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3-05-22 02:05刘红霞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4期
关键词:语段柳树小鸟

刘红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是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维方式,认知水准,阅读目的以及切入角度都有所差异,语文教学中,阅读将引领学生亲历过程,尊重并悦纳整个知识环节,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蓬勃发展。

一、紧抓词句

阅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听读”水平的提高,阅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阅读是一种高尚精神享受,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阅读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1、阅读与理解关键词语相结合,抓住重点词语感知。《井底之蛙》写小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时,抓住“无边无际,大的很呢!”理解,小鸟的自由自在,畅游在蓝天的快乐,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要理解“无边无际”“自由自在”并不是简单的事,而要理解感受小鸟的快乐,这两个是关键词,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阅读和理解这两个词语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读语段,教师创设情境,小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快和同桌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们纷纷发表意见,天没有边际,无边也无际,形容非常大,小鸟在蓝天上没有约束,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飞翔。再读语段:联系刚才的议论,再想象小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它见到的世界大吗?它所见的事物多吗?它所看到的美景美吗?学生发言:体会“无边无际”“自由”把自己的体会放到这个语段中进行阅读理解,阅读要给足时间,也应该有层次的递进,从文字疏通到文章人在的理解,需要老师用慧眼去发现文中的关键词语,加深学生理解和感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促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体验者。

2、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读与品味重点语句相结合,进入课文内容阅读要与品味重点语句相结合。《小柳树和小枣树》以小柳树和小枣树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不同性格,以及小柳树和小枣树外貌的不同,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二方面进行生动的描写,在具体的描写某一方面时,都有一句重点句,小柳树腰细细的,叶子又细又长,得意的舞动表现出了小柳树外貌好看,从语气中又写出了小柳树的骄傲,感受“得意”朗读课文要与品味这个句子相联系,再读课文,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光秃秃,秋天默默地结出果实,小枣树不和柳树斤斤计较,宽容包纳别人一切,宽宏大量的心态面对一切,划出你喜欢小枣树的句子,感受“默默”美美地多读几遍,进一步感受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的宽宏大量。围绕重点语句再读课文,学生所获得的感受就更加深,理解就更加到位了。

二、整体感知语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该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

1、阅读从整体出发。任何内容的理解,情感的迸发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语言环境的依托,只有在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朗读才能有血有肉。如《窗前的气球》科利亚得的是传染病,在病房躺着,觉得很无聊,这时,窗前升起了一个可爱的一上一下摇摇摆摆的带笑脸的红气球,这时科利亚笑了,笑的是那么的开心,气球带来了同学们的问候,带来了快乐,指导朗读这一语段,必须在一个整体的语境中进行,做到整体感知与重点感悟相结合。

2、阅读与感受相结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并交流自己的感情,畅谈自己的感受。这些收获离不开阅读,有时读了后感受,有时有了感受再朗读又获得了新的感受。所谓“读读悟悟”“悟悟读读”就是这个道理。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引导学生去感受小男孩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感情,有这么一语段:小男孩不停地捡起浅水洼里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教师做了如下指导(1)学生自由阅读此段,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2)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紧扣“不停地”“用力地”读段说感受,“捡起”“扔回”根据自己获得的感受,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只有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才能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让他们具有良好的逻辑能力,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小学生还处于阅读的起步阶段,所以所选课文的脉络都比较清晰。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观的课文,例如《 海上日出 》(五年级上册)中第三自然段就用了大段篇幅来描绘海上日出的美丽画面:首先描写太阳露出小半边脸;紧接着描写太阳向上爬升,太阳冲破云霞,太阳光;最后描写太阳旁边的云。像这样按时间和事物发展变化顺序来写的课文有很多。另外,说明类的文章通常按总起分述、由近及远或者从下到上等顺序来写。比如《 翠鸟 》(三年级下册),作者先在第一自然段写“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接着就按头部、背部、腹部的颜色分别来描述。属于总起分述的典型结构。通过理清课文脉络,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地掌握文章叙述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能力。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具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是充满动态变化的“磁场”,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商品位的阅读来滋养,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心灵自我关照的过程,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要引导儿童“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书香弥漫,书声琅琅”我们怀揣梦想,坚定而温柔地行走,徜佯在阅读的幸福和温馨里,每一个孩子都应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猜你喜欢
语段柳树小鸟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柳树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会治病的柳树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柳树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