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文
(蓝山县人民医院,湖南 蓝山 425800)
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的临床研究
黄建文
(蓝山县人民医院,湖南 蓝山 425800)
目的 分析研究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 2 型糖尿病患者时应用罗格列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 2008 年 2 月至 2010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146 例原发性高血压伴 2 型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两组,给予 A 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二甲双胍、阿司匹林、苯那普利治疗,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B组患者增加罗格列酮治疗,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数据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蛋白、三酰甘油等方面比较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同时B组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 2型糖尿病患者时,应用罗格列酮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同时还可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
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罗格列酮
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病变所产生的疾病。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产生的抵抗有密切关联。有研究证实患者应用胰岛素的增敏剂治疗后,患者不仅血浆胰岛素水平有所下降,其血压也有明显的较低趋势[1]。此次为进一步研究罗格列酮的临床效果,我院将14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了罗格列酮治疗与常规治疗对比,现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间收治的14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59例,患者平均年龄51.3岁,平均高血压病程4.7年,平均糖尿病病程3.3年。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同时此次治疗方案均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所有入选患者也均排除了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者、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过敏现象者。将14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每日口服二甲双胍1500mg,苯那普利10~20mg,阿司匹林100mg;B组患者实施增加罗格列酮治疗,给予患者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增加服用每日4mg的罗格列酮。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4周的服药治疗,同时安排医护人员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空腹血浆胰岛素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此次临床观察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A、B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组间对比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舒张压(DBP)较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也具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详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血浆胰岛素较治疗前均具有明显优势,两组间对比,B组患者也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详见表2。
表1 表示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χ—±s)
伴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而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当糖尿病患者合并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时,患者便会处于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双重威胁中,因此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控制血糖的平稳,同时还要控制患者的血压。有学者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多数存在胰岛素抵抗的现象[2]。胰岛素抵
表2 表示A、B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对比情况(χ—±s)
抗如若长期存在不仅会引起患者发生高血压、血脂紊乱现象,还会损伤患者血管的内皮细胞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产生。因此临床面对这类患者时,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是疾病治疗的关键。
此次我院在B组患者中所应用的罗格列酮是一种噻唑烷二酮类的胰岛素增敏剂,作用于患者体内后可以增加患者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其可以提高对葡糖糖的利用从而较好的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以降低患者空腹时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和C肽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糖化血蛋白的水平。此外,该药物作用于患者体内后,还可以对其机体内的血脂异常情况进行改善[3]。在国外也有学者曾提出罗格列酮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血压,达到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4]。为证实上述罗格列酮的作用效果,我院采用了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B患者在血压、血糖、糖化血蛋白、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方面与A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我院对于罗格列酮降压的作用机制也作出了如下总结:①该药物作用于患者体内后可以改善患者本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同时降低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使血管平滑肌中钠离子与钙离子的交换较少,达到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促进血管舒展的作用。②通过对血管内活性物质生成的调节,达到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体内脂类代谢,促进患者血浆中镁离子的生成水平,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5]。③通过对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的抑制,达到对血管内皮的保护;此外对交感神经活性产生抑制的同时增强迷走神经活性以达到降压的目的。
综合上述理论并结合此次临床研究结果,罗格列酮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患者血压。因此我院认为该药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药物,值得广泛应用。
[1]李光伟,王金平,李春梅,等.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抗高血压作用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2):907-910.
[2]李绍冰,李芳,王春梅,等.罗格列酮对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杂志,2005,21(5):282-284.
[3]Wan Y,Evans RM.Rosiglitazone activation of PPARgamma sup presses fractalkine signaling[J]. J Mol Endocrinol,2010,44(2):135-142.
[4]Kadoglou NP,Iliadis F,Angelopoulou N,et al.Beneficial effects ofrosiglitazone on novel cardio 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 Med,2008,25(3):333-340.
[5]孙雅逊.列酮类药物与高血压[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6,33 (2):86-89.
Clinical Research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by Rosiglitazone Therapy
HUANG Jian-wen
(Lanshan People's Hospital, Lanshan 4258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hen rosiglitazone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MethodsThe stud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08 February to 2010 February treated 146 cas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two groups, group A patients given routine metformin, aspirin, benazepril treatment, patients in group A was given based on B patients increased rosiglitazone treatment, while recording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data changes.Results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blood pressure,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 triglycerides, were markedly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B group and 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Conclusions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rosiglitazon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blood sugar,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Rosiglitazone
R5871
:B
:1671-8194(2013)04-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