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恒声
(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 中山 528451)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电图异常S-T段的影响
侯恒声
(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 中山 528451)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电图异常 S-T 段的影响。方法 选取有心电图 S-T 段异常的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 40 例。两组分别以 1% 利多卡因 8mL 行左、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对比阻滞前后心电图异常 S-T 段的变化。结果 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均可以使心电图异常 S-T 段有不同程度的回归正常。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特别是右侧)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1%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心电图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近些年有一定的研究和报道,右星状神经节阻滞扩张心肌血管、增加心脏血流,对心脏的影响是有利的,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而左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脏影响的利弊,学者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分歧。本文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电图异常S-T段的影响,得到了良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南朗医院2008年至2011年,ASAⅠ~Ⅱ级有心电图异常S-T段的患者80例,年龄43~72岁,体质量45~71kg,其中男53例,女27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休息平躺15min后,做全导联心电图。对照组以1%利多卡因8mL行左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组以1%利多卡因8mL行右星状神经节阻滞。15min出现Horner综合征后,再次做全导联心电图。比较两次心电图S-T段的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1.2 患者选择
排除变异性心绞痛ā心电图S-T段下移≥0.1mv的患者。
1.3 星状神经节阻滞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伸展颈部,张口。在胸锁关节上约2cm,偏离正中线1.5cm处,用左手中、食指将颈总动脉向外推,使之与气管分离。用手指触及第六颈椎横突的前结节,由此向尾端约1.3cm处进针,针尖触及第七颈椎横突,固定针,回抽无异常,注药[1]。阻滞成功标志: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鼻塞、眼结膜充血、颜面潮红、出汗停止等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
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心电图S-T段异常的时间比较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表1。
2.2 两组病例星状神经节阻滞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比较见表2。
星状神经节由颈下交感神经节与第一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也包括第二胸交感神经节和颈中交感神经节。是支配头、颈、上肢、心脏和肺的主要交感神经节。支配心脏的神经纤维有三类:感觉神经、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之一是心电图S-T段下移≥0.1mv[2,3]。星状神经节阻滞即阻断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及节后神经元的兴奋传导[4],心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使去甲肾上腺素和神经肽Y的释放减少,冠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提高心肌边缘的冠脉灌注,心肌供氧量增加。同时,星状神经节阻滞使迷走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加,减慢心率,降低心肌的应激性,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损伤。两方面的作用均有利于心脏。星状神经节阻滞综合作用使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在一个新的基础上重新调节并趋向于平衡。左、右星状神经节阻滞产生的对心电图S-T段差异性的影响作用,可能是两侧星状神经节的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分布不对称所致。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病例星状神经节阻滞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比较
综上所述,从心电图的改变所分析,双侧的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
[1] 严相默.临床疼痛学[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191.
[2] 高德恩,潘景韬.实用心电图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79: 167-168.
[3] 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97-1514.
[4] 刘小立,牛爱清.星状神经节阻滞[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13.
R540.4+1
:B
:1671-8194(2013)06-00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