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峰
7岁的欢欢刚换的两颗门牙显得特别大,而且牙缝很宽,活像两颗“兔子牙”。欢欢为此闷闷不乐,见人就紧紧地闭着嘴巴。父母带欢欢到医院口腔科检查后得知,欢欢的情况属于“暂时错颌畸形”。
不良习惯是病因
错颌畸形是指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导致牙齿、颌骨、颌面的畸形,如开颌(上下牙咬不准)、反颌(俗称地包天)、上颌前突(龅牙)等。
错颌畸形的成因有很多,但多数是不良习惯造成的。
不良的奶瓶哺乳姿势。人工哺乳时,家长常常让孩子躺在床上自己抱着奶瓶吃奶。因奶瓶经常倒向鼻端,孩子尽力将下颌前伸,以便吸吮奶头,日久便养成下颌前伸的习惯,导致上颌发育不良,形成反颌。
不良的吮指、咬物习惯。哺乳期,突然断乳、衣服束缚不能充分活动或无适当玩具而感到乏味时,孩子均会养成吮指、咬物的习惯动作。如果这些习惯动作固定在牙弓某一部位,日久便形成局部开颌、颌突等错颌畸形。
不良的舐弄乳牙习惯。一些孩子在换牙期,常用舌头舐弄松动的乳牙或刚萌出的恒牙,或以舌舐弄牙齿残根。这些不良习惯会对牙齿的生长产生影响。
不良的口呼吸习惯。孩子发生鼻咽部疾病时,鼻腔呼吸困难,常以口呼吸代替鼻腔呼吸。鼻病治愈后,容易形成口呼吸习惯。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不但会造成错颌,而且会引起上唇发育成翻卷状,颜面表现为开唇露齿。
不良的偏侧咀嚼习惯。孩子多因一侧有龋齿或乳牙早失而影响另一侧的咀嚼功能。偏侧咀嚼除引起错颌外,还会让孩子在颜面上形成左右发育不对称的畸形,影响颜面美观。
预防性矫治措施
预防性矫治措施,应该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
1.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奶姿势,减少使用奶瓶,尤其不要让孩子躺着自己抱瓶吃奶;
2.注意孩子口腔的不良习惯,如吮指、咬物等,应尽早设法纠正;
3.定期请口腔科医生检查,发现孩子有龋齿要及早治疗;
4.孩子的乳牙过早脱落,要及时去专科医院处理;
5.孩子换牙时,应及时拔除滞留乳牙或多生牙;
6.注意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可适当喂些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食物,使颌骨充分发育。
此外,针对不良习惯,阻断性矫治是不错的选择。在明确病因后,家长要对患儿进行心理矫治,使其明白道理,自觉地改正。必要时,使用各种类型的习惯破除器,例如前庭盾和S橡皮口罩可以纠正口呼吸习惯、舌刺可以纠正舌习惯等。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孩子有轻度乳牙反颌、早期前牙拥挤症状,如果能改掉不良习惯,换牙后可自行矫正。
使用矫治器矫正时,是通过矫治器适当施力于被矫治的牙上,引起牙体、牙周、颌骨和关节等组织的改变,使畸形得到矫正,建立正常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但用矫正器矫正必须首先破除不良习惯,否则,不可能取得应有的疗效;即使有疗效,由于习惯没有改变,畸形必然复发。
选择最佳治疗时机
不同的错颌畸形矫治时机不同。
1.在乳牙错颌期间(2岁~6岁),只需要矫治可能会影响颌骨发育的错颌畸形,包括反颌和口腔不良习惯。反颌一般在孩子3岁~4岁时开始矫治,戴活动矫治器3~6个月就可矫正。但有一些患儿在换牙或恒牙早期会复发,须密切观察。在换牙期出现反颌、下颌反缩等症状时,要及早治疗。
2.大多数错颌畸形患儿可在恒牙初期(女孩11岁~13岁,男孩12岁~15岁)进行治疗。此期恒牙完全建立,牙的移动效果最显著,所以也称正畸矫治的“黄金时期”。
3.严重的骨性错颌畸形患儿,等到完全发育成熟(18岁~20岁)后进行正颌手术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有调查显示,在错颌畸形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约占20%。由此可见,后天因素才是引起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从婴儿期抓起,精心养护,合理喂养,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错颌畸形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