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渗透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应用的探讨

2013-06-08 02:38孙凤欣
考试·教研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德育应用

孙凤欣

【摘要】百年教育德育为先,教学要以教书育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新课标中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中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本文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及体会,紧紧围绕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德育 中学数学 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形象而自然的数学内在美的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1 如何挖掘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素材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学中蕴含了显性和隐性两类德育因素,这些德育因素有发展学生个性品质、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等功能。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的效果。

通过图片、幻灯、录像等使人能直接感受到德育的体验,其中的各种语言文字、数学符号、科普报告、学生活动等称为显性德育因素。借助于上述载体,例如结合数学相关知识、数学史等进行教学,会更加生动具体。更有说服力。数学教学的大多数内容主要在于反映客观事实,并不带明显的德育色彩,但这些内容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仍然会默然地使人感受到其中所隐含的德育因素,这就是隐性德育因素。如数学教学提倡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带明显的德育特征,但通过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2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科学人生观

通过世界数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累累硕果。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又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3.141926<π<3.1415927;杨辉的“三角阵”等,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在现代,我国数学成果同样层出不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求知进取精神,从而是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在实践时应注意方法上的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

数学本身充满着唯物辩证法。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概念的形成与演变,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重大理论的创立于沿革等,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数学对象源于现实世界,说明了认识论的唯物论,体现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通过数学教学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认识到数学的价值,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人生有限,必须善待生命,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急剧成长期,恰当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3 通过数学教学,加强美育教育

别林斯基曾说过,美育和德育是密切联系着的,它能陶冶健康的情感,培养崇高的情操,鼓舞人们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去战斗。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直观化、形象化,既能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爱学数学,也能增加数学的通俗性,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的外观造型是否美观,已成为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要使产品既实用又美观,设计者、生产者和经销者(甚至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只有接受审美教育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经济建设人才。研究表明,审美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完美人格以及提高劳动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把数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思考和观察问题,让学生体验和欣赏数学的美。用数学美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了数学的审美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创造能力。

4 数学教学实践中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互相联系又是运动发展的规律。数学本身充满着辩证因素,它为学生树立辩证主义观点,发展辩证思想打下了基础。因此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等启发学生逐步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在变化发展之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科学世界观。逐步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抓住主要矛盾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渗透点”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应遵循重点性原则,即一堂课要突出一个主要的观点进行教育,不求面面俱到,要突出一个重点;使其色彩浓些,力度大些,以求取得好的效果。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渗透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效应。

综上所述,课堂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由此产生的影响最终将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性品质。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德育应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