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2013-06-14 05:55王连江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王连江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入境悟情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体验。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查阅了一项对于不同年级的12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对阅读感兴趣的只占7%,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2.学生阅读总量偏少

学校图书馆书量较少,造成了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小。家长对于孩子阅读的重视也不够,也造成了学生阅读量的不足。

3.教师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剥夺了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正当权利。

4.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大多是老师领着学生解读文本,并且以老师对文本的理解为主,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是造成阅读教学费时低效的重要原因。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策略

1.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浅显的注音读物。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

2.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拓展阅读范围

努力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录像、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给学生提供空间和场所。

3.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自由读书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畅读。我们一方面要遵循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进行有序的方法指导。另一方面,要针对个体差异,寻找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品读与感悟;对于学困生,我们可以让他们努力在读准、读通上下工夫,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4.发挥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让他们有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自主探索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越来越深入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旧城乡河东寨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阅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阅读技能训练之“朗读、默读、诵读”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