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娟 马 晶 陈 燕
血液肿瘤患者机采血小板无效输注效果分析
孔 娟 马 晶 陈 燕
目的探究分析血液肿瘤患者机采血小板无效输注产生的原因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血液肿瘤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30例患者机采血小板输注次数≤5,B组30例患者机采血小板输注次数>5,输注后检测CCI,判断PTR,同时对出血症状进行相应的分级,并对PTR和免疫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通过CCI测定,A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为84.4%,PTR为15.6%;B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为24.4%,PTR为75.6%。B组PTR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χ2=20.135,P<0.05)。此外,患者出血程度和PTR呈正相关(χ2=15.426,P<0.05)。结论在引起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中,血小板输注次数是主要原因,输注次数越多,更加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使血小板无效输注,增加临床中的出血及死亡率。
血小板;无效;输注
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有形成分之一,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2]。血小板输注主要治疗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引发出血疾病的有效措施,但如果反复输注血小板易引起同种免疫,使得血小板输注无效。现就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反复输注血小板的血液肿瘤患者引起无效输注的原因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血液肿瘤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15~64岁,平均年龄32.6岁。A组30例患者机采血小板输注次数≤5,其中2~3次14例,3~4次12例,5次4例;B组30例患者机采血小板输注次数>5,5~8次15例,8~12次12例,12~16次3例。
1.2 方法
1.2.1 出血症状及程度分级0级:无出血症状;1级:鼻出血、轻度瘀斑、大便潜血阳性、皮肤出血点;2级:颅内出血、皮肤大片瘀斑、鼻出血不止、注射部位血肿[3]。
1.2.2 机采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计数<20×109/L时,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对献血者进行血小板单采,200ml每袋,每位患者一次输注血小板100~400ml[4]。
1.3 统计学分析通过统计软件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法。P<0.05表明具有明显差异。
通过CCI测定,A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为84.4%,PTR为15.6%;B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为24.4%,PTR为75.6%。B组PTR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0.135,P<0.05)。此外,患者出血程度和PTR呈正相关(χ2=15.426,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出血患者PTR检测情况[n(%)]
血小板输注主要治疗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引发出血疾病的有效措施,血液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主要因为治疗血液肿瘤时,一般情况下采用化疗,这期间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而此时采取血小板输注治疗就很可能产生输注无效的现象[5]。因此,在临床反复输注血小板时应注意观察并找出输注无效的原因,排除非免疫因素,检测CCI并进行相关的血小板配型,这样才能够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情况,提高治愈率,降低出血及死亡率。
[1] 陈澍英,肖露露,邹小平.HLA半相台的血小板输注临床疗效[J].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49.
[2] 周振海,原耀光.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4种处理方法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1,17:295.
[3] 陈澍英,肖露露,邹小立.补体依赖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临床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4):249-251.
[4] 刘达庄.临床输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7-113.
[5] Davoren A, Mcparland P, Crowley J, et al. A neonatal screening for human platelet antigen-la: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 at a large maturity hospital in Ireland [J]. BJOG, 2003,110: 492-496.
R733
A
1673-5846(2013)04-0291-02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