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德贵
语文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学科。它积存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古代文学中老子的空灵深邃,孔子的厚实淳朴。近代文学中陆游的雄奇奔放,李白的豪迈热情。近代文学中鲁迅的入木三分、巴金的清丽流畅。外国文学中安徒生的魂丽神奇、普希金的热烈深沉。古今中外无数的作家以各自不同的个性和才情纷涌而至,令我们目不暇接。可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在以往的教学中却被什么历史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让我们在深奥的分析解剖之后变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笔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现行教材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文。采用以读为本,适时点拨,再叫学生翻阅《字典》,《语文全解》之类的工具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梁国杨氏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乎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又如古诗三首,《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风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无音相媚好,白发谁家温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通过教学,觉得这节课是低耗高效的。回想过去的教学方法,四、五十分钟,领着学生深挖细磨,背资料,玩意境,洋洋洒洒一节课,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的时间却很少。其结果以现在相反,收效甚微。
仔细地想想,我们今天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用十几年的黄金年华听我们老师用声、光、影演绎语文。却远不及旧时私塾里先生一本古书,一把戒尺下的书童那样能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究其原因,我想大概就是我们不再信奉古人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了吧!
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以"听、说、读、写"四字为平台。不必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必入木三分的钻研,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中去充分体验汉语言的音韵、节奏之美,让他们在读中与文本对话,揣摩文章的行文立意,熟记文章的辞藻章句,有了这长久的文字积淀,才能厚积而薄发,在写作文时信手拈来,不妨试试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读的空间留给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