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后来也用来比喻做事情时使用的不过是小技术而已。
“雕”当然是“刻”的意思,那么“虫”呢?“虫”怎么能被雕刻呢?原来,这里的“虫”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秦朝时定型的八种书写字体,即“秦书八体”。据《说文解字》记载,“八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和隶书。虫书是篆书中的花体,常常铸或刻在兵器、旗帜和符节上。因为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故称“虫书”。“雕虫”就是指刻写虫书。
《北史·李浑传》记载,北齐大臣李浑学问很大,文宣帝高洋命他组织一套班子,制定新的法律法规。班子里面有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魏收。文人相轻,有一次,李浑对魏收说:“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意思是,写那些花花绕绕的“虫书”,写一些风花雪月的小美文,我不如你魏收;但是制定国家的典章制度,你魏收可就比不上我了。这就是“雕虫小技”一词的来历。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