊愈后几乎不留痕迹。排列成行的疱疹,不久即扩大融合,中央上皮脱落,形成条状溃疡,并向长度伸展,伸出分支,末端每有分叉,形成典型的树枝状溃疡。在溃疡的边缘,水肿的角膜上皮细胞有活的病毒存在。荧光素染色下,可清楚看到角膜溃疡上皮缺损处染成深绿色,而周围则被淡绿色渗透边缘所包围,说明这部分的上皮存在水肿、疏松现象,是为本病的特征。治疗以抗单纯疱疹病毒药物治疗全过程,恢复期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手术治疗。
表1 治疗组与中医组疗效结果比较
表2 治疗组与西医组疗效结果比较
此病中医病名“聚星障”,源于古籍《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书中对翳之形、色及变化过程记载甚详,说:“聚星障证,乌珠上有细颗或白色或微黄,微黄者急而变重,或连缀,或团聚,或散漫,或一同生起,或先后逐渐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六、七、八、十数余”,同时认为“若兼赤脉爬绊者退迟,若星翳生于丝尽头者亦退迟,进速且有变,盖接得脉络生气之故。”[2]本病多因外感风热或风寒,上犯于目;外邪入里化热,或肝经伏火,火热上炎;或素食煎炒五辛,致脾胃湿蕴积,蒸灼黑睛;或素体阴虚或患热病后灼伤津液,致阴津缺乏,虚火上炎,再兼风邪为犯而发病,常单眼病初起,自觉羞明、流泪、涩痛,但症状轻,角膜出现点状、树枝状混浊,睫状充血;或兼发热恶寒、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常单眼为患,亦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笔者将此病分为风热型和阴虚型两种,风热型病初起,自觉羞明、流泪、涩痛,但症状轻,角膜出现点状、树枝状混浊,睫状充血;或兼发热恶寒、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常用药物:疏风散邪,止痛止泪用防风、荆芥、柴胡、蔓荆子;清热泻火解毒用龙胆草、黄芩、金银花、大青叶;活血止痛用赤芍;配木通协助龙胆草、黄芩清热泻火,引邪从小便而出;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阴虚型病情日久,时愈时发,眼症较轻,眼内干涩,角膜混浊与瘢痕夹杂,睫状充血轻。舌红少苔,脉细数。常用药物:滋养肾水用生地黄、熟地黄、玄参;养血活血用当归;祛邪退翳用羌活、防风;退翳明目用沙苑蒺藜、谷精草、蝉蜕、木贼。笔者经临床验证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树枝状角膜炎初期和病程较长或恢复期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0.
[2] 张梅芳.眼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
R772.21
B
1671-8194(2013)28-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