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毕业生档案管理问题

2013-06-25 08:45赵连喜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

赵连喜

【摘 要】建国六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经历无数次改革,大学生档案管理伴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也在发生变化。在自主择业就业体制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如何让自主择业制度更加完善,让众多高校毕业生不在遭受档案馆里的困扰,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就业管理部门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一、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历史沿革;二、自主择业制度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三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63-01

大学生档案管理问题本不是一个大问题,探讨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儿小题大做。建国六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经历无数次改革,大学生档案管理伴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也在发生变化。应该说高等教育院校与大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对大学生档案管理与移交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经验,在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教育制度和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自主择业就业体制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如何让自主择业制度更加完善,让众多高校毕业生不在遭受档案馆里的困扰,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就业管理部门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一、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历史沿革

1、自谋职业与政府招聘相结合。建国初至60年代中期的毕业生就业制(1949-1965)。

2、社来社去。“文革”期间的毕业生就业制度(1966-1976)“工农兵大学生社来社去”。

3、抽成调剂、分级安排。恢复高考制度后初期的大学生就业制度(1977-1985)统一分配制度 “抽成调剂、分级安排” 的办法。

4、改革开放深化后的大学生就业制度(1985-1989)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 《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大学生就业由国家计委移交给国家教委来分管。 1986年提出“切块计划”(80%国家教委,20%学校),并首次提出“供需见面”。

5、自主择业、双向选择。1989年3月2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自1989年招收的新生执行。核心: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实际是毕业生在“本行业、本地区”所谓的“自主择业”。1998年,随着高校办学体制发生变化,行业办学逐步取消,同时取消跨地区就业人才流动壁垒。

6、自主择业。1999年开始基本实现了“实质”意义的自主择业。

二、自主择业制度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一是大学扩招影响。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逐年扩大招生规模,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比上年增加3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含独立学院309所),比上年增加51所;成人高等学校353所,比上年减少1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29所,比上年增加17所;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比上年增加3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55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274个。如此众多的高等教育院校和翻番增长的高校毕业生,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二是户籍管理制度带来的弊端。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也成为人才合理流动的巨大障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户籍制度改革被列为2013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如金朝规定:“避役之户举家逃于他所者,元贯及所寓司县官同罪。”明朝规定:“其令四民务在各守本业。医、卜者土著,不得远游。”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三是管理模式过于单一。新的就业政策真正实现了自主择业,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没有适应这种就业制度,造成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户口不能及时迁移到工作地,只能搞所谓的人才代理,人在大城市工作,人事档案在所在地人才代理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大学毕业生在京沪津等大城市工作10年8年后,档案仍然保存在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的怪现象。

三、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大学生档案管理既涉及入学前和在校期间档案管理,又涉及毕业后档案移交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如何做好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健康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是信息化管理问题。如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日益普及,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便捷人所共知,要尝试大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不要让大学生为了一份档案四处奔波。为了适应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各省市均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且把大学生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档案管理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面对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得心应手。不过这种管理还没有实现网络查询,网络检索,甚至实现网络转移档案,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为了一份档案,不得不千里迢迢回原籍办理相关手续。这个问题应该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入手,尽快加以解决。

二是户籍改革要加快。广州日报报道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国务院还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看来国家在户籍改革要有新的举措,我们期盼这项惠及百姓的改革进一步加快,让大学生就业不在遭受户籍管理制度的困扰。

三是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毕业生档案管理问题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和谐,高校在做好学生教育的同时,要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就业服务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工作,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猜你喜欢
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某些单位的制度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