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良
随着国外势力向东亚渗透,和平安宁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各种新式武器纷纷亮相,其中海基X波段反导雷达备受瞩目。这是一种什么武器呢?它有什么特殊功能?
自行移动
海基X波段反导雷达是美国近年来大力研发、推广的所谓“导弹防御系统”(简称NMD)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套安装在海上平台的先进的雷达系统。
该系统装有最现代化的相控阵天线,雷达圆顶可以360度旋转。其比足球场还要大的主甲板上,建有居住舱、工作间、储藏舱、发电室、驾驶室、通信室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可容纳65名工作人员。它的另一个特点是无需拖船,能在水面自行驶往部署基地。
功能神化
众所周知,雷达利用“回声定位”原理来探测目标物的距离、方位,完成侦察监控的任务。海基X波段反导雷达主要监视近太空空间,跟踪、辨别来袭的各种弹道导弹的分弹头及假目标,通过海洋和陆地基站向防御指挥中心实时传递信息,由华盛顿最高决策层下达是否拦截的命令。同时,它可以将有关数据分发给“导弹防御系统”的其他部分,以便它们对导弹进行拦截,保护美国本土的战略安全。
美国军方对这种超级雷达信心满满,据说它能发现数千米以外的一个棒球大小的物体,而且还能区分出导弹弹头的真与假,是国家反导系统中独一无二的“千里眼”。
海基x波段反导雷达真的有那么“神”吗?
质疑不断
对此,包括美国军方人士在内的有关军事专家持强烈的怀疑态度。
该系统曾进行过8次测试,任务是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发射拦截导弹,击落从4800英里(1英里=1.61千米)以外发射的假弹头。测试虽然取得了3次失败、5次成功的“战绩”,但是这8次测试都是在人为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的,“敌弹”中被设置了信标,有助于拦截器找到它,而负责击落的人也都知道“敌弹”的发射时间、地点和飞行轨迹。这样一来,上述测试结果的说服力就大打折扣。真正面对无法判断的攻击,战绩就难说了。
目前,该导弹防御系统对假弹头的防御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果敌对方用许多充气气球作为假目标,与真弹头一起发射,拦截导弹根本无法辨别真假,防不胜防。
反制有术
有人会问,如果反导雷达威胁中国,我们有没有应对的办法呢?
有!对于已经能制造复杂洲际弹道导弹的中国来说,制造多弹头导弹早已不在话下,足以应对“导弹防御系统”对单弹头导弹的有效防准P。
综合国内外军事专家的看法,我国目前至少已掌握了3种对“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制手段:其一是用弹道导弹携带1枚或多枚子母弹(集束弹),在“导弹防御系统”发射拦截器之前将子母弹发射出去,以干扰它的工作。其二是将核弹头藏在一个外有金属层的气球内,与相同材料制成的多个气球同时发射,令“导弹防御系统”的探测器真假难辨,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第三,在核弹头外加装一个液态氮冷却罩,使弹头表面的温度大大下降,这样“导弹防御系统”上的红外线追踪装置就无法在远距离发现目标。等到它发现时,目标已经飞临头顶,往往会措手不及。
此外,由于“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传递一刻也离不开通信卫星的中转,如果破坏或摧毁卫星,则“导弹防御系统”必然处于失灵或瘫痪状态。而中国已掌握了这项技术。2007年1月11日,中国曾发射了反卫星系统即所谓“卫星杀手”,摧毁了自己的一颗无法修复的气象卫星。
现代战争已经不再是人海战术和机械对抗,制约和反制约比拼的是更高的智慧,更强的科技。保家卫国,自强自立,还要靠创新的头脑和创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