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阅读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七所高校调研数据的分析

2013-06-24 03:43陈文婷
关键词:类图书调研图书

陈文婷

(复旦大学 基础医学院,上海200032)

阅读是社会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折射,关乎民族的兴盛和进步,目前我国已经把阅读列为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政策,通过引导国民的阅读行为,可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处于知识积累和思想形成阶段的在校大学生而言,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增强个体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对青年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的图书报刊阅读的特征、困惑、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是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等7所上海高校的在读本科生。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952份,删除废卷22份,有效问卷为930份,有效回收率93%。在有效样本中,男生占51.6%,女生占48.4%;党员占12.1%,非党员占87.9%;基础学科占62.5%(文科占32%),应用学科占37.5%;来自985工程高校的占44.7%,来自211工程高校的占23.1%,其他高校学生占32.2%,覆盖到本科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研问卷》和调研提纲,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阅读状况、阅读动机、阅读类别、阅读偏好等涉及考察大学阅读特征的问题共77题。研究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选取了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同时咨询了相关专家的意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次调研所指“阅读”,专指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对于纸质或电子介质的图书报刊的阅读。

二、大学生的阅读特征分析

近年来,由于社会与校园环境都发生了不少变化,特别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此次调研结果,可以总结出大学生的阅读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在阅读介质上,电子阅读超越纸质阅读,浅阅读特征明显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在阅读方面首先就表现为对阅读方式的冲击。在调研中,当被问及大学生最主要的阅读方式是什么的时候,受访者中48.2%选择“纸质图书”,23.9%选择“手机阅读”,20.7%选择“网络在线阅读”,7.2%选择“手持式阅读器阅读”。虽然纸质阅读仍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阅读方式,但加以整合就发现上述四种阅读方式中,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都可以归入与纸质阅读相对应的电子阅读,三者合计达到51.8%。可见,电子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阅读方式,电子阅读的经常性(发生频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传统的纸质阅读。

对于电子阅读而言,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是其不同于纸质阅读的几个特征。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网上阅读的内容(包括手机上网),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新闻信息(20.4%)、休闲娱乐(19.7%)和专业文献(15.9%),这些内容的特点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据有关机构所作的定量分析,79%的网络读者对网络内容一扫而过,只有16%的人在网上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1]。电子阅读使得“用户不再用一种线性的,一页页、一行行、一本本的方式,而是以直觉的、联想的方法将信息链接起来。培育了一种由直觉和联想的跳跃所激励的学问”[2]。对于大学生而言,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得他们将驻足的思考让位于频繁的链接跳转,重视选择的自由,却排斥了线性的、逻辑的、理性的参与。这样,阅读就变成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的泛泛行为,缺乏深入思考和严谨钻研,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在阅读内容上,休闲性和实用性突出,阅读面较窄

在图书阅读内容方面,我们根据调研需要将大学生经常阅读的图书分成7类,分别是人文社科经典类、马克思主义经典类、成长励志类、专业学习类、外语计算机经管等实用类、休闲读物类和其他类,了解大学生对它们的重要性认知、喜爱程度以及平常阅读和收藏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我们发现人文社科经典类图书普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该类图书在重要性和拥有数量这两个指标上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图书,在受欢迎程度和平时阅读量两个指标上都名列第二位,并显著高于第三位;专业学习类图书在重要性和拥有数量这两个指标上都紧随人文社科经典类图书之后,名列第二位,但相比之下实际阅读量却较低,而受欢迎程度还要更低,只有6.2%的同学表示最喜欢阅读的是专业类图书;成长励志类图书在大学生日常阅读中并不是很重要,其重要性、阅读量、拥有量几个指标都显著低于专业类图书,但可能主要由于其对大学生成长有激励作用和自身较强的可读性,有14.9%的同学表示最喜欢阅读的图书是这一类,在各类中排第三位;外语计算机经济管理等实用类图书的各项指标都比较靠后,都排在上述几个类别的图书之后。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休闲读物类图书在重要性认知和实际阅读情况方面的鲜明对比。只有3.9%的同学选择“阅读休闲读物类图书对自己最重要”,排在所有类别的最后,但该类别图书在受欢迎程度和平常阅读量方面都排在第一位,在拥有量指标上也排在第三位。上述分析表明,大学生在图书阅读方面的功利性并不强,但娱乐性却较突出,在阅读图书的选择上存在知行矛盾。

