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里,刘小文,李浩林
健身教练员职业技能现状研究
——以杭州市首届健身教练员职业技能竞赛为例
田 里1,刘小文1,李浩林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与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对参加杭州首届健身教练员的职业技能竞赛的成绩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期望有助于提升教练员职业技能水平。结果显示:参加杭州市健身教练员职业技能竞赛的年轻教练员人数较多;但存在男女教练员比例失衡;专业健身理论知识方面欠缺;专业健身器械操作中练习技法的掌握有待提高;运动处方的制定成绩不够理想;健身教学技能成绩偏低等问题。
杭州市;教练员;职业技能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健身教练员的职业技能也逐渐成为会员所关心的热点,且政府也启用政策实施调控,来营造“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职业技能大赛是健身行业走向规范化的标志,不仅有助于教练员之间的切磋与交流,还能使教练员的职业技能获得增进。健身教练员职业技能的提高有助于提供更高的健身服务水平,促进健身市场有序发展。对健身俱乐部而言,健身教练职业技能水平关系到健身俱乐部的良好运营,可谓健身俱乐部的名片。教练员与顾客接触最密切,可以说是俱乐部形象的“代言人”,他们的职业技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体育产品的一部分。一个职业技能强、素质好的健身教练可以为俱乐部创造巨大的经济与人力效益,反言之,教练员职业技能水平不足,可能影响健身俱乐部全局的发展。从会员角度考察,教练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关系到会员训练的健康安全、实效性与科学性。因此,健身教练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针对在杭州市举行的首届健身教练员(下简称“教练员”)职业技能大赛,试图从运动员年龄、性别、理论成绩、专业技能与健身教学技能成绩等多层面分析,期望有助于提升教练员职业技能水平。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首届健身教练员职业技能竞赛的57名健身教练为研究对象。对象分别来自7所杭州市健身俱乐部及1所大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与教练员职业技能有关的文献资料,并现场收集了2012年杭州市首届健身教练员职业技能大赛的总成绩册,以及竞赛规程。
1.2.2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2003,对57名教练员职业技能成绩进行分析与数据处理。
1.2.3 专家访问法 对参加比赛的裁判员、教练员进行访问调查,多维度分析教练员职业技能竞赛水平。
2.1 参赛单位与人员总体情况
从参加本次比赛的单位来看,健身俱乐部有7所,占87.5%,高校1所。来自健身俱乐部的教练员有51名,占总人数的89.5%。由此可见,大部分教练员已经充分认识到,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来获取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性,且希望通过本次竞赛与更多同行业教练员切磋与交流,提升个人职业技能。然而,来自高校的教练员仅有6名,占总人数的10.5%。可能是由于高校课程时间的局限,以及对教练员职业竞赛的功能认识不够明晰。从环境分析,高校的学生教练员与社会接触不够多,且还未参加正式工作,尚未意识到工作之后对职业技能的严格要求。这间接折射出高校教练员与社会的关联度有待增强,理应增加教练员的从业经历。然而,不能排除某些高校由于个别原因未能参加比赛。鉴于此,高校应鼓励与支持教练员参与健身相关的竞赛,有计划的安排在校学习课程,组织教练员深入俱乐部实习,提升教练员的职业经验与技能。
2.2 性别与年龄
相对均衡主义认为:“事物之间是能需相对均衡的关系,失衡意味着结构的分离状态,均衡则是结构的形成。”[1]此理论说明,事物的均衡与否影响结构的发展,客观事物必然遵循此规律,健身行业也不例外。男女教练员的人数比例均衡,有助于俱乐部稳定持久发展,因为俱乐部面对不同的会员人群,不同人群对教练员性别要求不一。从职业性质来看,教练员职业充满竞争与挑战,在高度压力下工作,然而女性教练员却具有适合这一职业的先天优势。据生理学研究发现:“男性胎儿较之女性胎儿在母亲子宫孕育期间释放的压力荷尔蒙数量更多” 说明女性承受压力大于男性[2]。反言之,如果男女教练员失衡,会影响会员市场的开发与维护,阻碍会员均衡发展,遮蔽女性优势的发挥。因此,调整男女教练员的结构比例,是俱乐部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若以教练员性别与年龄情况表(男教练占75.4%,女占24.6%)为参考可发现(见表1),参赛的男女教练员比例明显失衡。究其根源,从目前健身行业的特征考察,健身行业对性别区分逐渐明显,分工较明确,形成了教练员由男性占主导的趋势,女性倾向从事舞蹈与操类的现状。其次,健身教练给人第一概念就是发达的肌肉、充满阳刚之气。然而,这与女性阴柔、恬静文雅的特质格格不入。再次,以会员的视角来看,男性会员聘请教练员不仅想了解如何使用器械与塑造结实的肌肉,更希望有一个安全的锻炼环境,但器械操作的负荷量大且有一定危险性,所以,会员比较青睐男教练员的指导,致使男性是教练员职业的“主力军”。从经营角度看,企业以利润为核心,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标,对教练员的利用“精细”程度可谓“空前绝后”,希望“以一顶十”,自然教练员的工作量与任务负荷剧增,不仅要指导会员锻炼,而且还需承担外宣、销售与器械维护等工作。然而,女性教练员身心特点可能不适应。尽管男教练员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但男女教练员比例失衡,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因而,着眼于俱乐部的长远发展,俱乐部有必要调整男女教练员的比例平衡。
