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格调,线头乱飞

2013-05-17 06:39李伟长
南都周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线头外传玉山

李伟长

严歌苓写女性很有一套,从早期的《少女小渔》到《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和《一个女人的史诗》,都别具一格,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她善于从女性视角,关照国家、民族和历史命运,加上还是好莱坞编剧,善于编织故事,使得其作品可读性普遍较强,情节抓人,引人共鸣。基于这些,没有道理不对她抱有更高的期待。

但在《补玉山居》里,这本当作长篇小说来卖、实则就是四个中篇小说拼盘的书中,严歌苓不仅玩了一个《武林外传》式的陈旧结构,还把几个故事封接得线头乱飞,更为不堪的是故事本身的格调就很“知音”,那点探索时代变迁下人心的企图消解在奇情孽缘中。

小说开篇说,一个小山窝里,有一个叫曾补玉的女人,开了一家叫补玉山居的旅店,来了几对有故事的男女,叙述他们彼此没啥关系的奇情故事。当年电视剧《武林外传》就是这个结构。宁财神造了一个同福客栈,再造了一个叫佟湘玉的女掌柜,然后以此为踞点,唤来侠客、大盗、捕快等各色人物轮番登场,上演了一出出江湖奇情、人情冷暖、恩怨情仇。《补玉山居》也是各色人员轮流前来寻欢、躲避、疗伤,不同的是,他们都来自恋恋红尘,而不是江湖。来的也多是痴男怨女,不是带刀佩剑的男女侠客。

这样空间结构很陈旧,谈不上有多高明。况且,这个叫做补玉的女掌柜,本来挺有戏,有几分姿色,有些许想法,却几乎湮没在小说叙事中,可叹成了个报幕员,负责串场,介绍节目,然后迅速掩入幕后,等到演出散场时,再出来谢个幕,唱个难忘今宵。尽管严歌苓在她身上也放了点故事,可报幕员就是报幕员,这是我最不满足之处,关于补玉自己的故事,全书也就前47页可观可感,其余几百页,都是别人的故事。

内容基本就是“知音体”的奇情故事——奇情、孽缘、孽情。滚滚红尘,红男绿女,说不清,理还乱,故事普遍虐心。第一个故事里,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懂得随时利用自己美貌改变命运的女人,当年冤枉一个士兵偷看她洗澡,致使对方为证清白,吞枪自尽,而她毫无半点愧疚。另一个则是当年事情的旁观者,知道真相的人,对该女也有垂涎。多年后,再次相见,两人彼此暧昧,终于好上了。说实话,除了那个自杀的战士形象,这整个故事还不敌侯孝贤电影《最好的时光》的一句话来得精妙:你想和她上床,她也想和你上床,你们都知道总有一天你们会上床,但不知道你们会在哪一天上床,这就是最好的时光。

至于小说中毒贩拿自己的老婆做营销渠道,还诱使她吸毒贩毒,致使她由爱生恨,怨恨交加,终于不堪其扰,在补玉山居杀了他。可叹一个毒王,没死在警察枪下,死在爱人刀下。这些故事好看,但也仅是好看,严歌苓也想赋予小说一些读者体的人生感悟,可脱离了她习惯操控的大历史背景,到底显得浅显、廉价和俗套。

补玉山居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陕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

定价:29.80元

遗憾理由

由四个中篇拼凑而成的长篇小说,《武林外传》式的陈旧结构,几个故事缝得线头乱飞,加上格调很“知音”的内容,那点探索时代变迁人心的企图也消解在奇情孽缘中。

猜你喜欢
线头外传玉山
咬不断的线头
隋唐外传
“板凳硬汉”溆浦木工胡玉山
隋唐外传(第一集)
隋唐外传(第三集)
隋唐外传(第二集)
局长入错行
帮奶奶纫针
线头
忽如一夜春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