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浅述

2013-06-13 03:39闫旭华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5期
关键词:等待时间思维课堂

闫旭华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否激起层层漂亮的浪花关键看这块石头是否扔得好。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十分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好好研究这门艺术, 善于提问,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一、提问能起设悬念的作用。

讲课虽然不像讲评词,但是为了吸引学生,设悬念也是很有必要的。问题提出来了,学生急需知道个究竟,教师却并不着急,甚至有时还暗示两种或多种答案,使学生暂时处于莫衷一是的境地,直到问题解决了,学生才放下这颗心来。如于漪老师讲《变色龙》一课时,让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的?因何而变?有哪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请找出来。学生听了这几个问题,探究的兴趣极浓,都积极开动了脑筋进行思索,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就促使学生再一次阅读课文,到具体的场景中、事物中和人物的对话中去寻求答案。这样,在设悬念和释疑的矛盾中讲完了一课。有时临下课再提一个问题,以起到“且听下回分解”余味无穷的作用。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

二、提问要善于捕捉有利时机。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缺乏持久性,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所以,教师要适时地提问,把问题设到学习内容关键处,或学生学习的疑难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导入新课时提问。一堂课,如果头开的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

在学生疑问处提问。设疑,释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时及时提问,然后再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创新思维处提问。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若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创新。教师应善于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完成任务,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思维正处于十分活跃状态时,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讨论,并与学生共同归纳结论,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一首诗,品味诗句,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不言而喻。

四、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有的教师问题一提出就立即点名,学生来不及思考回答,教师马上又点另一个人,更有甚者,先点名后提问。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心情紧张,思路堵塞,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形成一种害怕提问的病态心理。研究表明,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间”与“第二等待时间”。所谓“第一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第二等待时间”是指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因为学生可能要做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改变回答。上述第一等待时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思考的时间。第二等待时给学生以时间,使他们能完整地做出回答,而不致打断他们的思路。心理学家们经过对比实验,给提问过程增加等待时间3秒钟或更多,得出的结论是稍长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语言行为有如下的效果:(1)学生回答的时间长度和语句数量都有所增加;(2)“我不知道”和回答不出的现象减少了;(3)思辨性的思维事例增加了;(4)提出了更多证据,在提出证据之后或之前都有推理性的叙述;(5)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和学生计划收集资料活动的次数都增加了;(6)成绩差的学生的回答也增加了。他们甚至测定,设置必要的停顿时间以后,学生的表达量可增长300%到700%。在这之前学生平均回答某个问题用词只有4-7个;在这之后则增加到30多个。

五、学生不能提问时教师应取的对策。

我们说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充当着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的角色。要学生在课堂上能提出许多高水平的问题,必须在课前教师对学生做出严格要求,让学生对课文熟悉,然后才能发现问题,毕竟初中学生惰性还很强。学生想提问题而提不出,也就是说他发现不了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一直被许多研究者所关注,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大家都提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提问,其实学生的思维就像一道闸门一样,你一旦开启了它,它便会一涌而下。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法,自己先向学生提出一些重点和中心问题,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当然有些优秀的学生是可以提出问题的,可以让这些学生先提,提出问题的学生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是一种启发,要让学生能够从无疑处生疑,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素质的培养。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来源于“好奇”和“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养的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等待时间思维课堂
欢乐的课堂
你承受不起让每个客户都满意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缩短感觉等待时间提高顾客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