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炯
《绝地之音》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西部作家马步升。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与导师徒步考察长城时的一次“音声奇遇”,即在绝域、绝地听到了最具原始生命力的“音乐”——“咧——咧——咧——”。在作者看来,那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细细品读文章,笔者认为“绝地”之“绝”的含义颇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1、“绝”有“绝无仅有”之意。
1.1 地形地貌的绝无仅有。作者用“震撼”这个词语描述自己踏上陕甘宁蒙一带黄土高原时的内心感受,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地貌绝无仅有,独具特色。在文章第2小节,作者从面上,从大处着墨,对这片土地进行总括式描写:“大沟横断,小沟交错,沟中有沟,原本平展开阔的黄土高原被洪水切割成狰狞的黄土林……整日跋涉在这无边无际的黄土迷宫中。”这里是黄土高原,但更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因而这里不仅具有黄土高原地区的苍茫辽阔,茫无涯际的共性的特点,还具有沟壑地形与生俱来的丛林般的个性特点。可以想见,当人类踏上那片土地时的内心感受——震撼。在在这苍茫辽阔,茫无涯际,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在如此宏阔背景的衬托下,人显得那么渺小,那么疲弱,那么无助,人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的伟力,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而对自然产生一种敬畏之心。
1.2 长城遗迹的绝无仅有。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逶迤万里的长城,堪称奇绝,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在文章第2小节,作者对长城遗迹进行远眺式宏观描写:“这一带的长城在修筑时,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形,因高而置险,因险而置塞,因沟而置堑,因堑而起垒,千百年来,由于洪水的冲刷,原来较为和缓的沟壑现多为绝壁危沟,有些区段的长城高悬于数十米、甚至百米的沟崖之上,使残存的一线土垒,倒显得格外威风壮观。”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用“因……而……”格式的排比句,从四个方面具体描述长城修建时利用天然地形的特点,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绝无仅有的财富,所以这些文字中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高度赞扬与敬佩。经过千百年时光的雕饰,长城不再年轻,但是却具有了浓浓的沧桑感,苍凉感与渺远的历史感。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城的防御作用已经消失,但是历史文化价值却突显出来。长城遗迹就是古代劳动人民与历史这位长寿老人联袂创造的绝无仅有的上乘之作。
1.3 历史积淀的绝无仅有。陕甘宁蒙一带地处黄河流域,这片土地不仅有绝无仅有的黄土沟壑地形,绝无仅有的长城遗迹,而且有绝无仅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片土地就是用汗水,泪水与血水写成的一部绝无仅有的史书。翻开史书,你就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有太多朝代的兴衰更迭,有太多征战的胜败,有太多的爱恨情仇,有太多的生离死别,同时也有太多的发明创造,这些都深深地融进了黄土高原这片土地里,从而使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文化感。
2、“绝”有“令人绝望”之意
陕甘宁蒙这片地区是极具诱惑力的土地,这里有绝无仅有的黄土沟壑地形地貌,长城遗迹与历史文化积淀,同时这里也是一片令人产生绝望之感的土地。在文章第3小节,作者反复强调渲染这片土地的令人绝望:“整日里见不着生存在现时现地的人”“我们下了沟,就立即被淹没在黄土林中”“在自然轻描淡写的恶作剧中,人竟是如此的疲弱”“山顶尘雾迷蒙,陡直的山坡连羊肠小道也无一条”“一天未见着人影”“在无路出寻路”“我敢说,我的脚印,今生今世以至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脚印与之重叠”。这种绝望之感真实而自然,毫不夸张。这些内容的叙写不仅为后文写邂逅绝地之音做了铺垫,使绝地之音的出现具有意料之外的惊心之美,同时使文章具有跌宕起伏之美。从这些文字中,可以读出人在自然面前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助,那么疲弱,甚至是绝望,所以,人应该善待自然,对自然始终心存敬畏。
3、“绝”有“危险”之意
文章的第2小节从面上对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进行了描写,为绝地之音的出现设置了宏阔的背景。在这种宏阔的背景下,文章的第5小节从点上着墨,描写那块与黄土高原比相对较小的绝地。“有一块平地,满沟坡只有一块平地。那是一块什么样的平地呵,沟坡像沟底延伸,突然被沟内冲出来的洪水迎面斩断,在面前划出一道深达百米的危崖,山坡上涌下来的洪水则从两面切割下来,各自形成危崖,中间只留下两亩见方的一块平地,岌岌悬于三面陡崖之上,余下的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作者对这块绝地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主要突出这块绝地的“危险”之特点,为绝地之音的出现作了点上的铺垫。在如此危险的绝地之上,却有现时现地的人生活着,而且生活得如此淡定,如此从容,如此自足,真是“绝处逢生”,人的生命力之顽强可见一斑,惊叹之情油然而生。
4、“绝”有“惊奇”之意
产生绝地之音的绝地在黄土高原,但是更在长城的外侧,那里原本是长城要防御的对象,这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大呼惊奇。在作者看来,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经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也正是因为这块绝地在长城的外侧,才引出了作者一连窜的疑问:对面平台上引吭高歌的究竟是秦汉边卒的骨血还是匈奴的遗脉?他究竟要咏叹什么,歌颂什么,怨懑什么,冀求什么……这些疑问具有相当的魅力,是作者为文化寻根的动力,激励着作者不断地进行追问,探询。
总之,“绝地”之“绝”的含义是丰富的,值得细细推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