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白酒的本真
反思近几年来白酒产业的高速发展,外部资本的大量进入,一方面为行业带来丰厚资源,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整个白酒产业的格局动荡。
资本进入的同时,各种新的营销、管理模式也随之而来,一些好的模式对白酒产业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但是另一些模式,例如带有明显功利色彩和投机心理的营销手段,在团购、高端品鉴以及概念炒作等等方面做得风生水起,而在真正的市场培育方面却乏善可陈,也使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失去了研究市场多元化需求的耐心。
许多无节制、无底线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国白酒的美誉度,更透支了广大消费者对白酒的忠诚度,加剧了白酒产业的风险。随着国家预算投资减少,政策性调整、限制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这种远离市场和产品本质,违背秩序的营销模式注定要淡出市场。
我们相信白酒产业的经济增长,会因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自然调节两方面的作用而逐步变缓,未来将进入一个长期调整阶段。
在接下来一段时期,要想方设法促进中国白酒的价值回归,还原白酒的本真,拉动白酒产业回到健康、理性的发展轨道。
白酒产业现代化
白酒工业在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工业现代化方面任重道远。
白酒产业是一个传统的、分散的产业,无论从生产、管理还是消费的全过程,都体现了极强的个性特征。然而,我们在继承白酒优良传统工艺和深厚历史文化的同时,还要看到白酒行业现实所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
人力资源成本、土地利用成本以及原料等成本的不断增长,正在逐渐削弱白酒产业的资源支撑;落后的科技装备、管理水平、文化发展等等,已经严重制约了白酒产业的发展,使白酒企业的生产经营遭受很大压力。
全行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将实现白酒工业“从传统工业向新型现代工业转变”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从生产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科研现代化、营销现代化、消费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六个方面着手。
用新型工业化的手段,用先进的设备来提升改造落后的工艺水平,用创新的管理、营销模式推动企业和市场的现代化建设,用健康的宣传引导促进名优品牌和白酒文化的发展。
完善白酒标准体系
回首最近一年以来,白酒产业出现的热点问题,都暴露了白酒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的缺失,给白酒行业造成严重困扰。
面对质量安全热点问题,我们总是处在一种被动的、匆忙应对的状态,对待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也总是零敲碎打、修修补补,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严重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交叉、重复、滞后的标准屡现屡改,却又很难改彻底。
经历了最近一年像“塑化剂”这类的许多波折,我们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标准不足才是行业性危机的根源所在,它的危险性甚至超过经营风险和商业风险。
因此,只有科学、完善标准体系,才能彻底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利局面,从根本上消除白酒产业的安全隐患,真正提升白酒产品质量的可控程度。
构建两个“和谐”
白酒产业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在和谐关系的基础上,这既包括行业内部的厂商和谐关系,也包括酒业与社会公众之间所达成的和谐关系。
厂商和谐的本质,是不断改善白酒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国家这一轮新的政策调整,对于白酒产业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白酒企业应该准确把握机会,挤出这10年来白酒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泡沫,及时调整战略,借此一改过去单一的渠道功能,全力打造新型的厂商合作体系,创新服务与商业模式,优化厂商合作效率,充分整合双方的资源能力,全力维护正常消费环境。
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首先是顺应社会消费趋势和文化诉求,积极寻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加强消费者沟通
白酒行业要进一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并力争将之形成稳定的机制模式。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乐于为体验和享受买单。白酒企业不应该忽视和否定消费者的品鉴能力,而是要培养大众的白酒鉴赏能力。
不妨借鉴一些进口酒、葡萄酒的做法,让技术工作者走上前台,揭去酿酒工艺的神秘面纱,把白酒的欣赏技能放到媒体平台上与消费者共同分享,使更多消费者从白酒消费行为中获得更丰富、更优美的享受体验。
消费者对白酒的本质越了解,行业的市场安全度就越有保障。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构建白酒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不断加强白酒行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沟通,社会公众对中国白酒的信心将逐渐恢复,愈加增强,那也将是我们走出困境、焕然一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