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治疗杀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3-06-23 16: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4期
关键词:鼠药抗凝血凝血酶原

刘 沧

(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抗凝血治疗杀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刘 沧

(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湖南 永州 425100)

目的 对抗凝血治疗杀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 2009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间我院收治的杀鼠药中毒患者病例 25 例。对其均采用抗凝血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出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5 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前后患者的出凝血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抗凝血法对杀鼠药中毒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抗凝血治疗;杀鼠药中毒;临床效果;分析

目前因华法令耐药鼠的出现,是的第二代香豆素类抗凝血杀鼠剂的应用日渐广泛,该类杀鼠剂能够对环氧化物还原酶进行抑制,从而导致维生素K的还原也会因此而受到抑制,会对维生素K参与谷氨酸γ-羧基化形成γ-羧基谷氨酸产生干扰,降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活性[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抗凝血治疗杀鼠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25例杀鼠药中毒患者采用抗凝血方法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现汇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5例杀鼠药中毒患者,其中有男16例,女9例,年龄18-51岁,平均(35.7±7.5)岁,农民17例,学生6例,自由职业者2例。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价值。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抽取的25例研究对象均采用抗凝血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Ⅱ因子活性(Ⅱ:C)、Ⅶ因子活性(Ⅶ:C)、Ⅸ因子活性(Ⅸ:C)、Ⅹ因子活性(Ⅹ:C)等出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

1.2.2 诊断标准

①存在临床出血症状。②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并且Ⅱ、Ⅶ、Ⅸ、Ⅹ因子活性发生明显降低。③采用维生素K治疗有效。④存在明确的杀鼠药解除或者是摄入经历。⑤将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进行排除[2]。

1.2.3 治疗方法

维生素K1为对抗凝血灭鼠药中毒进行治疗的一种特效药物,其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特点,一般人体维生素K的每日用量在0.03~0.50ug/kg之间,而针对100kg体质的人而言每日的最大用量则为0.05mg。在本次研究中采用该药物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具体为:在患者得到确诊后,及时给予洗胃、导泻、利尿等处理,给予患者维生素K150~100mg/d进行治疗,在1~2d后便能够达到止血的效果,在凝血功能完全恢复并且出血彻底停止之后,改用维生素K110mg肌内注射Bid,持续2个月的时间 ,针对一些出血较重且合并有严重贫血的患者而言,对浓缩红细胞及血浆200~400mL/d进行补充。其他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3]。

1.3 数据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25例研究对象均治愈后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现象。

2.2 治疗前后各出凝血指标变化

本组25例患者在治疗前后PT分别为(113.19±21.39)s和(15.93 ±2.47)s;治疗前后INR分别为(4.53±3.51)和(1.32±0.21);治疗前后APTT分别为(133.28±37.54)s和(32.59±3.93)s;治疗前后Ⅱ:C分别为(4.08±2.73)%和(85.59±14.42)%;治疗前后Ⅶ:C分别为(8.76±6.87)%和(96.17±36.51)%;治疗前后Ⅸ:C分别为(3.51±4.76)%和(105.38±74.79)%;治疗前后Ⅹ:C分别为(4.69±4.01)%和(63.19±23.37)%。显然各指标治疗前后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5例患者各出凝血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3 讨 论

目前在临床上维生素K1为对抗凝血灭鼠药中毒进行治疗的一种特效药物,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人体每日维生素K1的需要量在0.03~0.5mg/kg之间, 针对体重为100kg体质的人而言每日最大量在0.05mg左右,然抗凝血鼠药中毒患者的维生素K1的用量要远大于该剂量才能够产生良好效果[4]。据统计最剂量高达200mg/d,患者的中毒程度不同,其应用维生素K1的剂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接触该类灭鼠药,会产生明显的凝血功能,及时采用维生素K1进行诊断性治疗,若是没有发生显著的出血症状,能够采取一般对症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5~7d的观察,对于轻度中毒患者维生素K1的用量为10~20mg/d,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对于出血严重者静脉滴注维生素K1100~200mg/d, 在出血症状发生好转后用量降低,用药时间维持在12~15d左右,在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恢复至正常,以及出血倾向发生消失后停止用药[5]。对于出血症状比较严重者,可以对其补充血浆以及输血治疗。因第二代抗凝血鼠药的亲脂性发生明显增加,其代谢时间发生明显延长,鼠药半衰期在16~69d,所以抗凝血鼠药在体内的药效时间相对较长,一直到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逐渐恢复到一定浓度后, 抗凝血效果才会得以消失。所以补充维生素K1的治疗时间要尽量长一些,若是疗程短很容易导致病情发生反复。因此对于维生素K1要长时间进行应用,一般在2~3个月的时间。若是患者存在出血征象,不存在基础疾病,既往不存在出血以及家族史并且存在凝血机制异常,一定要对抗凝血鼠药中毒的可能予以警惕[6]。

本次研究中,给予25例患者抗凝血进行治疗,疗程为2个月,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现象,并且没有一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因此可知,采用抗凝血对杀鼠药中毒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对其予以应用,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愈率。

[1]严慧,沈敏.抗凝血杀鼠药的分析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13(4):153-154.

[2]王迎,杨仁池,刘永泽,等.抗凝血杀鼠药中毒9 例临床观察[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杂志,2009,24(16):379-380.

[3]周毅红,陈铭珍,敖当,等.小儿杀鼠药中毒21 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17(12):153-154.

[4]王迎,杨仁池,刘永泽,等.抗凝血杀鼠药中毒九例临床观察[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13(6):192-193.

[5]蒋明义,夏小明.抗凝血杀鼠药中毒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3(1):425-426.

[6]李力,张珂,雷迅,等.杀鼠药大隆中毒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J].临床检验杂志,2010,14(1):247-248.

R595.4

:B

:1671-8194(2013)04-0104-02

猜你喜欢
鼠药抗凝血凝血酶原
心舒宝片活血化瘀功效的有效物质辨识研究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猫王
更安全的毒鼠药投放屋
马尾藻海藻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2015—2017 年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抗凝血药应用分析
诚信
诚信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