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威伟
许多学生发现学习历史,学的时候容易,记的时候困难,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考试成绩的提高。想要把丰富的历史知识记住,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一脉相承的,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个不需要很高思维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维的严谨,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能马虎,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那么在高考考场上就无往而不胜了。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成绩自然就会好起来。如何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呢?首先,历史事件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只要留意时事并探本寻源,就能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其次,了解历史的用处。历史可以培养人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备求真和讲证据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历史对做人处世帮助很大,退可以励志,进可以建功立业,例如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就是一位历史学家。
二、掌握学习方法
学贵有法,要学好历史,必须掌握历史事件的主要要素。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1)时间有先后顺序,你只要把大事年表里的重要事件多看几遍,自然记牢了。除了重要事件要确知其发生年份(如抗日战争爆发是l937年),其他只需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后顺序(如甲午中日战争先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便可以了。
(2)地点有东西南北,你只需知道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对位置便行了。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结合,认识世界各国今天的政治地图。
(3)人物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主角。我们要熟记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洪秀全、李秀成是必须熟记的,次要的人物则略知一二,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存时代和事迹也应知其大概。
(4)事件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三项元素构成。明白了时间地点和人物,自然能对重要史事了如指掌。历史事件的相关年代要清晰:首先念念课题的次序;其次念某课题的重要事情,如1860年至1919年中国的大事包括自强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维新、义和团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然后记某事件的其他重大情节,如自强运动分为三阶段,辛亥革命分为兴中会和同盟会两个时期。
(5)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更注重探究历史的前因后果。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五个方面。把这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历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消极影响:在政治上,易形成腐败,不利于政治民主;经济上,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和发展;文化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易形成文化专制等等。
(6)事件的经过只须记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中记住同盟会成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便可以了。
三、提高记诵技巧
高中历史课,跨越时间和空间较大,学时容易记时难。其实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特别的方法,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事实。现简单列举以下几种方法。
1.趣味记忆法。有趣味的知识印象就深刻,记得也牢。某些相关联的历史知识内容杂且散,不易联系到一块儿,如果能编成一个小故事来帮助记忆,提高学习的兴趣,可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学习巨鹿之战时,联想“破釜沉舟”成语典故。学习楚汉战争时联想“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等典故,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简语归纳记忆法。有些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学习时容易,可是需要记忆时却很难,要是用简短的几个字来归纳所学的知识,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如学习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可以用“一二三四五六”来归纳记忆:①一条大运河;②沟通南北两方;③运河沿岸有三个重要城市:涿郡、洛阳、余杭;④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⑤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⑥流经了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工六个省。
学生还可以用简短几个词来概括,具体内容再展开记忆。比如《辛丑条约》内容可以用“钱禁兵馆”:①“钱”是要清政府赔款;②“禁”是要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抗;③“兵”是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兵;④“馆”是划分租界,建立领事馆。歌谣、顺口溜记忆法。如果把某些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读起来不但琅琅上口,给人一种欣赏艺术美的感觉,而且能增加趣味性,提高记忆效果,记牢知识。比如1927年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许多农村革命根据地,如果根据教材内容记忆根据地名称、建立者就有点难度了,为了方便记忆,笔者通过以下的尝试,就容易了:贺龙,洪湖、湘鄂边;方志敏,闽浙赣;徐向前,鄂豫皖;邓张(邓小平、张云逸),左右(广西的左右江)来回转……
我国古代的朝代变更频繁而且多,为了方便记忆中国朝代,用以下的诗歌来记忆:唐虞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纷纷,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又如记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以及他们革命思想的著作,可以这样记忆:陈天华《猛回头》去敲响了《警世钟》,邹容勇敢地参加了《革命军》,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3.对比记忆法。对比记忆法是在历史总复习阶段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历史知识的对比,对这些知识点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具体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样可防止张冠李戴。
运用以上几种记忆方法,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当然,记忆历史方法是因人而异,广大师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历史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