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钰颋
(北京市崇文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北京 100061)
某院2010~2011年儿科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的分析
杨钰颋
(北京市崇文区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北京 100061)
目的 调查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计算机统计每个中成药品种的出库数量、金额,按剂型、作用系统分类计算销售额,列出前 20 位的中成药品种、销售额,用金额排序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销售金额较高的剂型为合剂、糖浆剂、颗粒剂与散剂;中成药在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频率较多;前 20位的中成药品种以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液体剂型、颗粒剂型为主。结论 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
儿科;中成药;用药分析
我院是以儿科为专科特色,以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随着医院迁入新址医疗环境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儿科门诊药品销售量日益增大,而其中中成药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日渐受到关注。本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数据显示,中成药药品销售额从2010年的1634179.18元上升到2011年的2214449.82元增长了30.45%。为探讨中成药在儿科中的使用特点、注意事项、现状及发展方向,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本院2010~2011年使用中成药的情况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资料来源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出库数据。
1.2 方法
利用计算机统计每个中成药品种的出库数量、金额,按剂型、作用系统分类计算销售额,列出前20位的中成药品种、销售额,用金额排序的方法进行统计。
2010~2011年北京市崇文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不同剂型、不同药理作用类别中成药,以及前20位中成药销售额比较,见表1、表2、表3。
随着中药制剂水平的提高,适合儿童使用的合剂、糖浆剂、颗粒剂和散剂发展较快,这在本院中成药的使用中得到证实。表1显示,2010年合剂、糖浆剂销售额为1072767.31元(占65.65%),2011年增至1273120.79元(占57.49%)。这是由于中药合剂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中药剂型[1]。其特点是:能综合浸出中药的多种有效成分,保证制剂的综合疗效;与汤剂一样,吸收快,奏效迅速;经浓缩工艺服用量减少,单剂量包装,则携带、保存和服用方便、准确;可加入矫味剂具有口感佳、易服用、吸收好等特点,为医患儿首选的剂型[2]。其次,颗粒剂2011年销售额接近占全年销售额的三成,比2010年增加337500.52元。因颗粒剂采用将中药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和精炼的制备工艺,因此剂量较小,服用、携带、贮藏、运输均较方便,故深受患者欢迎,亦被儿科临床所接受。古人曰“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3],指出了散剂容易分散和奏效快的特点,便于婴幼儿服用。因此也稳居销售额排名的第3位。2010年丸剂销售额由8380.38元(占0.51%)飙升至2011年的46255.73元(占2.09%),排序由第7位生至第4位。可见丸剂与那些规格单一、不易分剂量的品种,尤其是婴幼儿,服用不便的胶囊剂和片剂相比,仍具有相当的使用量。由于我院门诊未设耳鼻喉科、皮科、外科,对于工艺特殊,通过皮肤、黏膜、腔道等直达患处,起效迅速[4],避免了药物首关效应的气雾剂、喷雾剂、擦剂、洗剂临床使用受到限制,2年销售额排序均处末位中。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乃“稚阴”、“纯阳”之体,脏腑娇嫩,卫外机能不固,经脉未盛,如若护理不当,寒暖失调,六淫之邪乘机侵犯机体而得外感之患[5]。肺脏本身为娇脏,外邪更易内侵发病[6]。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以感冒、咳嗽、咳喘、肺炎等病症最为常见。此外,由于小儿的脾胃功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临床上经常有消化功能失调的患儿,以腹泻、呕吐、营养不良、食积等最为常见。由表2可知,2010~2011年,我院儿科临床用于呼吸系统的中成药销售额稳居第1,消化系统用药位居第2。这与婴幼儿易患疾病特点相符。而皮肤、五官科、外科和其他类别用药金额由2010年的58809.99元(占3.60%)下降到2011年的30323.46(占1.37%)。这与我院现阶段门诊科别的相对设置单一、学科发展不平衡有关。医院应加大对皮科、耳鼻喉科、外科等临床科室的建设和发展。表3显示,2011年前20位销售额的药品中有醒脾养儿颗粒、羚黄宝儿丸、健胃消食口服液和小儿肠胃康颗粒4种消化系统用药比2010年增加2种。上述药品具有醒脾开胃、健胃消食、清热熄风,清热平肝、固肠止泻等作用,治疗儿童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嗳腐酸臭、食积消化不良等证候者。而表3中其他前20位销售额的品种大都属于呼吸系统用药。此类药物具有解表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止咳、泄火解毒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儿童感冒、咳嗽、发烧等症。此外呼吸系统中成药和消化系统中成药常分别与西药抗生素和胃动力药、微生态制剂合理的联合使用,提高临床医疗水平,促进疾病痊愈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两类药物无论从品种还是销售额方面都是儿科中成药的主要组成部分。
表1 按剂型分类的中成药销售额比较(单位:元)
表2 按作用系统分类的中成药销售额比较(单位:元)
表3 前20位中成药销售额比较 (单位:元)
综上可见,通过对本院中成药用药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中成药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销售额所占比例大,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诊断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及剂量不明等。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尚未成熟和完善,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与成人不尽相同[7]。因此,要加强对中医中药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理论水平;坚持辩证论治原则和病情需要制定治疗方案[8];注意中成药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还应考虑儿童的生理特征、疾病特点与药物治疗特殊性,如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的特殊性,药物剂量的计算,权衡利弊,避免药物滥用,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药品生产企业应增加药品的儿童临床试验数据,完善说明书,进一步改进剂型,发展新的更适宜儿科用药特点的剂型,如饼干剂、饴糖剂、浴剂、敷贴剂、闻香剂等,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1]张兆旺.中药药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2.
[2]许丽,王晓玲,崔峥.2003-2004年北京儿童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9):85.
[3]催福德.药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0.
[4]张伟,崔峥,王晓玲.2008-200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成药使用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0,29(12):935.
[5]蒋霞,黄晓清,杨玉芳,等.我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1):32-33.
[6]王苏莉.中医儿科用药特点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 (2):13-14.
[7]杨淑桂,毕宏焱.我院门诊儿科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 2009,6(5):295-297.
[8]王春荣.浅析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中医,2010,23(2):21-23.
2010~2011 in A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Analysis of the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YANG Yu-t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Beijing Chongwe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Beijing 10006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in our hospital medicine applicatio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According to the drug dosage form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sales. At the same time list sales ranked the top 20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ResultsThe consumption sum of oral liquid, mixture, granules and powder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dosage forms, while Chinese patent drugs were applied extensively in digestive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of Pediatrics. Sales ranked the top 20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n the respiratory and digestive systems, these drug dosage forms are mainly liquid dosage form and granule.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patent drugs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in our hospital is reasonable basically.
Pediatric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Drug use analysis
R272
:B
:1671-8194(2013)04-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