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向阳 著
楹联缘于对偶,凝聚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其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楹联是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是一种独特的文体。
楹联,俗称对联。所谓楹,即厅堂前的木柱。顾名思义,楹联就是张挂或雕刻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句。由于楹联使用于宫廷画阁、楼榭亭台、园林牌坊、庙宇寺观、官邸衙署、贡院学堂、宅第书斋,又由于文人学士以雅为好,大抵到清代中叶,楹联便作为对联的雅称,一切的对联都囊括于楹联的名下。从广义上说,楹联即指书写张挂的对联,也包括只书写不张挂的对联,还包括印成文字的对联或对句。此以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为证。
楹联缘于对偶,凝聚了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其核心是对立统一,其本质是对仗。对仗句用于文章称为骈文,用于诗歌称为律诗,单独使用就是楹联。故楹联是独立使用的对仗句,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样的定义基本体现了“对”与“联”的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对仗句”指上下联两边的字句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体现了楹联本身固有的词语、结构、声韵等因素在上下联中的“对立”;“独立使用”体现了楹联本身的主题思想在上下联文中相互的“统一”。这种既“对”又“联”的对称关系正是楹联的本质属性。所谓文体“独特”,主要是由中国方块汉字所具有的音、形、义的特点决定的。外国的各种拼音文字不具有汉字的特点,所以不能组成两两相对,排列整齐的对仗句,因而产生不出楹联的形式。楹联这种文体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惟中国所独有,独具特色,举世无双。它的“独特”还在于,由于楹联这种文学形式言简意赅、概括力强、艺术性美、内涵深广,因而实用性很广,它既是作家文学,又是民间文学;既是应用文学,又是纯文学,还可以是游戏文章。它的格调也很“独特”,既有诗的意境,又有词的句式,更有赋的铺陈,可谓兼众家之长了。
请看郑板桥的一副楹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从字数上,此联上下联都是七个字;从词性、结构上都相同,对仗工稳;从声律上,上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正好平仄相反,且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再从内容上看,上下联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生动地展现万物复苏、生气盎然的春天。上联写春风:春天来了,春风放开了胆子,不知羞地为柳条梳理轻柔的发丝;下联说春雨:夜幕降临,春雨趁着朦胧夜色的遮掩,偷偷地瞒着人们,去滋润娇嫩的鲜花。上下联分别从春风、春雨情态的描绘,去展现妩媚迷人的春天。上下联情景交融,共同表达了一个主题。所谓“既对又联”,“相对”的是形式,“相联”的是内容,既对立,又统一,对称和谐,浑然一体。
在楹联的创作和理论阐述中,经常用到以下术语:
(一)上联:楹联的前半部分,也叫上比、对公。上联一般以仄声收尾,张贴于面对的右侧。
(二)下联:楹联的后半部分,又叫下比、对母。下联一般以平声收尾,张贴于左侧。
(三)全联:整副楹联,包括上联和下联。
(四)言:即指“字”,以单边计算字数时称言。每边5字者称五言,每边7字者称7言,每边12字者称12言,依此类推。一般短联、中联以单边字数计算。但长联不以单边字数计算,而以总字数计算,不称“言”,而称“字”。如孙髯云南昆明大观楼长联,不称90言长联,而称180字长联。钟云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称1612字长联。
(五)句脚:在多句组成的楹联中,前头每一短句的尾字叫句脚。
(六)联尾:上、下联的最末一个字。上下联尾一般分别是仄平声,即上仄下平。
(七)出句:别人先出的半联。所出的是上联,也可能是下联,均称出句。
(八)对句:与出句相反,是应对别人所出的半联。别人出上联(仄收),则以下联对之(平收);别人出下联(平收),则以上联对之(仄收)。
(九)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在楹联中指音、义的停顿规律。分直二律节奏(也称声调节奏或音步)和语意节奏(也称意义单位)。前者是两个字为一节奏,语意节奏是每个词语为一节奏。多数情况下,二者在联句中是一致的,但也有很多五、七言的联句中,二者是不一致的。
(十)节奏点:每节奏中最末一个字为节奏点。
(十一)横批:一般指配合春联使用的文字。与名胜楹联配合使用的称横额。横批和横额的语意十分凝练,成为楹联内容的补充或概括,与上下联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升华联意,烘托主题。如春联:“来几盏醇香摅雅兴,留三分清醒谱雄篇。”初读还不知说的是什么意思,看了横批——“人同春醉”,使人顿悟。横批用得好,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横批和横额的字数,以四字为正格,也有用三言、五言的。鉴于与上下联的珠联璧合,应注意横批和横额的平仄协调,多化用成语、诗句或常用语。如“河山带砺”、“舜日尧天”、“风调雨顺”、“江山多娇”等。颐和园中有近雨轩,为宜芸馆的西配殿,其殿上楹联是“千条嫩柳垂金锁,百啭流莺人建章”,是清德宗所题。上面的横额使德宗皇帝费尽了心思,既考虑慈禧的特殊身分,又顾及到切景切物,于是题了“藻绘呈瑞”的横额,颇得慈禧的嘉奖。“藻绘呈瑞”即“龙凤呈祥”,取之于《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祥”。
