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从他的青春里走来,中国,从每个人、每代人的青春里走来。
今天,电影、电视、书籍,还有现实,正在进行关于“青春”的叙事。诉说、暗示、回忆,对应着社会沉闷、现实压抑的精神表征——不安、焦虑、迷茫。它还隐喻着政治符号、体制选择的徘徊、焦虑。整个社会,寻找着精神和现实的出口。
在物质化的喧嚣中,中国社会早进入一个青春快速消逝的时代,人们过早成熟,过早老去。对青春的缅怀、诉说,看似一种人生的乡愁。但是,“青春”在今天成为一个关键词,其所能折射的东西远非如此简单。
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系列中,“现在”的不能忍受,“未来”的难以预期,使“过去”所代表的青春,以及心理上对“现在”的逃离,成为弥漫的社会心态。它们似乎在说着两个相关的沉重命题:我们该向哪儿去?中国又向哪儿去?
中国的政治社会走向,由此和“青春”这个符号,神秘地联系起来。而作为一个关键词,通过解读几代人的青春,看它们在既定政治、社会、文化背景里形成的精神特征,以及在今天的交汇、冲撞,最终形成合力,可以为中国的走向把脉。
每一代人的青春遗产,注定会被带进今后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结构中,变成“现在”。而现在人们的青春遭际,又会对未来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产生形塑。过去之门从来没有关闭,而未来之门,因为过去的大门没有关闭,也一直打开。
一部中国政治社会进程、文化变迁的叙事,其实就是现在能够影响到中国走向的所有人的青春叙事的合力。从已掌握中国最高权力的人,到社会的中坚群体,再到仍在学校里和刚跨出校门的人,因为各自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青春遭际,及由此形成的精神定向各不相同。不同年龄、阶层群体在政治、社会、文化结构上打下的烙印,也会不一样。但中国的走向,某种程度上,就隐藏在不同年代的人的青春的冲撞、交集中。
我们正迎来一个把不安和压抑的青春能量,转化为改造社會、推动中国向前的考验。读懂“青春”,也就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