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加固措施的实践与思考

2013-06-21 06:53曹成斌上海铁路局新长工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粉质粘土行车

曹成斌 上海铁路局新长工务段

1 概况

某新建城际铁路位置与某既有普速铁路交叉,交叉角度为基本正交,城际铁路采取盾构施工法新建隧道穿越既有铁路,左右线分别穿越铁路高路堤和铁路框架桥,左右线穿越长度分别为33.819 m和15.647 m。隧道穿越铁路段隧道上覆主要土层为:①-1和①-2杂填土,②-3b2淤泥质粉质粘土,③-1b1-2粉质粘土、③-2b2-3粉质粘土、③-3b1-2粉质粘土。盾构隧道掘进的主要土层为③-2b2-3粉质粘土、③-3b1-2粉质粘土。

2 既有铁路路基及桥涵加固

2.1 加固措施

为有效控制铁路变位,在盾构机掘进前,对影响范围路基和涵洞全部采用注浆方式加固,其中路基本体和涵洞下方加固深度至隧道底以下1 m、路基边坡范围加固深度至进入④-1b1土层。

2.2 注浆加固工艺

注浆加固方式采用袖阀管两套设备对称同步斜孔注浆,水泥掺量为被加固土体的18%~20%,加固后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 MPa,注浆孔间距为(0.8~1.5)m,应能使被加固土体在平面和深度范围内连成一个整体,主要工序为测量定位→钻孔→下袖阀管、浇注套壳料→固管止浆→待凝→开环灌浆→正式注浆→终灌标准。钻孔直径为φ90 mm;套壳料采用粘土和水泥配制,配比范围为水泥:粘土=1:1.5~1:3.5,水灰比为 1:1~1:2,注浆比重约为 1.5,漏斗黏度为(24~26)s;当套壳管和安装花管两道工序做完以后,要待凝一段时间才能灌浆,待凝时间控制在2~10天之间;正式注浆采用双塞心管进行灌浆,灌浆自下而上分段进行,没排孔眼作为一个灌浆段,段长为(33~50)cm;终灌标准为当土层中有了一定的注入浆量,压力为(0.2~0.5)MPa,不得大于 1 MPa,吸浆量小于25 L/min,稳定时间25 min。

2.3 注浆加固实施

注浆加固方案通过征求各方意见,经过路局专家和专业审批,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于当年2月份到6月份进行了实施(见图1),通过28天加固后检测和盾构穿越过程实际检验,注浆加固方案是科学、合理、有效的。

3 盾构法施工控制措施

3.1 盾构机选型要求

本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在选型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本隧道主要穿越软塑-流塑淤泥质粉质黏土、可塑粉质黏土、硬塑粉质黏土等土层,应考虑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二是为增大盾构机的灵敏性、利于盾构机转弯和纠偏以及控制盾构施工产生的地面沉降,盾构机应选用铰接型;三是应考虑配置控制地表沉降的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设施。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施工选择了日本小松土压平衡盾构机。

图1 加固效果图片

3.2 盾构机推进时参数控制

(1)土仓压力设定值在理论计算结果基础上增加(15~25)kPa,实际取值在(0.28~0.30)MPa之间;

(2)掘进速度控制在(0.6~1.0)cm/min,均匀掘进,每天 7~10 环,24 h 连续作业;

(3)采用同步注浆,每个行程(1.2 m)注浆量应控制在2.5 m3,注浆压力控制在(0.2~0.3)MPa之间;

3.3 掘进过程中技术安全控制措施

(1)随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减少盾构的超挖和欠挖,以改善盾构前方土体的坍落或挤密现象,降低地基土横向变形引起的土体变化;

(2)采用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减少盾尾通过后隧道外周围形成的空隙,减少隧道周围土体的横向位移;

(3)下穿前路基和桥涵必须注浆加固到位;

(4)盾构推进时,控制好盾构姿态,避免盾构上浮、叩头和后退等现象发生;

(5)加强沉降观测,穿越施工对线路全过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优化调整掘进施工参数,盾构通过时,每10 min提供一组监测数据,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人员,做到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

4 加固及盾构下穿时既有铁路变形监测及控制

4.1 监测控制项目

在注浆加固和盾构推进阶段,均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控测量,及时掌握路桥及线路变化情况,动态调整施工参数,防止危及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具体监测项目主要有:铁路涵洞纵横向位移及沉降观测、路基及地表沉降观测、线路几何状态监测、隧道内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应力应变量测。

4.2 监测组织形式

为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铁路涵洞纵横向位移及沉降观测、路基及地表沉降观测由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负责监测;线路几何状态由工务段组织人员观测;隧道内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应力应变量测由施工单位负责监测,监测结果统一汇总到施工项目部进行分析、控制。

4.3 各监测项目观测频率和警报值设定(见表 1、表 2)

表1 各阶段观测频率表

表2 盾构穿越铁路监测报警值

4.4 监测项目的实施

按监测方案要求,对相关项目进行了监测(见图2)。

图2 监测项目实测图片

4.5 部分实测观测数据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测,全面掌握了整个施工过程路桥和线路变化情况,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保证了行车安全,部份观测数据见表3。

表3 部分实测监测数据

5 保证既有铁路行车安全措施

(1)铁路限速要求: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在注浆加固和盾构推进期间采取客车限速80 km/h、货车限速60 km/h措施;

(2)严格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规定设置移动行车减速信号牌,建立严密的驻站和现场防护体系,确保行车和劳动安全;

(3)认真按监测方案对路桥和线路变化进行监测,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达到警报值必须立即停止施工;

(4)严格执行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监督的相关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工务段安全监督下进行施工;

(5)严格执行大型机械“一人一机”防护制度,保证任何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机具不得侵入铁路限界;

(6)完善应急处置流程,组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线路变形较大危及行车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封锁线路,经过应急处置达到通车条件后才能放行列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先进的盾构工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但盾构工艺对周围一定深度土体的扰动还比较明显,要在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实施盾构掘进,必须根据下穿处地质情况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必须严格控制掘进过程中相关施工参数、必须严格加强对既有铁路和轨道的监测监控、必须严格落实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其它相关安全措施。

猜你喜欢
粉质粘土行车
水泥土换填法在粉质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粉质黏土大面积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探讨
粘土成了治理赤潮的利器?
粉质黏土地层泥水盾构泥浆脱水处理技术研究
粘土玫瑰DIY
夜间行车技巧
粘土仙人掌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粘土机器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