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莉亚
陈为人在东北有两次工作经历,虽然时间都并不长,但其贡献影响却很大。在他领导下建立了黑龙江早期中共党组织,建立了中共满洲省委,开辟了党的工作基础,在黑龙江地方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深深地怀念他。
1923 年3 月,中共北京地委根据罗章龙和共产国际的提议,派遣陈为人和李震瀛前往哈尔滨筹建党、团组织。
陈为人,原名陈蔚英,又名陈洪涛,1899 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一户农民家庭。1918 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是湘南学联代表之一,曾与蒋先云、夏明翰等湘南学联负责人一起,组织全市游行示威和抵制日货的活动,一度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1920年冬,陈为人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短训班学习,此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1 年底奉调回国,任中共北方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到哈尔滨后,陈为人和李震瀛首先进行了积极深入的社会调查。其时东北三省的报刊舆论界,除了俄旧党,便是奉系军阀和外国势力在左右,“哈尔滨华文报9 家,除了一家是日本人办的外,余者都无自己的生命。不只不敢针砭时局,有时还助军阀的势力。”只有《哈尔滨晨光》报,“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是一份进步的报纸。在与主办人韩迭声接触了解后,陈为人和李震瀛加入该报社,以记者的公开身份展开活动,广泛接触文化团体和社会各界,积极进行革命宣传,为以后建立党、团组织进行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3 年6 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陈为人作为东北地区代表参加了会议。回来之后,陈为人进一步开展工作,扩大《哈尔滨晨光》报作为舆论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针砭时弊,抨击军阀,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唤起民众觉醒。很快,《哈尔滨晨光》报便成为本埠销量第一的报纸,影响愈大。
1923 年7 月,陈为人在进步青年中吸收了汪洁曼、李铁钧、马新吾、陈毅可、刘天佑等5 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1925 年后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汪洁曼任团支部秘书。1923 年10 月,中共北京区执委派党员陈作霖到哈尔滨协助工作,哈尔滨的党员增至3 人,于是由陈为人、李震瀛、陈作霖3 人正式成立了中共哈尔滨组(亦称中共哈尔滨独立组),这是东北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党组织,标志着黑龙江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为后来中共满洲省委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23 年9 月,由韩迭声具名备案,陈为人和李震瀛在道里区中国十四道街(今西十四道街)成立了哈尔滨通讯社,陈为人任编辑主任,负责翻译和编辑英、俄文通讯稿件,并经常以记者身份深入社会采访调查,与群众进行广泛接触,扩大反帝反封建宣传。这是共产党人在黑龙江创办的第一家通讯社。1923 年11 月,陈为人等人在哈尔滨道里外国二道街(今中医街)7 号创办了青年学院。学院招生对象主要是青年人,设政治、经济、文学、哲学、社会学、实业以及俄文等班组,并创办半月刊《青年》。陈为人等人亲自授课,向学生讲述时政,宣传爱国思想,倡导进步活动,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许多青年学生因此走上革命道路,为日后东北党、团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和后备人才。同年12 月,陈为人组织召开哈尔滨独立组与党支部联席会议,将所属党、团组织混编成两个小组开展工作,并建立了临时地下交通线,负责中共党员经东北出境入苏俄的护送工作。
陈为人
随着革命活动的不断开展和《哈尔滨晨光》报、《哈尔滨通讯社》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立场,地方当局渐渐开始注意,并对报社和学校进行种种监视、破坏。迫于形势,陈为人和李震瀛不得不退出《哈尔滨晨光》报社,并于1923 年底,离开哈尔滨,前往大连工作。以后离开东北奉调去上海、北京工作,曾任顺直省委宣传部部长。
1927 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为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党的工作,中共中央再一次派遣陈为人前往东北,筹组中共满洲省委。其时正值“白色恐怖”弥漫的艰难岁月,陈为人肩负重任,和当时的中共北满地委书记吴丽石一起,甘冒风险,四处奔波,联络失散的党员并进行一系列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1927 年10 月24 日,陈为人和吴丽石在哈尔滨道里区中国十三道街(今西十三道街)组织召开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并主持通过了《我们在满洲的政纲》、《满洲工人运动决议案》、《满洲农民运动决议案》等三个重要文件,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陈为人当选临时省委书记兼秘书长、宣传部长。会议决定省委机关设在奉天。中共满洲临时省委的成立,标志着东北三省党、团员和革命群众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进入统一领导的新时期。