表1 大学生对图书的阅读选择

(三)在阅读目的上,随性阅读超越计划性阅读,倾向于多读书而不是读好书

此次调研中,有94.2%的大学生认为阅读“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80.7%的学生表示对阅读“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说明大学生普遍都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喜欢阅读。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将近90%的大学生认为理想的阅读状态是“根据兴趣、有计划阅读”或“根据兴趣,但不必制定计划”,而选“围绕专业学习进行阅读”和“围绕现实需要进行阅读”的分别仅占6.3%和5.7%。说明在大学生的理想中,阅读是应该从兴趣出发,不预设条条框框的。大学生这种随性阅读的态度也体现在他们的读书计划上,44.9%的大学生从未制定过读书计划,即使在制定了读书计划的学生中,能执行下来的也仅占13.3%。

当下图书品类琳琅满目,各种畅销书总能“各领风骚三五月”,令读者目不暇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学生只能忙里偷闲地阅读。在阅读应该“博”还是“精”的问题上,74.4%的大学生认为阅读应“以博览群书为主”,仅25.6%的学生认为应“以精读名著为主”。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读书无计划”和“虽有计划,但执行不好”的学生中,80%以上都持博览群书,泛读为主的态度。说明目前大学生阅读目的虽不功利,但目标不明确,多凭兴趣出发,看到哪里算哪里,并且主观上倾向于“多读书”,而不是“读好书”。

(四)阅读时间受娱乐休闲等活动冲击明显,呈现碎片化特征

衡量阅读水平的高低,显著指标就是阅读量。在阅读量方面,我们向受访者了解在一个学期内和最近一个月(调研时为10月份),分别读了几本书(读书的方式包括精读和泛读,但书籍类别不包括教材、教辅和期刊)。我们发现,大学生中50.8%表示一个学期内读书不超过5本,50.6%表示最近一个月读书不超过1本(其中19.9%没有读书);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对应的群体在全体受访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低。在阅读量金字塔的顶端,有一个比例比较小的群体:5.8%的受访者表示一个学期内阅读的图书不少于20本,7.1%的受访者表示最近一个月读过5本以上的图书。经过计算,大学生平均一个月读书量为1.71本,一个学期读书量为8本。总的来说,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一数据是偏低的。

同时,由于受其他休闲方式冲击,大学生阅读时间也普遍偏少。调研显示,目前大学生的日均阅读时间仅为2.08小时,每天阅读超过2小时的人只占26.5%,而纸质阅读超过2小时的人更少,仅11.7%。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日均停留在网上的时间为2.86小时,超过2小时的人有58.2%。上网时间过多,必然会挤占阅读时间,并使得阅读时间碎片化。

三、影响大学生阅读特征的因素分析

在本次调研中,问及大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满意状况时,仅7.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差不多半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状况“一般”。进一步询问他们在阅读方面的困惑,其中阅读量少(31.3%)、阅读效率低(21.8%)、阅读面窄(18.2%)、阅读目的不明确(13.4%)是大学生遇到的主要阅读困惑。从上面呈现出的阅读特征也可以看出:计划性不强、从兴趣出发随性阅读,是导致大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的原因;而休闲性阅读占主流,就自然会产生“阅读面窄”的情况;再有,网络虽有海量的信息,但不够系统、未经整合,大学生通过电子阅读的方式浏览了很多信息,但具有思想性的阅读却很少,这就是他们感觉自己始终在看,但是“阅读量少”的原因;另外,大学生每天停留在网络上的时间多于阅读时间,并且大量时间被休闲娱乐挤占,看书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使得他们难以集中精力通读一本书,这又造成了“阅读效率低”的问题。

对大学生阅读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个人的阅读观、阅读兴趣偏好、所学领域的专业特征等内在因素,也有当前教育模式、校园环境熏陶、社会舆论导向等外在因素。这些因素又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使得效果被放大,深刻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特征。