楹联是对联的雅称,它从对偶发展而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别称,是各时期文人、联家根据楹联的特性所取的称谓。从这众多的称谓中我们可以窥见楹联发展的痕迹,更可以看出楹联普及程度之高和应用范围之广,还可以看出楹联与诗文的关系。
(一)对句
对句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时,称律诗中间颔联和颈联为对句。南朝梁时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技也。”对句是我国传统观念——对称、和谐、整齐、均衡最基本、最典型的体现。作为一种文体结构方式,它可以在骈文、诗、词中普遍运用,并成为其中的核心部分。对句艺术作为一种形式总是和实在的内容紧相联系,并被内容所决定。宋严羽《沧浪诗话》说,好的出句和对句都难能可贵。“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人们可以运用对句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影响自己的审美感觉,如果对它进行某些改造和修饰,使之成为独立性的文体,这时的对句便成为楹联。最早的对句出现在晋代。《晋书》载,陆云和荀隐在张华家初次见面的应答,就是很工整的对句。这在当时善写骈俪文和诗的人来说,对句是很容易的事,而见于著录的却很少,留下几百年的空白。直到唐末宣宗赋诗时,有上句“金步摇”、“白头翁”,善对的温庭筠分别对以“玉条脱”、“苍耳子”。
对句早就是对联的别称,《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殿门前挂一联黄绫织锦的对句,绣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祝愿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清·王士祯《池北隅谈·卷十一·对句》:“小说载李空同督学江西,有一生姓名偶同,李出对句云:‘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生应声云:‘魏无忌,长孙无忌,公无忌,我亦无忌。’空同喜”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对联》:“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石久,胆瓶花插紫丁香。’爱其工巧,不知为何人之句。”
(二)对联
对联是楹联的俗称。它的体裁要素则是字句相等、平仄相反、词性相近、结构相似、音步相仿、语意双关、字义相别,具有长短自如、言简意赅、优美典雅、应用广泛的特点。对联由互相对仗的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上联、下联,其量词称“副”。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无论上下联句子多长多短,上下联之间必须处于对仗状态,对仗是对联最基本的特征。一副对联是一个对称、平衡,既对又联的统一体。
对联一词始现于明代,《西湘二集·忠孝萃一门》:“洪武爷抚定了婺州,于城楼上立大旗两面,亲书对联道:‘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一统天。沈德符《野获编》:“张江陵盛时,有送对联谄者。”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盒随笔》:“滕王阁千古名胜,对联佳者绝少,惟商丘宋牧仲先生一联云:‘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吐属名隽。湖北黄鹤楼对云:‘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俊逸清新,独有千古。”
(三)楹联
原指张贴或镌刻在楹柱上的对联,是对联的应用和发展,当对联以书法为载体,广泛用于悬挂和张贴以后,就从口头和文字的局限中脱颖而出,也从为诗词服务的从属地位,提升为一支“暴发的文学大军。”
楹联之名见于清乾隆年间,朱钦山所著《集字楹联》(又名《古学千金谱》),就是乾隆刻本。清·褚人获《坚瓠集》:“赵某自题楹柱一联。”梁章钜所著《楹联丛话》:“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贴始于桃符。”他把楹联与楹帖看做通用的异名同物。把所有各类对联统称为楹联,或称为楹帖。于是楹联成为所有对联的总称或雅称。对联演变是历史的必然,从孟昶春联,到宋代“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朱元璋传旨家家“书春”,到清代“凡殿廷庙宇之间,各有御联悬挂……而名公巨卿,鸿儒硕士,品题投赠,涣衍寰区”,可谓盛况空前。此后楹联发展迅速,蔚然成风,楹联不仅登上了宫殿庙堂,而且走进了寒舍茅屋,上自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把楹联挂于宫廷、官署、厅堂、公府、书院、书斋,以至各行各业的店堂。在民间,春联、婚联、寿联、挽联等,楹联几乎无处不在,遍地开花。楹联,这种雅俗共赏的文体真正成为了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学。
楹联常用的代称还有对子、对语、联语、联对、联句、联文、联话、楹帖、楹语、桃符等。
还有不常用的楹联代称,如联偶、俪语、俪言、俪句、对锦、柱对、韵对、楹句、抱词、小品、小道、“两行诗”、“诗中诗”、“袖珍诗”等。以上这些称谓或别称都在古今的楹联著述中出现过,不同的语言环境使用不同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