表1 健身教练员男女性别与年龄情况表
2.3 健身专业理论
健身专业理论涵盖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具有横纵学科相连,系统又全面的特点。当前我国健身行业正处于规范化阶段,对教练员的专业要求逐渐增高,只有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过硬的专业实践本领,才能在健身行业的“竞技场”里站稳脚跟,成为该领域的“常青树”。
图1 前8名教练员的职业技能成绩一览表
表2 教练员与前8强的专业健身理论成绩对比表
如图1所示,从理论成绩的总体均线来看,第1名理论成绩相对突出,可以推测,理论成绩应是其脱颖而出的关键,因为其他成绩与后七名相差不明显,唯独理论遥遥领先。因此,教练员在职业竞赛中任何环节都不得偏废,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理论的支撑,实践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若以教练员专业理论对比成绩(前8名在80分上,其余在70分上)作参照可发现,大部分教练员的理论成绩不够理想(见表2)。由于教练员主要来源于体育院系毕业的学生、舞蹈教师、健美或退役的运动员、业余健身爱好者等四种途径[3]。除体育院系毕业的学生以外,后三类教练员可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健身的理论及原理自然知之甚少。其次,大多数教练员主要以参加培训而上岗执教,但因目前培训班主要是速成性为主,且培训课程良莠不齐、种类繁多,没有统一规范的职业培训标准。从社会学视角来看,现今的社会学习风气不尽人意,尤其是市场经济推动下,教练员的思想浮躁,急功近利观念强烈,无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殊不知,教练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理论的引领,具备丰厚的理论积淀,才能全面、科学的进行指导。由此可见,理论的学习不容忽视,弥补理论的不足是教练员当务之急。
2.4 专业健身器械操作
教练员的专业健身器械技能是指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职业特质,既是顺畅完成本职工作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彰显教练员职业价值的载体。专业健身器械操作中练习技法是重中之重,技法的全称为技术与方法,包括方法原理与练习机理等[4]。对于教练员而言,具备实效性、针对性的练习技法,是充分获取会员的信服,彰显教练员传统职业权威的保证。教练员对练习技法的把握,折射其专业健身器械操作技能的底蕴,在一定条件下,练习技法关系到竞赛的胜败,以及专业技能晋升到更高级水平。
若以专业健身器械操作成绩(在80到90分,占61.4%)作为参照可发现,参赛教练员专业健身器械操作技能掌握较好(见表3)。由于健身器械的操作是健身指导入门最基本的技能,在工作中可谓形影不离。健身器械练习也是在众多训练项目中雕塑形体效果最明显的一项,理应受到教练员的格外重视。从教学结构考察,健身主要由健身器械、有氧操类与徒手锻炼,而器械为主导练习工具,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教练员会努力提高专业健身器械操作能力。若以练习技法的成绩(在70分内,占56.8%,达90分,仅占2.2%)为参照可发现,健身器械操作的动作技法内容有待完善。究其根源,除了健身教练员大部分并非体育专业科班出身之外,还因教练员理论知识程度一般。另外,技法的形成需经过技术泛化、分化、巩固及自动化的训练过程,不仅需要一定时间与阅历,而且涵盖多层面的不可控因素[5]。从技术学角度考察,它是泛指根据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操作方法与技能,是知识的主体,源于实践却高于实践,技术的掌握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年轻化与教龄较短的教练员来说,可能掌握不够理想。
表3 健身教练员在专业技能中健身器械操作成绩情况
2.5 健身教学技能
2.5.1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从词义看有两层含义:(1)运动,(2)处方。“运动”指身体运动,“处方”则指通过人体运动形式达到特定目标的方法。“运动处方”名词进入我国时间不长,但运用不同运动形式达成健身目的做法,在远古时期就已见。运动处方是进行健身的指导性条款,也可以彰显教练员的专业性、权威性与科学性。运动处方的特点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可以避免因不合理运动而造成身体损伤,达到健身和防病的目的[6]。同时,只有教练员充分掌握处方制定方法,才更可能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安全性与针对性。如果教练员忽视处方制定的重要性,就难确保会员的健身效果,甚至会给会员带来身心危害与伤病困扰,有碍运动处方的普及和科学化。
