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
《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
【美】吉姆·佩特罗 南希·佩特罗 著 苑宁宁、陈效 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冤案何以发生: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作者是曾任美国俄亥俄州检察总长的吉姆·佩特罗及其妻子南希·佩特罗女士。在2003~2007年担任这一公职期间,吉姆·佩特罗发现,即使身为检察总长,要纠正一起冤案也异常艰难。卸下公职后,吉姆·佩特罗成为俄亥俄州“洗冤工程”的无偿援助律师,和妻子一起,投身于通过DNA技术为无辜者辩冤的活动。
在书中,作者总结了美国司法体制下“导致冤假错案的八大司法迷信”:一、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会声称自己无罪;二、我们的司法体制很少冤枉好人;三、有罪的人才会认罪;四、发生冤案是由于合理的人为过失;五、目击证人是最好的证据;六、错误的有罪判决会在上诉程序中得到纠正;七、质疑一个有罪判决将会伤害受害者;八、如果司法体制存在问题,体制内的职业人士将会改善它们。
作者特意在本书的中文版序言里告诉中国读者:“这些错误理念,并不因国家与体系的不同而相异。”
但美国与中国不同的法律土壤之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民众及司法界对当前的司法制度别说“迷信”了,恐怕连足够的信心也尚未建立起来。新一轮司法改革4年多来,司法部门虽在诸多司法的技术性改革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从设计到实施广受诟病、弊端重重的错案追究制并未废除,司法公正、公信和权威基本上没有改进,民众对司法的不满有增无减。
中国人对现行司法体制信心不足,与美国人迷信司法体制,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极端表现。美国民众竟然拥有“我们的司法体制很少冤枉好人”这种“迷信”心态,足以让中国公众艳羡了。无数中国访民奔走于国家信访机关的事例,证明了中国民众普遍的“信访不信法”倾向。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还在从“打击犯罪”到“保护受害人、嫌疑人”过渡的过程中,像美国那样要求执法部门在逮捕前向犯罪嫌疑人告知他有保持沉默及获得律师帮助的“沉默权”尚未入法。美国人的“如果司法体制存在问题,体制内的职业人士将会改善它们”这一迷信,建立在美国司法独立、“大多数美国人一直相信他们拥有全世界最佳的刑事司法系统”的前提下,因此,吉姆·佩特罗和妻子可以自豪地写道:“我们—普普通通的美国人—处于改变体制的最佳位置。我们选举法官和检察官;我们协调例外和优先次序;我们最终决定着服务于我们的司法体制。”
换句话说,美国的司法迷信,发生在公众及司法界对现行司法体制的高度信任中,而中国公众和司法界对现行司法体制连基本的信任尚且缺失,尚且被司法体制外的因素所干扰和诱引,哪里还敢奢谈“迷信司法体制”?
中国和美国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监狱人口。一旦被判有罪,一个罪犯要证明自己无辜的机会便十分渺茫,成功洗冤者仅占牢狱中无辜者的很小比例。作者曾在书中自问自答:“如今在美国的监狱里还有多少囚犯完全是无辜的?答:只有上帝知道。”
那些坚称自己无辜的嫌疑人或囚犯往往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而即使历尽千辛万苦,洗冤成功的无辜者,大多数人出狱后的生活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自己的人生从此就毁掉了。
每一名无辜者被错误定罪,都是对正义的伤害,对公民权利的伤害,也是对司法体制的玷污和打击,中国、美国及世界各国概莫能外。国家在刑事指控中的利益并不是赢得诉讼,而是实现公平正义。
在本书中文版的扉页上,吉姆·佩特罗写道:“终生从政的经历告诉我,作为一个国家,在错误观念没有得到改变之前,就来修正我们的制度是非常艰难的。然而,改变了相关的错误观念后,我们能够大幅减少冤案,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国家。”在中国,在美国,这条道路都“既阻且长”,但不管多难、多长,都要走下去。
《专制与民主的社会起源》
【美】巴林顿·摩尔 著
王 茁 顾 洁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12月版
本书作者是美国当代知名社会学和历史学专家巴林顿·摩尔,他在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指出,西方民主只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结出的果实,而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道路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形态是形形色色的。此书1966年问世后,即在欧美文化思想界引起普遍反响。
《李鸿章传》
【英】罗伯特·道格拉斯 著 李静韬 等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年2月版
本书出版于李鸿章去世6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50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作者为英国驻华外交官、汉学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中文教授。
《昨天的云》
王鼎钧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年1月版
这是台湾当代散文家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及种地劳作信手拈来;同时将个体的遭遇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以小见大,在朴素无华中显示出一种深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