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宜
【摘 要】所谓小组探究学习,也叫合作学习,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90年代在我国部分地区及学校开始合作学习与研究。自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合作学习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教学理论及教学手段,事实上“合作”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课题。
【关键词】小组;作学习;探究
小组探究学习,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创设的是一种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探究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而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小组探究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相互帮助、理解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之间也有了更多交流自我调节的机会,能够完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当前课堂教学追求“有效性”,提倡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改善传统学习方式的趋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是提升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合作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无论是优质课、公开课、研究课,还是家常课,教师已经有意识的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如果仔细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略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形”似而非“神”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形式
不少的教师认为,优质课、公开课、研究课,还是家常课时,必须要有分组讨论环节,更有甚者,评价一节课,只要有分组讨论环节,就能套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帽,有的老师,不管上什么课,不管提出的问题需不需要讨论,一律分组讨论。一般是教师一声令下“现在开始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探究××××”,几分钟后,不管讨没讨论完,实验做没做完,教师一喊“停”,教室便安静下来,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有可无,把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是完成一项程序而已。
2.自由放任,缺乏调控
小组探究学习的时候,每个同学之间都在张嘴,整个教室嗡嗡声不断,甚至听不清在说什么,有些同学在小组中“一言九鼎”,有的却一言不发,甚至有的同学把这当成聚堆聊天的好机会。
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有效性的策略
小组合作探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教师的责任在于助学、导学、启学,教师的指导与组织都只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活动。针对以上的问题,我有几点感悟。
1.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课题开展小组讨论教学。
第一,高中生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在高中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是激发并释放学生的思维灵感,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过程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从高中生的发展特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分组讨论,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分组讨论才好的。因此,就要求对提出的课题有所选择。 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调控者。教师要深入合作学习小组,把自己当作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在学生的交流及展示中,教师要避免过多干预,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不要过多地限制时间,让学生自己把握自己,还要注意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猜想,老师不急于得到圆满答案,只能在关键时刻做点拨或启发。
2.小组合作探究有效性的策略的一些方式方法
第一,.小组探究学习要合理分组,取长补短
小组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动手做”,因此,合理分组、分工是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要对首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如书写认真的做记录,善于表达的做交流,擅长动手的进行实验操作,设有特长的作观察等。这样分工明确了,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人人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可明确分工之后让学生自由组合,为他们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为合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之间相互带动、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小组中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优势互补,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二,分工明确,轮流亮相
取消每个小组固定的发言人。以往的小组学习中常有一个同学经常性的做发言和总结,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由于害羞,内向等原因几乎从不发言。而我在分设小组时取消固定发言人,采用轮流制或抽签制,争取每个小组成员有发言,使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过把瘾,都能有亮相的机会,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要提倡鼓励与竞争
在小组探究课上我采取了鼓励与竞争的方法,交流的效果大有改观。①激励小组积极参与活动。以组为单位,凡是积极参与活动的小组加“星”一颗;②鼓励小组的创新思维。能独立思考、独立活动及互相协作、有创新的方案的小组加“星”一颗;③教育学生学会自律。参与同学友好相处,在实验、活动、讨论、交流过程中不影响其它组,做到轻声讨论、认真倾听他组的交流并能够加以评论的小组加“星”一颗。竞争机制的引入会让每个小组的合作更加有效,只有竞争才会有动力。我常在课堂上渲染竞争的气氛,主张学生挑战自我,挑战老师,挑战别的小组。在竞争下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个人每一个组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表现自己。而且在下一次的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会更加懂得团结协作,互相帮助。
第四,荣辱与共,多元化评价
为了使小组成员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我让小组的每个组成员的表现和成绩捆绑在一起,这样,也就是集体能否受到奖励,取决于每个组员的行为表现,如学生是否做到全员参与和全程体验,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如何?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效果。而评价方式注意以下几点:1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2.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3综合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由单一的“量化评价”的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价”,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适合综合实践活动学科重实验、重探究、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
第五,在小组探究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合实践活动中分组时应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以学生自愿为原则,力求组的综合能力相关不大,以便组与组间开展公平竞争,由组推举出小组长。2在进行实践活动时要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4综合实践强调的是实践性、自主性,但教师的正确指导占决定性地位,不能师生分离。5要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打造适宜环境。现行的学校文化不适于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运用,教师要为实践活动课创造适宜的环境,做好准备工作。
总之,“小组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生动性。因而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是上好实践活动课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也是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及培养团队精神的奠基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发挥潜能的平台,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增长了学生的智慧。因此,教师应不断研究,努力探索,加强指导,积极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2]《综全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3]《合作学习和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