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2013-06-25 08:45赖勇珍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教学改革

赖勇珍

【摘 要】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专业背景不相关、考核方式简陋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改革方案,有效改变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276-01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和发展高科技信息技术,中职教育也加大了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力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和软件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实际工作的应用夯实基础是其教学目的所在。

在具体的教授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地调整授课内容。多数学生在学习伊始抱有浓厚兴趣,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因循守旧,显然与学生预先的想象和急欲动手的要求形成巨大反差,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也将深受打击。调查显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仍表示对课程内容不了解,并且有学生认为该课程学来无用,丝毫没有认识到计算机基础对后续专业学习的必要性。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就其教学之间的矛盾与对策试论如下。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矛盾

(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与好奇心强的学生之间的矛盾。

本课程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硬件组成、网络基础等,理论性强,抽象难懂,要求学生记忆的东西很多。按传统的方法授课,学生索然无味,有的学生甚至产生排斥、畏惧情绪,充分说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生好奇心之间存在着偏差,这种偏差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与课程特点直接的矛盾

在课堂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只是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操作。殊不知,计算机操作是灵活多变的,参数设置不同就能变化出不同的处理效果。生硬的教学方式将严重影响主观能动性和教学效果。

(三)教法与专业之间的矛盾。

中职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文秘、外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基础较好,对计算机命令及相应操作的学习与掌握较快;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因为实践的机会多,所以动手能力相对强一些,但外语基础不牢。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喜欢硬件学习,文科类专业学生喜欢学习办公软件的使用,而且他们对网络系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也不同。可见,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要求不一。这种不同专业学生对同一门课在教学知识要求上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表现为教学方法与专业化要求之间的差异,同样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法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文明必须具备的一种文化素养。本课程既要让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中职学校大多以计算机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成绩作为该课程成绩,殊不知这只能对学生是否熟练使用计算机常用工具和软件进行考察,并不能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克服教学矛盾的对策

(一)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迫不及待想马上能动手操作计算机,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来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比如教学 PowerPoint 这一章就可以采用与传统教学程序相反的方法进行教学。鉴于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直接下载PowerPoint 课件,列出课件的内容及效果,并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利用网络下载资料以及进行比较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制作的过程。有了这些原始教学素材,再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学生们对 PowerPoint 的使用就八九不离十了。如果最后再举办一个幻灯片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其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会更好。所谓快乐学习,事半功倍。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师应尽可能利用现代化教具,保留传统的讲、看、练一体化方法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增加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理论趋向于抽象性和空间想象,所以,教学过程中的部分知识无法以实例完成。教师应通过制作课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理论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到实际的东西。同时,尽可能在计算机上演示操作,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三)根据专业特点,因材施教。

不同的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对重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人而育,因材施教,是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对于大部分专业而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基础的,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学生专业中的作用显然是重中之重。作为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了解中职专业设置的背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学负担,也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认识。

(四)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

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懂操作,学以致用,考核重点在于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考核。笔者有效尝试了多种形式分别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常用工具和软件的掌握情况。比如用撰写专业文档的方式来考核 Word的应用,这一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格式化文档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让学生对所写专业领域有更深的了解。又如,以比赛形式对学生 PowerPoint掌握程度进行考察,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对该软件的掌握情况,还能锻炼学生对色彩、美感等方面的整体把握能力。总之,每个评价形式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有时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三、综述: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改实践,是在学生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接触计算机、但对枯燥的专业基础理论“不来电”的教学背景下形成的。通过教学方法改革,科学应对内在矛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从而掌握计算机学科的科学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邓民瑞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2]康英健 龚戈淬 《职教计算机专业与课程设置初探》

[3]刘永忠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思路》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