若以参赛教练员运动处方成绩(在60分上,占55%,弃权占16%)作为参照可发现,从整体而言,教练员对制定运动处方的知识欠缺(见图2)。从实地调查发现,教练员对运动处方制定的重要性的认识度不高,且会员对运动处方制定的需求呼声不高,在这种主客观受制约的条件下,教练员的运动处方制定能力必然受影响。就处方制定本身而言,其分类多样、程序繁琐、操作复杂,处方的制定不仅牵涉到生理学、康复医学与体质学等学科理论,在处方制定中也需要运用教学方法原理与数据的分析等内容,这对教练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全面,难度较高。自从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众多专家论及“运动处方”,但视角与出发点迥异,因此,在界定“运动处方”时,不可避免产生差别,难于统一,这将给教练员在处方制定上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此外,或许由于参赛组织部门对运动处方的制定尚未明确规范统一的标准,导致教练员准备盲目与毫无针对性。尽管有过赛前培训,但培训内容犹如“蜻蜓点水”,短期突击,很难确保教练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因而,导致教练员处方制定的成绩不尽人意。这一现象不仅对教练员处方技能的改进有所启示,而且也应得到相关竞赛组织机构的关注与思考。
图2 健身教练员教学技能中运动处方情况表
2.5.2 模拟健身教学技能 随健身的热潮不断涌起,其发展也不断深化与规范,这对教练员的职业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健身教学技能,健身教学技能是指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策略,以达成健身教学目标的能力。健身教学技能包括:讲授、动作示范、教学方法等。健身教学技能是有效健身教学的基础与高效教学的前提,也是衡量教练员专业成熟度的重要尺度,更是实现教练员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健身教学技能是教练员职业技能中的重难点,其地位也尤其突出。从职业特征考察,健身教练员具有双职业的特征,教练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要求像教练员同教师、医生那样,经过严格的教练员培训,能够“诊断”、“分析”“开处方”,成为指导领域的“临床专家”[7]。通过现场访问得知,多数教练员关注自身的教学能力,并间接表示自身健身教学技能知识有待增强。
图3 前8名教练员的模拟健身教学成绩一览表
表4 健身教练员与前8名的模拟健身教学情况表
如图3所示:前8名的模拟健身教学水平呈现由左侧高分过渡到右侧度低分梯度现象,说明健身教学技能与名次成正相关,同时,也间接反映前8强教学技能成绩有待提高。从表面看,健身教学技能属于教师专业的特长,然而教练员基本没有经过系统完整的教师技能训练,故健身教学技能成绩普遍不够理想。从深层剖析,教练员对健身教学技能重要性尚未充分认识,对如何提升健身教学技能方法尚未全面把握。因此,教练员应强化对健身教学技能的重要性认识,掌握提升健身教学技能的方法,不断积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若以教练员与前8名的模拟教学情况表(9到44名的成绩处于不及格)作为参照,从整体而言,教练员模拟健身教学技能成绩不尽人意(见表4)。健身教学技能本身难度高,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8],这就充分表明教学技能的难度性。从历史视角考察,此项运动在我国复苏后,其发展历程仅有短短20余载,在健身教学技能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其次,教学技能与理论的联系极为密切,然而本届教练员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教学技能的展现。再次,健身教学技能显现了教练员的性格、语言、应变等素养,假如上述素养不够完备,那么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相关论文调查显示,现阶段教练员入职门槛偏低,兼职人员比例偏多,自然对健身教学技能掌握不足,并且收入待遇不尽如人意[9],难以激发教练员提升健身教学技能的欲望。由此可见,教练员理应加强健身教学技能的学习与积累,不断提升自身健身教学技能。
3.1 结 论
(1)教练员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其中男性教练员偏多,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2)据专业健身理论成绩看,大多数教练员理论知识成绩有待加强。
(3)教练员虽对器械操作掌握娴熟,但在练习技法等细节之处还不够完善。
(4)据运动处方制定成绩看,总体的教练员的运动处方制定能力不尽人意。
(5)据健身教学技能成绩看,教练员的健身教学技能的成绩有待提升。
3.2 建 议
(1)建构关于女教练员的激励机制和培养机制。各媒体部门多渠道宣传与引导,引领更多女性加入教练员行列。社会与高校鼓励与培养更多女教练员从业。政府与企业的政策与经济扶持,培养并设法留住那些健身经验深厚,阅历广博的教练员。
