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但现在有的教师对布置学生作业不够重视。本文通过对作业布置的策略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作业布置;策略;减负增效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续。通过作业,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但现在有的教师对布置学生作业不够重视,课前不认真设计准备,课上随意点上几题,甚至基本上是“拿来主义”,作业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只图“量”不求“质”,一味地“强化”训练,布置作业时常常搞一刀切,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作业,或过难,或过易,结果是学生作业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从减轻学生的作业入手,首先在作业布置上多下功夫,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作业布置的几条初见成效的策略。
一、科学性:循序渐进策略
要将不同内容、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特点的作业,确定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选做的?哪些是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创造型、多解性的作业;哪些是系统组配成套的作业。同时一组作业中,难度要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如果学生在前面的练习尝试中得到成功的话,就会更加努力地完成后面的任务。循序渐进地安排作业对学生后继学习更有帮助。
案例:当复习到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学生布置了三个作业:
1、收入分配的公平是 什么、为什么、怎样实现?
2、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说说国家为什么及怎样调节收入分配的?
3、谈谈你对温总理的“公平比太阳的光辉更重要”的理解。
这三个问题都是对收入分配的相关内容的考查,第一个在教材上能找到,第二个需要学生结合第一点的相关举措和宏观调控的意义、手段进行解答,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第三个首先对温总理的这句话要知道,了解其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再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解答。
二、综合性:互补共生策略
每次作业都应包括不同类型的问题,以便将知识建立一种良好的联系,既考虑每门学科内部都有自身内在知识联系性、系统性,又考虑合理地整合不同学科知识联系,即作业必须加强知识与生活之间、知识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之间以及相邻学科或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
在上面的案例里的第二个问题就带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考查学生对收入分配的理解,还考查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又是当下的时政热点,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比较零散的,当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结束后,需要让学生自己将这一单元与所学有关的知识“串”起来,以“知识点”组成“知识链”,进而形成“知识面”,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知识系统。
三、层次性:自主选择策略
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的,所以布置的作业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两头”,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或设置选择作业的空间,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材施教,做到因人而异,各有所得。
案例:高三政治复习——10月国庆长假,在复习完《经济生活》,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
1、对该本书作简单的知识体系的概括。
2、从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将《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找出并做好归纳。
3、从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两个方面,将《经济生活》的相关内容找出并简单归纳,并试着找出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中1为必做,这是经济生活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理顺知识内在的练习,一是有助于学生打好基础,二是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2、3题是选做题,在做好1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让学生多该本书有了大概的了解之后,让学生尝试着将书本知识的原先的结构打乱,将同样的知识从新的角度重新归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期中2要比3简单,内容少一点。这些作业,是针对高三的实际,既考虑了书本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能力的差异,让其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好作业。
四、趣味性:多维多样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内容等不要一成不变,且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不断地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不仅上课要有趣味性,作业也可以有趣味,不能让学生认为政治就是简单的读读背背,尤其是在高一年级。作业的趣味性,将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作业质量,使其形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形成在快乐中做,在做中乐学的良性循环。
案例:高一政治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1、收集古今中外特别是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以及体现各种金钱观的具体事例。
2、分组或在全班研究、讨论、辩论不同的观点:
3、将相关材料精选集中、相关论点筛选出来
4、用综合探究成果出一起板报。
划分学生活动小组,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组长带领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指导;接着组长根据个人特长,进行组内分工;学生按照组内分工,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和方向自行确定;最后,通过班级交流、展示,来对作业进行评价。
这样的作业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成了一个极好的凭借,它给了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不仅培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五、对于作业布置管理的两点补充思考
1.加强学校的监督管理
在作业质量上,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科目建立一系列配套的评价体系,比如,作业内容是否和课程目标和教学进度相适应;作业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难度搭配;形式是否多样;作业要求是否明确;有没有过分依赖教辅书;作业布置有没有长期规划等。对于作业质量,负责检查的老师或学校领导如果对某一科不熟悉,就应该多听取学科老师的质量鉴定意见。学校在保证作业量的工作中,还应该做好辅助和保障的工作。
2.促使家长合理参与作业过程
由于家长不熟悉学科内容、教学要求、课程目标家长布置的额外作业缺乏针对性这样,家长布置的作业往往不是学生必需的却占用学生时间,扼杀学习兴趣。我们不能排除学生主动加压的情况,但是,避免家长滥用作业权力是适宜的保证之一。这就首先要求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求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学习兴趣等因素;其次,学校利用家长会、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时机,或者通过学生带回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家长进行一定的宣传教育,努力转变他们的观点。
同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老师布置作业,让家长来批改的现象。这样固然可以起到让家长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来,但是家长的参与不能代替老师的责任,一来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和能力来完成这项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于自己布置的作业不能很好的做好分析,就不把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自己布置的作业是否有效也无从可知,减负增效从何谈起。
做好作业的布置,对于优化学生的作业,减负增效有着实质性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实际中我们还会不断总结改进,以期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王夕兰,女,1980.10, 本科, 江苏金坛人 研究方向: 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