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到“治理”看执政理念的深刻变革

2013-05-19 10:29侯水平李明
四川党的建设 2013年12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利益主体

●侯水平 李明

(侯水平系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明系省社会科学院讲师)(责编:裴佩)

“管理”变“治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一大亮点。“管理”与“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有巨大差别。治理更强调权威的多元性,强调政府与不同主体如非营利组织、私营机构和个人的合作,强调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治理”是基于广泛协商的“共同意愿”,更能切合实际,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从“管理”到“治理”是治国方略的升华。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必须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发展的理念。“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绝非一个字的简单变化,而是经济社会管理理念、方式、手段、路径的全方位变革。在“治理”观念指导下,政府将深刻转变职能,放松管制,让渡更多权力,经济社会的直接干预会减少,宏观调控更加科学合理。政府会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层级上组织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政治和行政管理事务,公共生活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政府将由“独舞”变“领舞”,引导和充分激发社会各阶层各主体迸发活力。

从“管理”到“治理”是执政者自身的革命,体现了我们党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坚定的改革决心。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带有鲜明的政府推动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的“中国的问题多多少少与政治和政府体制有关。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体制障碍,根本在于政府体制的不完善”。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承载着重要的职能,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着决定性影响。一方面,这成为执政党和政府在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可以利用这种影响迅速地开展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社会就会要求减少政府的干预,这种先天的优势就会成为改革的桎梏,改革的推动者也相应地成为了改革的对象。“治理”理念的提出是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就是要减少公共权力对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放松管制,变“管理”为“服务”,要求权力在法治的轨道内规范运行。

从“管理”到“治理”是攻坚克难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在社会、经济等各个层面都有巨大的变化和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经济增长迅速、总量巨大,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单一强调经济增长速度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巨大。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事业虽然完成了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全覆盖,但保障的水平不高且差别较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速度和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别,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逐步拉大,改革成果的享有与改革成本的承担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存在着不对等的现象,并引起群众的不满。通过引入和确立“治理”在公共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可以在稳定现有架构的前提下,深挖各项制度的新内涵,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从而创造更加有利于群众政治参与、扩展人民民主权利的政治氛围和治理手段,有效地推动各项改革深入发展。

在“治理”观念指导下,政府将深刻转变职能,放松管制,让渡更多权力,经济社会的直接干预会减少,宏观调控更加科学合理。

从“管理”到“治理”是化解矛盾的顶层设计。改革带来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也使得一部分群体先富了起来,同时,改革的进程中也凸显了新的社会矛盾。先富与后富、干部与群众、劳方与资方、民生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网络问题、腐败问题等矛盾和问题严峻。而社会矛盾的根源是利益问题,是改革成果的分配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经济问题,其实则是政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不能从“强势群体”角度出发,刻意强化现有的格局,造成社会撕裂;也不能完全从“弱势群体”的立场上制定重大政策,从而导致平均主义的卷土重来,危害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意味着社会各方主体将在党的领导下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国家和区域的政治生活之中,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利益保障和利益协调机制。

“管理”变“治理”是回应群众需求的必由之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不但需要执政者的远见卓识,更要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亲身参与,才能有效地改革机制体制,破解利益困局。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觉醒,对于关乎切身利益的事项的参与欲望更加强烈。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如果说“管理”是“为民作主”的话,“治理”就是人民自主。“治理”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群众对自身公共生活的建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执政党和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以积极的合作推动者、专业技术的提供者、规则权威的供给者的角色出现,要在更大的政策范围上寻求与其他社会主体的合作,了解社会主体的政策需求,建立规划,指引方向,为各方主体提供交流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利益要求。

可以预见的是,在“治理”理念指导下,中央将会授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权力,地方发展的自主性将显著增强。作为西部大省的四川,要深刻领会党执政理念的变革,更新观念,顺势而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利益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利益链与新垄断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进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