(2)教练员平时加强健身健美的公共理论与专业理论的专研。俱乐部制定长期或定期的教练员的健身理论与实践培训计划。集资邀请高校或国内外健身健美专家来讲学与培训。
(3)通过录像、书籍和互联网等,检索最新健身健美研究动态。不断扎实健身基本功,尝试理论与实践融合,对健身练习技法深层探究,注重技法原理的掌握,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强调循环练习,不断专研,注重经验的积累,达到技法自动化的程度。
(4)通过多媒体手段,以及浏览健身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康复医学书籍。期望相关赛事部门能够建立统一规范的处方制定基准。最后,教练员认识到运动处方制定的核心地位,把握重难点,总结积累运动处方制定经验。
(5)开展教练员的职业技能考核与比赛,相互学习交流。完善激励机制与入岗体制,保证健身教学技能质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不断总结与反思,学与用结合,积累经验并逐渐完善。建立起一整套的健身教学主题、功能目标、结构程序与操作要领等方法模式。
[1]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148035.html.
[2] (美)查尔斯.S.卡弗,迈克尔.F.沙伊尔著.梁宁建.人格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
[3] 王 野,王晓红.南京市大型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36.
[4] 田 里.健美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145~147.
[5] 杨小薇.现代教学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
[6] 凌月红.体育健康教育与运动处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6):186~190.
[7] 胡淑珍.健身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2): 110~112.
[8] 刘志军.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9] 李 晖.私人教练员基础素质的研究与分析[J].经营管理者,2009(12):29~30.
The Study fo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itness Coach Vocational Skills——As The First Social Instructor Occup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Hangzhou For Example
TIAN Li1, LIU Xiao-wen1, LI Hao-lin2
The pape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the first fitness coach occupation skill competition in Hangzhou which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statistics and visiting experts. It hopes to help enhance the level of fitness coaches’ vocational skills. The results shows: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coaches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Hangzhou; But there is uneven proportion of male and female coaches;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 The training technique in the operating of professional equipment is to be improved; The achievement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mulation is not good; The score of fitness teaching skills is too low and so on.
Hangzhou; Coaches; Vocational skills
G811.4
A
1007―6891(2013)01―0102―05 四川体育科学
2012-08-02
1.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健身健美研究中心,浙江,金华,321004。2.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体育教研室,浙江 杭州,311100。1.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Jinhua 321004, China. 2.Linping Vocational High School, Zhejiang Hangzhou, 3111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