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阿马岛之争了犹未了

2013-06-11 20:18张纲纲
南风窗 2013年8期
关键词:马岛阿根廷主权

张纲纲

3月12日,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的居民就是否愿意继续成为英国的海外领地、归属英国政府的管辖进行了全民公投。全岛符合投票资格的居民为1672人,其中1517人参加了投票,投票率高达90%。而在这参加投票的1517人中,只有3个投了反对票,支持马岛继续归属英国的高达99.8%,几乎是一致通过。

英国国内及国际媒体对这一公投的结果报道甚详,卡梅伦首相和其他英国政要更是在公开场合对此褒扬甚多。30多年前引发英国和阿根廷之间那场著名海战的马岛,为何在今天重入眼帘?这次公投的结果意义几何?

走进马岛

马岛,又称福克兰群岛(Falkland Islands),其主岛离阿根廷东部海岸线大约500公里。马岛由大大小小778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其中两个最大的岛屿分别是东、西福克兰岛。

据史料记载,马岛最早是在16世纪被发现,至于谁最早发现,学术界还有争论。有说是荷兰人斯巴德,也有说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探险家。但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登上马岛的却是英国人斯唐格(John Strong)。他在1690年由于偏离航道,误打误撞登上了现在的马岛,从而开启了英国与马岛之间数百年的渊源。

法国和英国先后于1764年和1765年在东、西福克兰岛上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英国由于不知道法国人先于自己在东福克兰岛上建立了据点,以为自己是第一个,于是在1765年声称自己对全部马岛拥有主权。法国在1767年将自己的定居点让给了西班牙人,而英国由于国内经济原因也于1774年撤离了自己在西福克兰岛上的据点,这使得西班牙成为马岛上唯一的据有者。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自己在南美殖民地的叛乱运动愈演愈烈,西班牙殖民者急需兵力到处镇压,在1811年最终放弃了马岛,马岛从此又一次变成了无人荒岛。

9年后,刚刚独立的阿根廷政府率军登上马岛,声称自己对马岛拥有主权,并建立了定居点,委派了地方官。可是,英国在10几年后卷土重来,于1833年从阿根廷手中夺回了马岛,并将阿根廷的地方官放逐了回去,英阿两国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马岛于1841年正式成为英国的海外领地之一,这一现状维持至今。

马岛的总人口约2841人,其中主要是英国人,首府为斯坦利港。马岛的经济支柱是渔业和畜牧业,GDP虽在全球220名以外,但就人均GDP来讲,列全球前十,高达5.54万美元,相当富裕。

马岛居民打鱼、牧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哉游哉,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景象。可这一切被1982年阿根廷军队在马岛的登陆打破了。

马岛之战

自英国在1833年从阿根廷手中夺回马岛之后,英阿两国在马岛归属上争论不休。英国认为自己第一个登上了马岛,并且声称了主权;而且自从1833年之后,马岛就一直在英国的有效管辖之内,马岛于情于理都应属于英国。阿根廷方面认为,马岛是被英国用武力夺去的,并且被非法占据至今。

1945年,在联合国刚成立不久,阿根廷便向联大申诉,声称自己对马岛拥有主权。1965年,联大通过一项决议,认为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属殖民地问题,让英阿两国通过协商自己解决。

据刚刚解禁的英国政府的机密档案显示,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时候,英国为了改善自己与南美各国的关系,曾与阿根廷秘密谈判,答应在不改变马岛居民原有生活方式的条件下,愿意将马岛移交给阿根廷政府。但这一消息却不知怎么被媒体获悉并曝光,面临马岛居民强烈反对,英国政府不得不让他们自己选择归属,而英国与阿根廷的谈判也就此中止。

20世纪80年代初,阿根廷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对于以加尔铁里为首的军事独裁政权强烈不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加尔铁里决定对马岛采取军事行动,以转移国内的矛盾和人民的视线。1982年3月19日,阿军率先登陆马岛的南乔治亚岛,并升起了阿根廷国旗。4月2日,加尔铁里下令进攻马岛,英阿马岛之战就此全面爆发。

