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微博
市人大代表徐增增:要尽快改造、逐步淘汰目前使用汽柴油的公交车、出租车、港口物流集卡车等,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积极吸纳民营企业参与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向有条件的民企开放天然气的经营资质,支持民企参与港口物流加气站及天然气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
市人大代表施进浩:要重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要重视发展重大智能装备的制造,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智能测控系统与装置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
市人大代表赵惠琴:要加快青浦等郊区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完善新城之间骨干道路系统,把沪闵高架与崧泽高架向西延伸至青浦新城的工程尽快列入计划。
市人大代表刘中民:针对上海市普及救援知识面临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民众灾难逃生知识欠缺、普及教育机构场地不足、宣传不到位、财政保障不够等问题,要在市民中大力普及灾难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
市人大代表金如颖:要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在加强卫生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强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软件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加强养老体系建设,细化完善方案,加快养老机构建设。
市人大代表丁全兴:土地供应的推出时间和流程亟需优化,目前从项目申请到投产的时间跨度长,与临近的省市差距明显;工业用地的使用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突破,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市人大代表於世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要以航运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建议借鉴新加坡等城市的做法,加强对金融、保险、咨询、法律等领域高端服务人才收入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把全世界高端人才吸引到上海来。
市人大代表朱洪明:要切实重视采用自然生态方式治理水污染,如关闭高污染的小企业,堵住污水排放的源头;制订规范有效的污水排放标准并加大投入,避免农村化粪池等污水的直排。
市人大代表林宏鸣: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的衡量指标应着眼于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要从硬件建设为主逐步转移到以软件建设为主。如吸引高层次人才参与文化建设、降低文化场所票价。
市人大代表吴彩芳: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制定便民措施,方便“镇保”人员到二、三级医院转诊就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宝山区人大代表郑建国: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如宝山顾村、罗店,现正在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配套建设后如何运作和管理,后续资金投入压力较大,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建议市、区政府加强协调和统筹,着眼长远,注重内涵,推进大居社会事业的发展。
宝山区人大代表汪霞飞:现在有些大卖场、美容、健身、照相复印等店家出售预付卡,从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但常有经营不善、携资失踪现象发生,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此监管力度,集得资金大头可由第三方银行托管,减少消费者的损失。
宝山区人大代表杨欢: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公交行业的投入,同时继续推进换乘优惠等惠民政策。同时,根据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增加和改造公交车停泊站点,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调整公交车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乘车需要。
宝山区人大代表刁国富:通过十几年基层代表工作实践,我深切感受到代表责任重大,意识到要履行好代表职责首先要心系民众,努力做到“建在点子上,言在关键处”。期盼政府部门在社会转型期间要创新体制、机制,在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中加强社会管理、加大民生问题关注力度,加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工作力度。
宝山区人大代表潘丽琴: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始终认为:人大代表肩负的是一份责任和信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做好他们的代言人。平时,要多关注社会热点,多联系工作实际,把关注百姓民生问题作为建言献策的主攻方向。
宝山区人大代表石晓炎:食品摊贩经营人员相对特殊、弱势,一律取缔不切实际,且易激化矛盾,应因势利导,堵疏结合。建议把食品摊贩的监管纳入放心食品工程,统一规划布点。在相应地段设置区域,专门用于各类食品摊贩从事经营,便于监督管理,避免无序状态。
宝山区人大代表郑维多:近年来,在市郊动辄几平方公里、能容纳十几、几十万人口的“新城”拔地而起。然而,这些社区“空巢率”很高,主要是低收入、低消费人群入住。建议市、区政府十分重视这一问题,早谋划、早布局,在各大型居住区尽快推进产业布局和发展。
宝山区人大代表徐敏:政府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到实处。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政府加大对民生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在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公交出行等方面,工作力度再大一点,措施再得力一点。
宝山区人大代表叶敏:常言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当好代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必须加强学习。希望政府加强涉及百姓的民生工作,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断头路”问题,方便群众出行。
宝山区人大代表范仲兴:作为宝山区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律师,深知许多人都在期待着我代表他们表达意愿和诉求。个体的、个案的关注固然重要,但制度规则的设计和完善更是专业人员代表的应有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