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清
【摘要】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活动,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习”。我尝试在地理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之高效小组?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高效小组;分组;分工;情境;评价
1、分组
分组前的思想动员工作:分组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更好的发展。分组:便于:(1)合作;(2)竞争;(3)更好的发展。运用“金字塔学习理论”更直观的展现:单纯的听讲远远没有小组讨论和马上运用获得知识的保持率高,所以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必须进行适当的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地理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是按照学生个头的高矮来分组的或者前后四人合成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结果在课堂中我们常发现有的组研究的热火朝天,气氛极其热烈,而有的组则文文静静,很多活动开展不起来,组与组之间极不平衡。因此,我在建立合作小组时没有单纯的让前后排同学桌子拼凑在一起,进行讨论,而是考虑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改变平时的座位,把全班学生按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由强到弱进行1、2、3、4、5、6编号,每组的学生都是1、2、3、4、5、6排号。遇到上地理课时,主动组成事先安排的小组落座,以免课堂上浪费时间。这样有利于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有利于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而且遇到不同的学习情境,随时改变小组形式。例如上新授课时,讨论新知时,通常原先的六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上复习课时,两个小组合并变成12人一小组,整个班变为三大组进行比赛,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分法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活动也可以让组内的同座位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总之不同的情景下组建不同人数的小组,但是不管具体的人数为多少,都应考虑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以你必须充分了解你的学生。
2、分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常常会发现小组里学生之间闹矛盾的现象:“都是他一人做的,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他从来都不与我们一起合作”。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小组没有明确的分工。老师任务一布置,成绩好的就“独霸武林”,操作、记录、汇报全由他说了算,而另外的小组成员只能有看的分,有的干脆看也不看,只顾自己做事。因此,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小组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确定每个人在组内的角色和职责。如:组长、观察记录员、汇报员、协助员等。小组长的职责是:主持制定活动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小组活动;观察记录员的职责:负责把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小组得出的结论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汇报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协助员:明确注意事项,督促各成员的探究情况,并根据实际需要帮助小组中需要帮助的成员。
小组内成员的明确分工既可以避免“合作学习”为“你争我夺”,又可以避免“合作学习”为“个人学习”,保证小组内的每位成员在探究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而且,小组内的分工也可以根据需要相互换一换,以便在一学年里,每位同学能够担任小组内的各种角色,获得不同角色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培养多种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情境创设
①竞争式。竞争式是把学生置于同一个学习情境中,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问的竞争,在学习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
②任务式。适用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可以共同增加信息量,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根据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般围绕“导学练”来进行,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所不同的是,教师布置任务时要提出明确并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如教师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得出结论;或者是让学生独立预习,找出课文重难点,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讨论协商后作出选择,达成一致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原则。
③协同式。主要用于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生生合作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活动的参与者应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共同分享成果。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家才会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完成学习目标而互相帮助与合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对地图的兴趣以及知道地图对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可每周布置学画一些地图,教师提出评改的要求,由学习小组互相评改。学生通过批改别人的地图,取长补短,在体会不同的地图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的能力。
④游戏式。游戏活动多种多样,把学生置于游戏的情景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
⑤角色扮演式。小组成员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
4、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在《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中学习“旅游业是西双版纳经济支柱”中,我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如橄榄坝的一个傣家人、开旅游大巴的司机等,来感受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人民生活的促进作用。我先扮演了一个角色作为示范,然后要求各小组先请一位同学先在组内表演,其他成员帮助完善台词和表演。这样做是因为对很多初中的孩子来说,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种已经掌握得游刃有余的学习方法,所以往往是教师一说“下面我们分组学习”,部分学生叽叽喳喳热情高涨、部分学生惜字如金冷眼旁观,小组合作学习的三大功能得不到体现。这不是学生没有能力进行合作学习,而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应该像上段中的教师那样充分设想这种学习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一并进行辅导,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一是学会倾听组员的发言、意见,二是学会质疑或补充组员的发言、意见,三是学会总结大家的发言、意见。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工的建议、示范表演、查阅资料方法介绍、以及对困难学生帮助、指点帮助等方法,来帮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但并不是教师只要说“下面这个问题我们小组讨论解决”就能撒手不管的,相反需要教师精心指导、灵活应对生成、有效操控课堂。学生活动时,教师应该耐心倾听、细致观察,随时了解小组进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判断,作出有效的调整。再来看《认识区域》教学片段:教师采纳了《课标》上的一个“活动建议”,即“选择某一主题,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资料,制作计算机演示文稿,并在全班演讲。”结果有的学生抱怨组内的个别同学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于是教师就改变策略,与计算机老师协商后,利用一堂电脑课,全班上电脑房,让每个学生围绕自己小组的主题在网上搜索信息,先独立完成一份演示文稿让教师评价,然后组内交流,博采众长,汇编成一份小组共同作业。这样情况完全变了,小组的合作产品质量提高了,而且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
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作为教师,我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指导改正。因为开始我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去,没有去关心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等。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只看到了学优生的表现,而忽略了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学生。只是注重了自己的课时任务的完成,学生合作的结果,而缺乏与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探索的体验。所以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小组的活动情况,包括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情况。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为了不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在每堂课上都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要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任务,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要关爱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5、合理评价
评价是顺利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合作竞争合作”的不断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因此,评价要把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我在班级中尝试“星级学子评比”制度。
“预习”:由教师课前进行批阅(以态度、工整情况为主,时间充分的也可以细致批阅),确定等第A、B、C,组内有1个A加1分,有1个c减1分,以此累计。
“展示和点评”由教师课堂上及时打分,评分范围在1~3分,精彩者得3分。同时鼓励成绩较弱学生积极踊跃发言,且发言正确,说理正确者得3分。“合作”由教师根据本节课小组合作情况在本节课结束进行评分,范围在1~5分。各班每天每节课由课代表将各小组打分情况登记汇总至班长处,班长每周一将上周得分情况报至班主任处,班主任根据得分情况评出每周星级小组,公布于星级小组公示栏,并将小组“全家福”张贴。每月获得周星级小组次数较多的前2个小组获得月星级小组。当星级小组获得次数相同时,取分值较高者。每学期获得月星级小组次数较多的前2个小组获得学期星级小组。当星级小组获得次数相同时,取分值较高者。星级学子参评者所在学习小组每获得周、月、学期星级小组1次分别得2分、3分、4分。同时各班每周利用班会进行周之星(学习、合作展示、希望、活动)评比,每获得1次得2分,依次累加。
总之,打造地理高效课堂之高效小组,教师应精心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1.要科学的分组,2.要有明确的任务要求,3.要创设适当的合作情境,4.教师要进行辅导,5.要注重评价与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