从4月2日阿根廷对马岛发动全面进攻开始,到6月4日阿根廷宣布投降,同英军签署停战协议为止,整个马岛之战历時74天。在此战中,英阿双方各有伤亡,但比较来看,阿军的伤亡程度更为惨重:649人阵亡,1065人受伤,约1.13万人被俘,大量的战斗机、直升机和军舰被英军摧毁和击沉,这是阿根廷决定投降的一个直接原因。

在英阿马岛之战中,国际舆论呈现两边倒的架势。英国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帝国,却被新兴的军事独裁政权阿根廷入侵,实在是大失颜面,因而马上受到西欧主要国家和美国的同情和支持。4月10日,当时的欧共体开始对阿根廷进行贸易制裁,而美国里根政府在宣布对阿根廷进行经济制裁的同时,还为英国在马岛的军事行动提供卫星情报援助。而南美的主要新兴国家,穷兄弟互相帮衬,大都表示了对阿根廷的支持。双方口舌上各不相让,但战争的结局让欧美阵营在这场舆论战中最终占了上风。

马岛之战中阿根廷军队的失利,导致了加尔铁里军事独裁政权的倒台。而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马岛之战的胜利帮助了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1983年大选中获得连任。而签署英军作战命令的撒切尔夫人也因此战成名,为自己博得了“铁娘子”的美称!

争端再现

在马岛之战中,英军虽然打败了阿根廷入侵者,但马岛主权争议却没有消失。英阿外交关系虽在1990年得以恢复,但马岛的归属问题一直是两国外交关系中的一个阴影。

2007年,阿根廷重申自己对马岛的主权,并要求与英国政府谈判。2009年,时任英国首相的布朗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会晤,但事后布朗声称在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上不会再有任何的谈判,这让英阿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

但是,真正使英阿两国的关系在最近又变得剑拔弩张的却是在马岛周围石油的发现。据估测,马岛周围水域的石油储量可能接近600亿桶,预期可开采石油为83亿桶,几乎是现在英国本土整个石油储备的3倍!2010年2月,英国石油勘探公司梦幻石油开始在马岛周边水域钻井,初期结果并不理想。5月6日,美国石油公司洛克哈勃宣称在马岛水域的钻井中发现了石油;在其后一系列地质测试中,结果非常理想。2011年9月,洛克哈勃正式宣布马岛水域石油开采方案已经敲定,预计在2016年正式投产。一时间,凡是在马岛周边水域有勘探活动的石油公司的股票一律暴涨,马岛的油藏成为21世纪石油勘探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利益面前,谁不眼红?阿根廷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先是克里斯蒂娜在国际场合公开指责英国正在掠夺阿根廷的自然资源;接着阿政府强制所有通过阿根廷水域前往马岛的船只必须先获得阿根廷的通行证才可放行;2011年,在马岛之战30周年临近之际,阿根廷政府积极游说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企图联合起来,禁止所有悬挂马岛旗帜的船只进港,等等。而英国也不甘示弱,除了加大对马岛周边水域勘探活动的投资之外,2012年英国国防部还决定将其最新的驱逐舰“无敌号”派驻马岛。而作为英国皇室第二继承人的威廉王子,在同年也参加了在马岛上的军事行动。由于威廉王子的知名度,英阿在马岛上的争端更加公开化、白热化。

路在何方

2012年,阿根廷又把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捅到了联大。在纪念马岛之战30周年的聚会上,克里斯蒂娜总统双手高举马岛的地形图、长发飘飘的画面,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着实吸引了不少的眼球。

正是在英阿马岛之争又趋白热化之际,马岛的居民选择了以公投的方式“自主选择自己的命运”。虽然99.8%的人同意继续归属英国,就结果本身而言毫无争议,但按克里斯蒂娜的话说,她虽然尊重马岛居民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但这与主权归属问题毫不相关!所以,马岛居民的这次公投,非但没有止纷息争,反使得英阿马岛之争更加公开化、国际化。

经过了马岛之战,英阿两国都不会轻易妥协。双方现在骑虎难下,虽然再爆发像1982年马岛之战那样的武力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其它形式的斗争会不断。马岛成为英阿关系中的一道坎,能否逾越还未可知!

猜你喜欢
马岛阿根廷主权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阿根廷可能禁止敌敌畏和敌百虫的使用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岛殇——英阿马岛之战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
钓鱼岛主权考
海峡两岸对南沙和西沙群岛主权的共同维护
马岛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的特点及启示
马岛战争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