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130)
舒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响
刘 芳(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130)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较对照组高,且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不仅提高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治疗效果,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较有效的护理方法。
舒适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颅脑常见的急症,诊断治疗不及时容易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约为25%。治疗方法多以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为主[1]。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治疗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脑科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喷射状呕吐、脑膜刺激症,经检查脑脊液压力均增高,抽取后颜色为血色后黄,经颅脑CT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男26例,女14例,年龄38~69岁,平均(51.2±2.4)岁。采用Hunt和Hess分级标准,40例患者病情分级情况为:1级3例,2级13例,3级14例,4级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出血量、病情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舒适护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与治疗效果。舒适度通过问卷调查,共发放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结果分为舒适、基本舒适,不舒适,前两项定义为舒适;通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颅脑CT显示颅内无淤血残留为显效,症状部分存在,颅脑CT显示颅内无淤血灶为有效,症状无改善,颅脑CT显示淤血灶无改善,或有继续出血、死亡等为无效。
1.4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舒适度对比: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护理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通过舒适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舒适度对比[例(%)]
表2 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对比[例(%)]
3.1 心理舒适护理:患者由于发病突然,而且多数伴随口眼歪斜、失语、偏瘫等,患者多容易出现惊恐、焦虑、无助的心理。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及烦躁情绪等,从而降低病情加重及再次复发几率。
3.2 病房舒适护理:病房要求宽敞明亮,而且需保持安静,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23℃左右,湿度保持在55%左右,对病房每天进行消毒1次,而且要求无异味或味道比较淡的消毒水,避免对患者造成嗅觉刺激。
3.3 头痛、呕吐舒适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交谈、听轻音乐、按摩等方法缓解头疼,并采用半卧位,患者呕吐后给予温开水漱口,并少量饮用,及时更换污染的床单、被褥等。
3.4 偏瘫患者舒适护理:对瘫痪肢体进行加热理疗,定时进行按摩,在瘫痪肢体下以舒适体位垫支撑,避免压疮形成,在治疗后期对瘫痪肢体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促进其血液循环不良,避免肌肉萎缩。
3.5 排便舒适护理:患者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行动的限制,容易出现便秘与尿潴留,在入院时即向患者介绍床上排便、排尿的方法,指导患者多吃高纤维素水果蔬菜,定时排尿、排便,确实不能正常排便,导致便秘与尿潴留患者,给予导尿与开塞露,避免排便用力导致颅压增高。可自行排便患者在排便时给予容量较大、舒适的坐便器,并以屏风遮挡。
3.6 静脉滴注舒适护理:穿刺前嘱咐患者放松,保持一次性穿刺成功,护士站立的位置以患者肢体可活动范围为标准,选择患者的健康肢体进行穿刺,尽量避免选择下肢进行穿刺,可进行加热的液体点滴前加温至30℃左右,不可加热的液体在点滴时以温水外敷穿刺上方皮肤,不需要特殊加快速度的药液尽量保持滴速为40~50滴/min,严密观察有无液体外渗。
[1]龚 涛.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进展[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3):161.
2013-02-28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