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学, 汪 楠
结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是造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研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相关的分子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是介导细胞-细胞间互相粘附作用的跨膜糖蛋白,参与形成并维持同型细胞间的连接,一旦E-cad表达下降甚至缺失,细胞间粘附力下降,肿瘤细胞失去接触抑制作用,将促进肿瘤浸润、转移。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7例远离病灶的正常大肠组织E-cad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E-cad与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标本来源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怀宁县医院及芜湖市弋矶山医院病理科64例结直肠癌组织蜡块,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64.5岁。所有患者术前未行放、化疗。以64例结直肠癌组织为实验组,由于外科取材关系选取其中27例同一病例远离肿瘤的正常结直肠组织设为对照组。
1.2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E-cad表达情况。鼠抗人E-cad单克隆抗体(浓缩型)、DAB酶底物显色试剂盒(浓缩型)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结果判定 E-cad阳性产物呈棕黄色颗粒;以棕黄色或棕褐色均匀颗粒状物质大于30%定义为强阳性表达(++),5% ~30%定义为阳性表达(+),<5%或胞浆和(或)包膜无着色定义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关系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验标准α=0.05。
2.1 E-cad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 E-cad阳性产物定位在上皮细胞-细胞接触侧的细胞膜上(见图1、2)。结直肠癌、正常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38%及1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247,P <0.001)。
图1 E-cad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SP,×200)
图2 E-cad在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SP,×400)
2.2 E-cad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直肠癌组织E-cad表达与相应病理特征关系见表2。高、中分化型结直肠癌E-cad表达与低分化型结直肠癌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Dukes A、B分期与Dukes C、D分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表2 结直肠癌患者E-cad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是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而癌细胞间粘附力降低是转移的基础,因而肿瘤细胞表面粘附蛋白的研究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者发现恶性肿瘤侵袭、转移过程常伴发上皮细胞间质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EMT过程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失去极性、细胞间粘附能力下降,同时获得间质细胞表型及运动和侵袭能力,具体表现为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表达下调,而间质标记物波形蛋白等表达增加。多个研究表明EMT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重要过程[1],E-cad介导的细胞间粘附作用改变无疑也是中心环节,但EMT涉及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内苏剑敏等[2]报道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导管癌中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42.9%、35.0%、60.0%,E-cad 在4 种肿瘤组织表达较癌旁组织均呈下调趋势,且E-cad表达与分化直接相关,分化越差、表达越低;E-cad表达在不同年龄、性别组无差异。新近研究也证实胃癌、卵巢癌、乳腺癌有E-cad基因的突变和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3-4]。E-cad表达缺失的肿瘤浸润、转移能力增强,而向E-cad表达缺失的侵袭性肿瘤细胞转染E-cad cDNA 后,其侵袭性丧失[5],反之,将 E-cad的反义mRNA导入癌细胞内阻断E-cad表达,又可重新诱发浸润反应,该实验说明E-cad确实有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功能。另有研究表明,一些肿瘤耐药细胞的E-cad表达呈显著下调或缺失[7],这也说明E-cad可增加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上述研究均表明E-cad是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评估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指标。
本研究结果:E-cad在结直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4.38%,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E-cad在低分化癌中阳性表达率(9.09%)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癌(39.62%);Dukes分期为C+D期的阳性表达率(6.06%)显著低于Dukes A+B期者(64.52%);有淋巴结转移组E-cad阳性表达率(3.45%)也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0.0%)。表明E-cad表达下调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E-cad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浸润、转移能力的可靠指标。
[1]Micalizzi DS,Ford HL.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development and cancer[J].Future Oncol,2009,5(8):1129-1143.
[2]苏剑敏,周逸平,徐薇苓,等.E-钙粘蛋白在四种肿瘤中表达的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3):212-213.
[3]Makarla PB,Saboorian MH,Ashfaq R,et al.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profile of ovarian epithelial neoplasms[J].Clin Cancer Res,2005,11(15):5365-5369.
[4]Caldeira JR,Prando EC,Quevedo FC,et al.CDH1 promoter hy permethylation and E-cadherin protein expression in infiltraing breast cancer[J].BMC Cancer,2006,6(1):48.
[5]Li Q,Mattingly RR.Restoration of E-cadherin in cell-cell junction requires both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suppression of ERK MAP kinase activation in Ras-transformed breast epithelial cells[J].Neoplasia,2008,10(12):1444-1458.
[6]Selga E,Morales C,Noe V,et al.Role of caveolin 1,E-cadherin,Enolase 2 and PKCalpha on resistance to methotrexate in human HT29 colon cancer cells[J].BMC Med Genomics,2008,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