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会东县中药材产业发展de建议

2013-07-01 03:35姚先荣刘科华李天菊朱富华吴建沄金天敏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药材发展

□姚先荣 刘科华 李天菊 郑 杰 朱富华 吴建沄 金天敏

充分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既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强县富民的目的。我县中药材产业拥有优良的光热资源、土壤条件和绿色生态环境等发展优势,虽然起步晚、基础差,但只要我们找准优势,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完全可以把它培育成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与现状

1.光热资源优越 会东县是位于凉山州南部的山区农业县,海拔相对高差2691.8m,最高3331.8m,最低640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北侧,受海陆分布和高原的影响,具有高原立体气候特色,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主要表现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垂直气候差异显著,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全县大部份地带年均温16.2℃,最热月(7月)月均温23.2℃,最冷月(1月)月均温8.1℃,全年≥10℃的积温5540℃,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降水量1058mm,但时空分布不均,5~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92%;无霜期265天,年均日照时数2332.7小时,年太阳辐射热136.2kcal/m2;相对湿度全县平均65%,最大月(9月)为80%,最小月(3月)为45%。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这种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干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

二半山区乡镇以撒者邑乡为例:年均温14.7℃,最热月(7月)月均温20.4℃,最冷月(1月)月均温6.1℃,全年≥10℃的积温4503℃,年降水量达1058mm,但时空分布不均,5~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92%,无霜期249天,特别适宜种植中药材。

2.土地资源丰富 我县海拔2000~2600m的地带,土壤多为黄棕壤、红壤、石灰岩土、紫色土,适宜种植中药材的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pH值多在6.0~8.0之间,十分适合中药材的生长。并且我县高二半山的耕地很少受重金属污染,种植中药材其重金属含量不会超标。

3.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 早在40多年前,会东县中药材公司就在本县区乡大量收购桔梗、黄芪、续断、柴胡、党参、草乌、黄苓、贝母、牛膝、白芨、灵芝、茵陈蒿、升麻、当归、白术、半夏、罗汉果、黄精、百合、白芍、何首乌、金银花、地黄、枸杞、防风、天麻、麦冬、草乌、菊花、杜仲、大黄、板蓝根、鱼腥草、龙胆草、甘草等60多种野生中药材,这足以证明会东县是中药材生长的最适宜区域之一。现在交通条件已大为改善,方便了中药材的运输。

4.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化学药物副作用大,容易产生抗药性,而天然药物因副作用小、疗效独特、价格低廉而倍受国际制药工业的关注。在“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医药界正在进行一场“绿色革命”,以天然药物标本兼治为特点的中医药在国际医药界愈来愈受到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人药品消费中有40%是中草药,国际草药市场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占约30%,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已达270亿美元,世界天然药物年贸易额150亿美元,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成交额300亿美元。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仅10亿美元,占3.3%,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5.发展基础好,但种植规模小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后,由于中药材分散到户种植,经营粗放,管理不善,种植面积小。21世纪,随着中药材市场价格的回升,特别是一些乡镇和农户看到了中药材的广阔前景,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进一步加快中药材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我县部份乡镇群众自发种植桔梗、黄芪、草乌等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但总产量少,规模小。

二、中药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规模生产 我县中药材种植规模太小而且分散,难以产生规模效益,本地及成都市场出现的会东药材,只是零星特产,难以形成批量商品扩大市场影响。

2.无技术支持 生产技术操作不规范,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仅凭其他农业生产经验指导药材生产,导致生产自生自灭。

3.无发展载体 首先是无法以龙头企业牵引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其次是以农户分散种植或采集的稳定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4.无品牌效应 综合上述原因,当前我县还没有地方中药材品牌效应,与市场对接困难。

三、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统筹要充分认识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形成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强大合力。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市场需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好发展规划,引导群众根据规划发展生产。要针对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认真研究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大力扶持和培育种植大户、重要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特别是有些农业项目资金要向中药材产业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上来。

2.加强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基地,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二半山区乡镇人工种植的中药材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形成川南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要把壮大中药材产业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并把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二半山乡镇产业结构调整考核范畴,特别是要在撒者邑乡等传统中药材种植乡镇形成“户户种药材,村村闻药香”的格局,不断扩大药材种植面积。要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民以地入股、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促进适宜种药材的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充分发挥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的典型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中药材生产开发。

3.共建科研园区,加强技术服务中药材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环境、气候、采收、施肥要求严格,技术含量要求高,必须根据不同生长特性进行种植和管理。依托科研单位、中药材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利用项目资金,选择建立我县中药材科研园区,进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试验。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积极选育和引进抗病虫品种,推广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实施规范化栽培管理,提高栽培管理水平,特别是栽培过程中要采用生物技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病虫防治,保证全程无污染,提高药材质量。

4.打造地域品牌,有效对接市场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精心培育会东中药材产品品牌,切实扩大知名度,向工商部门申请商标,以便通过地域商标将其做大做强,走向全国,进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市场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资源的重新组合不能只靠政府的推动,而应靠市场取向的利益驱动,与大市场(如与荷花池中药材市场)作好对接。加强信息服务,帮助群众研究市场行情,引导他们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如桔梗、黄芪等),尽量减少药材种植的盲目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协会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搞好中药材销售。要大力培育中药材营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利用他们交际广、信息灵的优势,确保中药材货畅其流。

5.引进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发展要把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大力推行企业(工厂)+基地+农户的开发模式,通过利益纽带,为企业建立稳固的中药材原料基地,同时也降低群众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市场风险。要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中药材加工附加值,在种植品种、规模逐步扩大之后,可考虑引进药厂在会东生产中成药成品。

猜你喜欢
中药材发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常被群体误读的中药材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9种常用中药材的性状真伪鉴别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