满洲省临委成立后,在陈为人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于12 月1 日创办了党的机关刊物《满洲通讯》,建立了党的秘密工作机关,之后又陆续创办《满洲红旗》和《满洲工人》等刊物,联络交流各地党组织信息和工作经验,宣传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派出党员干部分头前往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地,宣传和贯彻省临委会议精神,整顿组织,发展党员。先后成立和恢复了哈尔滨、长春、吉林、奉天、大连、辽阳等党的地方组织,在旅顺和金州建立了党支部,同时还在许多地方成立了工会等群众团体,作为党的外围组织,团结民众。在整顿恢复党组织的基础上,满洲省临委积极深入基层,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陈为人本人就经常亲自到各地巡视工作,向党员和群众进行宣传。在满洲省临委的努力下,这一时期东北的斗争形势焕然一新,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1928 年1 月,陈为人在奉天主持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会上代表满洲省临委作了《政治党务报告》。在报告中,陈为人对当前白色恐怖的形势和斗争工作的方法都提出了客观正确的见解,指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组织工作和秘密工作;要用党的方针政策去分化和改造各地的武装队伍;在工作中要依靠群众,接近群众,吸收他们入组织,不仅是工人和农民,还包括知识分子等。这些意见对改进满洲省委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会议通过了《中共满洲省临委第二次代表大会对中央扩大会议决议案之决议》,总结了这一时期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会议改选了省临委,陈为人继续担任书记。
同年9 月,陈为人又在奉天主持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传达和贯彻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制定并通过了《关于接受中共“六大”决议案的决议》、《政治党务决议案》以及职工、农运等项决议案,部署继续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工作。会议决定改满洲临时省委为满洲省委,陈为人当选省委书记。
在白色恐怖弥漫的险恶环境中,陈为人带领满洲省委党员干部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投入工作,并努力纠正从前“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对象和方案。在奉天,以奉海路、京奉路和兵工厂为工作重点;在北满以中东路、吉长路、哈尔滨城市工人为主;在抚顺、本溪、鞍山等地主要开展针对矿工的工作;在大连则以南满铁路为重点,同时开展码头、电气等行业的工人斗争。在工作中注意进一步深入群众,走到工人内部进行了解和宣传,培养骨干,发展组织。省临委工运部长王立功就曾在陈为人的派遣下,进入奉天烟草公司工具房做杂工,在工人中开展秘密宣传活动,为日后建立党组织打下基础。陈为人本人也以身作则,积极深入群众,帮助和领导奉天兵工厂工人发动反稽查压迫、要求增加工资、奉票改银圆的数次罢工斗争,均取得了一定胜利,打击了封建军阀和资本家,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在组织工人运动的同时,陈为人也带领满洲省委积极开展农民运动,这一时期,沈北、延边、台安等地农民运动和各地反日斗争也都不断展开起来。
在陈为人等人的积极努力下,东北地区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党组织得到不断发展。到1928年底,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奉天市委、辽阳区委,关东县委、安东特支、抚顺特支、台安特支、营口支部、沟帮子支部、延边区委、哈尔滨县委和市委组织,—共有党员270 多人。
1928 年12 月,满洲省委在奉天大东边门外一个党员家中召开扩大会议,不幸被敌人发现,陈为人、吴丽石等13 位负责人全部被捕。在狱中,陈为人经历了敌人的数次审讯和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未暴露自己的身份和组织秘密。因为没有证据,敌人只好把陈为人等人当作嫌疑犯关押。由于监狱环境的恶劣,加上酷刑折磨,陈为人在狱中患了严重的肺病和腿病。1929 年7 月,经党组织营救,陈为人出狱,由组织安排,离开东北,前往上海工作。
陈为人是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奠基人之一,为东北党组织的发展和反日反军阀斗争的壮大都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其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也永远值得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