(一)内因

1.个人的阅读价值观

阅读价值观直接影响着阅读倾向、阅读兴趣、阅读行为等,唯有科学的阅读观才能对阅读发挥持续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的阅读价值观明显存在休闲性和实用性倾向,具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快餐文化的泛滥和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学习压力,使大学生缺乏深度阅读的兴趣和技巧,更青睐一些低层次的、速成的、带来更多感官刺激的内容,读图式阅读、休闲式阅读深受大学生欢迎;另一方面,在就业压力和外在功利的导向下,大学生的阅读内驱力明显趋向实用,把是否符合或有益于现实利益作为是否阅读的重要标准。当前阅读方式的多样化是阅读文化进步的表现,但其浅显、快速的特征也使得“浅阅读”渐成大流。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大量的浅阅读虽可以快速积累阅读量,却无益于阅读素养的真正提升,只有让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杜绝功利观念,才能使其树立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2.个人的阅读兴趣偏好

阅读偏好属于内因,具有个体主观性,但目前大学生阅读偏好明显偏向休闲读物类。调研发现,大学生选择图书的原因依次为“个人兴趣”(33.3%)、“闲暇时的消遣”(16.3%)、“师友推荐”(16.2%)、“专业学习所需”(14%)、“提高个人技能所需”(11.1%)和书评广告(7.7%)等。而如果将“选择图书的原因”与大学生“最喜欢阅读的图书种类”和“平常阅读最多的图书种类”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P=0<0.05,达到显著水平)就可以发现,凡是将“个人兴趣”、“闲暇时的消遣”、“依据书评广告”作为首要因素选择图书的大学生,他们最喜欢阅读和平常阅读最多的都是“休闲读物类”图书,可见在大学生中阅读休闲读物的情况很普遍。休闲读物一般以轻松、快乐、消遣为原则,具有趣味性、随意性、自发性的特点,选择这一类图书往往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既不是对专业学习的补充,也不是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只是把阅读作为一种消遣。

调研中也发现,如将“读书计划”与“最喜欢阅读图书”和“平常阅读最多图书”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P=0<0.05,达到显著水平),在最喜欢阅读休闲读物的大学生中,55.3%没有制定过读书计划,40.2%有计划,但执行不好,仅有4.5%读书计划执行得较好。同样,在平时阅读休闲读物最多的大学生中,58.2%没有制定过读书计划,35.9%有计划,但执行不好,仅5.9%是有读书计划且执行较好。这也反映出喜欢阅读休闲读物类的大学生,他们在选择图书方面往往是比较盲目的,读书凭兴趣出发,缺乏计划性,随性选择阅读内容。

3.个人的学科专业背景

学科专业对于大学生阅读同样具有内在的、客观的影响,不同学科学生在阅读时间、阅读量和阅读图书种类等方面是不同的。在阅读时间上,目前大学生平均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是2.08小时,其中基础学科(文科)学生为2.2小时,基础学科(非文科)为2.1小时,均高于均值,而应用学科学生只有1.97小时,低于平均水平。在阅读量上,目前大学生每月阅读量平均是1.71本。其中,基础学科(文科)学生是2本/月,基础学科(非文科)学生是1.62本/月,应用学科学生是1.49本/月,这里除了文科学生高出均值外,其他学科学生阅读量的情况均不容乐观。

再将“学科类别”与“平常阅读最多的图书种类”进行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P=0<0.05,达到显著水平)。结果发现:人文社科经典类图书最大的读者群是基础学科(文科)学生,专业学习类和休闲读物类图书最大的读者群是基础学科(非文科)学生,而应用学科学生在任何一类图书类别中都不是主流人群。这说明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阅读情况不尽相同,文科基础学科的学生因为专业要求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作积累,所以在阅读时间、阅读量等方面都比其他学科学生略高,而应用学科因强调实用性,所以他们在阅读上分配的精力就要少,同时阅读面也比较单一。

