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牡丹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院校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截止至2012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独立学院共有303所,独立学院已经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社会认同、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本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测试量表,研究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如何有效的开展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共5128人,其中男生2361人,女生2767人。大学一年级学生2710人,大学二年级学生2418人。
本研究采用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测评软件,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在学院机房进行测试,测试的时间是2011年11月,历时一周。研究使用的量表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共90个题目,分别类属9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这九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等均有涉及,能较为准确描述被试的自我感觉,较好地反映被试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量表总分高于160分,或阳性项目数大于43个,或因子分高于2分,需考虑筛查阳性症状,综合其他相关情况,对被试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采用SPSS 20.0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t检验。
大一学生量表总分大于200分以上的有210人,占总人数的8%;总分高于160分低于200分的学生有381人,占总人数的14.6%;大二学生总分大于200分以上的有243人,占总人数的10%;总分高于160分低于200分的学生有451人,占总人数的18.6%。从总体看,大一大二年级心理健康的学生占75%,有25%的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表1 独立学院大学一二年级各因子分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比较
采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1]的差异,结果如表1所示。独立学院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上都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男女生性别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女生在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均高于男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敌对因子也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偏执因子得分基本相等,不存在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结果如表3所示。大学二年级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大学一年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表2 独立学院男女生性别差异比较
调查发现,该院学生中心理健康者占75%,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有25%,说明该院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大部分学生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加以关注。根据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分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易于接受新事物,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大学生心理也充满了种种矛盾,自我意识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平衡,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冲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P.21-25)
根据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较,该院学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低于常模水平,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其实社会各界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偏见,往往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属于不受老师关注的群体,很大一部分学生经历了高考失利,加上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同度不高,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差。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独立学院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条件较好,社会压力相对小,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综合素质强,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拥有好奇心,而这些特征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打好了基础。
表3 独立学院大学一年级与大学二年级年级差异比较
调查显示,该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均高于男生,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敌对因子也高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只有偏执因子得分基本相等,不存在差异。这与大部分研究中的结果相类似。[3]从性别差异上看,女生情感细腻,敏感,情绪变化快,希望被人理解支持,依赖心理强,而男生独立自主性强,处事果断,大度,情绪不易受他人影响,从而导致女生在生活上产生更多的消极观念,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差。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各因子上均低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差异极其显著,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相反。[4]大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环境适应方面。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大一新生刚入学,各方面可能存在很多不适应,包括环境,人际,学习方式等方面。但是由于大部分独立学院90%以上的生源都来自省内,在地理环境,语言、生活习惯方面没有太大差异,离家较近,能基本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学习方面,进入大学后,学习任务相对轻,父母也不再严加管束,学习处于放松期。第三、人际关系方面,大一学生之间的感情还处于“热恋期”,对对方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为自己树立好的形象而迁就忍让对方,同学间感情较好。第四、活动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班集体各项活动,热心学生会、协会工作,丰富了自身大学生活。第五、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绝大部分学生没有经济压力。大二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相比大一学生要差,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学习方面,课程任务加重,开始接触专业知识,学习压力加大;第二,人际方面,同学之间的友谊已处于“磨合期”,内部开始出现一些矛盾,冲突,如不能良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将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三,学生不再热衷于集体活动,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圈缩小了,孤独,无聊的心理开始出现。
调查研究表明,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是也有一少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学院可建立三级网络体系,即分别在院、系和班级中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各级网络各司其职,相互沟通融合,畅通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传导通道,确保学生心理心理状况稳定发展。
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积极的情绪和品质,主张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此来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人格的完善。[5]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只是干预(帮助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而是关注学生的积极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现阶段,各独立院校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比较重视,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而对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有所忽略。同时,没有针对性的开展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仲稳山,李露.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2009,(3).
[2]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3]高俊霞,石秀杰.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J].唐山学院报,2006,(1).
[4]何琳,陈栩.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报,2009,(2).
[5]张倩,郑涌.美国心理学评介[J].心理学探新,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