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不仅仅是细节

2013-06-11 21:10禾刀
南风窗 2013年8期
关键词:法律条文保尔大伟

禾刀

北大法学院教授贺卫方认为,作为法学研究者的周大伟,“从貌似琐碎的细节出发,寻求制度建设的原理与途径”,至而“启发我们反思一个问题:人类文明不同,就需要调整的關系和遭遇到的困难而言,相互之间并无多大分别,但是所形成的制度模式却差异甚大”。

表面看来,周大伟的文章所涉之事看不上有多么宏大,但一经细嚼慢品,倒觉得这些细节并非真如想象中的那般琐碎。如,“文革”结束不久,在起草 《民事诉讼法》时,有人提出应当把由延安时期“马锡武审判方式”中引申出来的“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调解为主、就地解决”的 “16字方针”原封不动地写进《民事诉讼法》的总则部分,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江伟教授大胆提出异议,认为这“16字方针”只是一句宣传口号,“不应该作为法律条文来规定”。

就这“16字方针”,周大伟看到的是法律条文与口号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试着结合身边的许多现象来看,这“16字”虽未写进法律,但在时下仍旧有着相当重要的社会“地位”。对于许多法官而言,如何审判案件是一回事,而强化调解作用(能力)则更是一门见“水平”的技术活。在饱受外压之下,有的法官甚至直言不讳地抛出“不同意调解就判你败诉”这样惊世骇俗的言论。

调解是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特殊“产物”,虽然可能兼顾群众路线,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路线并不能保证不会犯下“多数人暴政”这样的错误。再者,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时代的产权关系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急需更具普遍性公平性的法律来调整利益关系,特别是捍卫个人的合法权益,而非假以宏大利益之名侵犯个人利益。当调解作用被过分突出,实际折射的恰恰是司法判决功能的弱化。

如果我们把法庭调解视为法治“场内”的话,那么社会舆论的“调解”(抑或施压)现象更应令人反思。就曾经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相较于媒体包括许多网友“杀人偿命”的狂呼怒吼,在通过对案件认真分析后,周大伟却选择了另一种视角—认为药家鑫具备“刀下留人”的法律条件,“判死缓并不违反法律条文和原则”。后来的结果并未出他意料,不仅遭到了被害者家人的严词质疑,许多网友也大加挞伐。

待一切冷静下来后我们回头再看,这样能够从更多角度冷静观察,特别是不为大多数人喧嚣所扰的独立思考,对我们社会的包容发展只会大有裨益,也只有我们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合法权益,我们才可最大限度接受精神层面的幸福,而非物质的堆砌。

周大伟极力推崇电影 《十二怒汉》。剧中,面对其它11位陪审员的有罪票,一位陪审员却投了“无罪”票,其实他也没什么把握,只是觉得对于生命应该保持最高的尊重。幸运的是,正是他这一票,才将一个被冤枉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就这部电影而言,倒觉得至少说明这样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是充分尊重个体意见的重要意义,二是法律程序的地位坚决不可动摇。

确实,我们常常感到这样的反逻辑现象,一方面是法律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另一方面有法不依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除了确有一些法律本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外,导致法律适用失衡的普遍原因在于,法律并未真正完全履行条文里明文规定的那些程序,从佘祥林案、赵作海案到重庆李庄案,都堪称这方面的“经典”例证。

万丈高楼,始于垒土。细节折射法治内涵,细节也决定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准。不过,细节纵然很重要,但细节终不过是法律内容的应有表现。好的法律往往可以体现出好的细节,但好的细节要想促进法治的进步,离不开那些怀有法律理想者的兢兢业业,更离不开法治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积极顺应。

《共和的危机》

[美]汉娜·阿伦特著 郑辟瑞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4月

汉娜·阿伦特(1906—1975),德裔美籍犹太哲学家,20世纪重要的政治思想家。这是她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包含《论暴力》、《政治中的谎言》和《公民不服从》三大名篇,直指美国1960年代风起云涌的政治浪潮。

《共同的底线》

秦晖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3月

我们身处一个剧烈变化的中国,面对一个全球化与多元化同时发展的世界,在“文化”之争、“主义”之争与“部门”之争中,我们应当如何定位、如何把握自己和社会的命运?在作者看来,共同的底线是争取最低限度的自由权利与社会保障。

《游击队员》

[英]V. S. 奈保尔著 张晓意 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3月

本书曾获《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小说,系英国当代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最受欢迎的小说。奈保尔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1950年代开始写作。

猜你喜欢
法律条文保尔大伟
张大伟作品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MOF-derived hollow Zn-Co/C anchor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实质判断如何结合法律条文——“德发案”再审判决中的利益衡量评析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奈保尔
第三十一个蛋
西夏武器装备法律条文与唐宋法律条文比较研究
金鱼接过了糖果的爱
两个关键人物对奈保尔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