(二)外因

1.教育模式的外在影响

全面素质教育虽早已成为国人共识,但却一直未能推广性开展实践,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大学生本就更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时尚,加上应试教育造成的学习压力,大学生越来越喜欢选择网络等更具有娱乐性和视觉冲击力的阅读方式,寻找一些较低层次的内容来消遣,读图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等“浅阅读”日益突出[3]。从一定意义上讲,以快餐文化为主流的“浅阅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成长困惑,充实了大学生的生活,更具有时代性[4]。正因为长期的应试教育现状,学生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阅读教育和培养,不具备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缺乏深度阅读的兴趣和技巧,限制了阅读效率和质量,导致“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够厚重,精神气象单薄而不够从容”[5]。

2.校园环境的熏陶引导

校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另一外因。然而调研发现,一方面大学生都认可图书馆服务、推荐导读、交流评论等方式是最能促进他们阅读的外部条件,但另一方面他们利用这些服务和开展活动的情况却不佳。目前,对于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的藏书量和提供的导读服务,14.8%的大学生表示“完全能满足需求”,63%表示“基本满足需求”。但只有55.3%的学生经常从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借阅图书,经常去上海图书馆借书的比例更低,仅9.6%,还有64.3%的大学生从没有去上海图书馆借过书。表明大学生对各级图书馆的认可度虽高,但利用情况一般。

大学生对图书馆资源利用不充分,同时校方在书目推荐、经典导读、交流平台等方面则表现为供给不足。调研显示:72.6%的大学生需要老师推荐阅读书目;59.6%的学生需要老师对重点阅读书目进行导读;53.1%的学生参加了经典导读类课程后,反馈效果不错;69.6%的大学生在阅读完一本书后,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说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都有较大需求。但同时只有33.4%的人表示学校、院系开设过经典导读课程;57.5%的人知道学校、院系、班级举办过读书沙龙和读书节;59.5%的人知道学校有读书类社团,而他们中又分别只有32.1%和18.3%参加过此类读书活动和读书社团。这些结果表明,校方在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应创造更利于学生读书交流的环境,增强阅读的互动、共享等功能,拓宽读书交流的活动面,引导学生在泛读和精读间寻找平衡。

3.社会舆论的导向宣传

社会舆论对大学生阅读方式、阅读内容的影响是很大的。并且随着信息网络和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纸质书籍的电子化、数字化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目前大学生获取图书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口头型(如师友、成功人士推荐)、实物型(在书店、图书馆直接翻阅)、纸媒型(看书评、报纸杂志等)和电子型(如新浪读书、豆瓣评论等)。其中,通过“实物型”和“电子型”方式获取图书信息的比重最大,均占30%,而以“看书评、报纸杂志”的纸媒方式获取图书信息的方式占的比重最低,仅有14%,说明传统的报纸书评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逐步减弱,而新媒体的影响不断增加。另外,大学生选择图书的评价依据,作者(21.8%)、图书内容简介(21%)、书名标题(19.1%)是三个主要因素,其次才是他人推荐意见(13.8%)、出版社(9.9%)、书籍价格(7.8%)、封面装帧(5.1%)。这种评价的依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在媒体上的曝光率,媒体对图书的介绍,书目标题是否引人注意等,均是舆论宣传所主导的。

四、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和新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纸质书籍的电子化、数字化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而大学生阅读需求的多样化和娱乐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引导社会舆论和阅读内容的难度,给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上述现象,需要高校最大范围地为大学生提供优秀阅读内容,提高优秀文化对大学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发挥好新媒体的阅读传播力。积极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人才优势,进一步整合新媒体技术手段,使两者之间产生良好的传播合力,放大其积极的传播效果,以符合大学生的受众心理,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同时,尽量缩小各种阅读新媒体传播知识和文化的时间差,为大学生提供更加迅速、有效的阅读服务,努力营造高校“多读书、读好书”的学习氛围。

[1]王学俭,张哲.“后现代阅读”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86-90.

[2]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强天.大学生阅读现状及成因探析[J].科技资讯,2009,(34):166-167.

[4]王建军.上海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13,(2):74-78.

[5]罗金远,杨国忠.社会舆论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特点[J].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87,(4):73-77.

猜你喜欢
类图书调研图书
图书推荐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论科普类图书如何借力融媒体转型树立精品品牌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班里有个图书角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