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龙翎,吴永岳,林梓波,吴华美,罗 玲(广东省雷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524200)
高血压是目前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脑出血已经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血浆中高水平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并且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1-3]。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为研究EH患者血浆D-D、Fib和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相关性在诊断EH中的临床价值,本文将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检测的108例EH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者的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08例各级EH患者均来自本院内五科门诊及住院部,其中男67例,平均62.6岁;女41例,平均60.3岁。其中EH 1级32例,EH 2级43例,EH 3级33例,EH患者的诊断及分型依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1],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感染、痛风、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等。另选健康对照组44例,均来自本院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其中1份标本以109mmol/L枸橼酸钠1∶9抗凝,用作Fib测定。另1份标本以肝素抗凝,用作D-D和hs-CRP测定。离心分离血浆进行检测。
1.2.2 检测方法 血浆hs-CRP测定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5点定标,按试剂说明书编程,在美国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试剂及校准品均来自广东广州科方生物科技公司,参考值hs-CRP<3mg/L;血浆D-D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由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参考值0.02~0.40mg/L;血浆Fib测定采用磁珠法,在德国美创AMX-2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采用上海长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的试剂盒,参考值为2.0~4.0g/L。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均以±s表示,各组间血浆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浆D-D水平在1级EH时无明显升高,在2级和3级EH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Fib水平在1级EH时升高不明显,2级和3级EH时已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级EH与1级E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在1级EH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已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各组D-D、Fib和hs-CRP检测结果(±s)
表1 各组D-D、Fib和hs-CRP检测结果(±s)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P<0.05,bP<0.01;与EH组1级比较,c P<0.01;与EH组2级比较,dP<0.01。
组别 n D-D(g/L) Fib(g/L) hs-CRP(mg/L)健康对照组44 0.27±0.11 2.81±0.72 1.28±0.61 EH组1级 32 0.33±0.13 3.02±0.84 2.09±0.83b 2级 43 0.54±0.24bc 3.56±0.92a 3.05±1.17bc 3级 33 1.08±0.41bcd 4.30±1.20bcd 4.32±1.71bcd F 18.42 68.42 39.02 P<0.01 <0.01 <0.01
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す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3-4]。D-D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其形成机制是:在凝血过程中Fib在凝血酶作用下,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FPA)和纤维蛋白肽B(FPB),形成的纤维单体(FM)可以自然聚合,并在因子すa(Fすa)作用下,邻近分子的D区和D区,或E区D区共价结合在一起形成交联纤维蛋白(CLFb),纤溶酶(Plas)切断D-E之间的联系后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降解产物,D-D就是其中之一。D-D主要从肾脏排出,血液中D-D水平升高说明EH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的活化、高凝状态及抗凝、纤溶活性降低。随着EH患者心血管病变危险程度增高,血液中D-D水平显著升高。随着EH患者病程发展以及脏器累及程度增加,血管壁硬化和破坏程度加重,血小板、凝血系统显著活化,抗凝血酶大量消耗,纤溶系统也发生改变,进一步加重了高血压病程的发展,使机体存在血栓形成的倾向,EH患者D-D水平越高,EH血栓并发症阳性率越高[5]。所以检测D-D水平可以早期发现EH患者血管病变,在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相对分子质量340×103,半衰期4~6d。Fib由α、β、γ3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Fib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急性感染期间Fib水平将显著升高[6]。Fib也是重要的凝血因子,在凝血过程中由于Fib与血小板膜蛋白Ⅱb/Ⅲa结合,激活血小板并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了凝血酶,使Fib转变成纤维蛋白。Fib可增加血液黏度,改变血液流动及增高对内皮细胞的切变力。内皮细胞在调节血管的生长、结构等方面十分重要,而内皮细胞恰恰又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若内皮细胞功能受到损害致使内皮细胞的舒张与收缩因子失衡,为EH的发生和演变奠定了基础。ET是内皮细胞产生有强大缩血管作用的活性肽,与EH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联系。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受刺激后ET产生释放的增加,导致ET水平升高。Fib可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流减慢,并增加对内皮细胞的切变力,内皮细胞受刺激后ET释放又不断增多,又可加快EH的病情,使血压升高进一步促使血液黏度增高而血流减慢,导致Fib水平升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而加重病情的发展。
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是心血管病变最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患者在急性炎症感染期间、组织损害或术后CRP水平可显著增高,有时可升高至数百倍甚至数千倍[7];但随着炎性反应的不断减轻及机体组织的恢复,CRP水平又逐渐下降,很快降至正常水平。由于通过检测hs-CRP可以预测到心血管病变,故hs-CRP不仅是急性炎症的标志物,也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处于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的EH患者由于血浆中hs-CRP水平水平显著升高,故能加快血栓形成并诱发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8-9]。在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沉积在血管壁内的CRP可与脂蛋白结合,激活机体补体系统产生炎症介质并释放氧自由基,造成心血管损伤、痉挛和斑块脱落,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致心血管腔狭窄,增加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这与近几年来许多有关文献报道CRP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演变和发展有关的促炎因子相一致[10]。
本研究结果表明,各级EH患者血浆中的D-D、Fib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这种升高趋势与高血压发展程度相一致。3项指标之间比较,hs-CRP比Fib和DD升高更为明显,3项指标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所以联合检测3项指标,可为临床诊断、监测和治疗EH患者提供可靠的临床价值。
[1] 肖文,李仓霞,薛海龙,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3):266-268.
[2] 史晶晶.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12,35(7):49-50.
[3] 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8.
[4] 赵强,陈国伟,李雪梅.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标志物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4,9(2):96-99.
[5] 赵文洲,张贵斌,黄本有,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43-45.
[6] 蒲成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4):257-258.
[7] 周建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2):183-184.
[8] 王彤宇,姜生,林祥灿,等.血栓前体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8,15(4):216-218.
[9] 陈金之.游离脂肪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检测在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208-209.
[10] 李秀娟,王亚南,范侠,等.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