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河,王 玲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媒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职业教育领域学生的学习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Stevenson(1994)发现澳大利亚职业院校中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单一、落后,即使在实践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现状也不容乐观,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更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Onstenk(2009)指出在新一轮的荷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除了传统的职业能力之外,学生的学习技能、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学习效能得到重视,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个性特征及学习风格。在学习能力的结构和评价研究方面,目前普通教育要多于职业教育[1],而如何评价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与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相比,高职学生的学习有其独特之处。因此,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结构、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也应该不同于普通高校,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对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学习能力的理解。通常情况下,能力被理解为“胜任某项工作的才能或条件”。根据相关研究,职业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是个体所拥有的众多能力中的基础性核心能力,是一个结构复杂、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2],是人们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和发展的能力[3];也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知识传授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即为“会学”;也可以指以快捷、简便和有效的方式或者途径获取准确的知识和信息,并将它转化为自身知识的能力;也可以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行为或思维方面比较持久变化的内在素养,并且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习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策略,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断内化和概括化的综合体,基本能力(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综合能力(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策略体现在个体的知识水平、内在素养、方法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4]
为此,本文认为学习能力是学习者个体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学习活动的实际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完善起来的适应学习需求、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有效方式,是影响个体发展和学业成绩的一种积极的力量。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指高职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能力,还应包括其在企业等场所的专业实践中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去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二)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自20世纪末期英国政府首次提出职业教育领域的核心能力以来,职业教育就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国学者张社字指出,过于狭窄的职业教育由于过分注重“就业导向”而导致学生的专业素质缺失,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从而限制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拓展,因此,应注重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的评价和培养。[5]随着我国向终身学习和知识社会的不断推进,学习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基础性的核心能力,如何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并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确保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一。从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能力水平看,高职学生无论在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能力或学习效能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并成为影响和阻碍职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
选择切实可行和有效的评价方法是构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关键。本文在专家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的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其基本过程如下:
(一)查阅文献资料,了解高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和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了解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构建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全面性。
(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6]129本文首先研究并确定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目标的结构,分析目标的构成要素;然后对各要素划分层次,逐级进行,并按照由高到低的层次逐层分解。其中上一层的指标包含下一层的指标,而下一层的指标不能涵盖上一层的指标。所分解出来的因素从高到低逐层缩小,越往下层的指标越明确、越具体、范围越小和可观测性越好,并使最低层的因素清晰,具有良好的相互独立性和可行性,以确保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
为了全面和准确地反映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使评价指标体系简便易行和便于操作,指标设置遵循了以下五个基本原则:(1)全面性,建立的指标体系应能综合反映评价对象各方面的特性;(2)独立性,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应能各自说明被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指标间不互相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3)兼具通用性和特殊性,指标不仅要适应于各类型的高职院校,又要能突出高职学生的特殊性;(4)代表性,指标能很好地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的特性;(5)可行性,指标应符合客观实际水平,易于实施和操作。
(三)采用德尔菲法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完善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以及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界定指标体系的各个维度和因素,在此基础上编制专家问卷,以征求各指标重要性程度的意见。采用德尔菲法先后面向高职教育专家进行了三轮的深度访谈和调研。在首轮调研中,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利用德尔菲法意见反馈计算公式对专家反馈的关于指标重要程度的意见进行数理分析,最后保留了重要程度在75%以上的指标,去除了不重要程度在75%以上的指标,如审美能力、社会影响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指标。然后将建议修改的指标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如增加了职业规划能力、创业能力等指标;在对初始评价指标进行修订的基础上,设计第二轮调查问卷并再次向专家发放和征询意见,同样收回有效问卷35份,并保留了重要程度在80%以上的指标;第三轮问卷发放给同样的专家,回收率100%,并最终保留了重要程度在85%以上的指标;初步形成由36个指标构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四)试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分析。为了测定指标的区分度、效度和信度,我们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300名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使用编制的《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试测,问卷以36个指标项目作为评价题项,施测时让高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定自己和各题项描述的符合程度,采用“完全不符、基本不符、基本符合、符合、完全符合”的likert 5分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反向题则反向计分。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为96.33%。
在此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从统计结果来看,专家意见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达到0.938,信度值较高,说明各因子组成项目的信度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问卷设计比较合理;根据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来看,KMO值为0.927,大于统计学家 Kasier等给出的最低标准0.500,说明各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较强,适合作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0,说明问卷及其各因子组成项目的建构效度良好。因此,本文构建的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统计学特征和可行度,作为衡量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尺度和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根据试测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先排除区分度低于0.3的项目;然后再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排除负荷不理想的项目,保留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在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中,排除负荷低于0.5和在多个因素上负荷均匀的项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问卷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从中抽取公共因子,并通过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求出最终因子负荷矩阵。对问卷的36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最终提取出27个特征根值大于1,能解释60.18%的因子。
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可以提取为5个公共因子,它们很好地反映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因子1涉及8个指标,是从事一切职业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的和通用的能力,命名为基础能力;因子2涉及4个指标,是指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能力,命名为专业能力;因子3涉及4个指标,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命名为职业能力;因子4涉及5个指标,是处理社会关系、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命名为社会能力。因子5涉及6个指标,是能使学生思想、人格不断趋于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命名为发展能力。最终形成有这五个因子包含的27个指标构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五)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层次分析法能把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进行层次化,将定性的指标定量化,减少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使评价更具客观性。[7]二级指标确定后,应确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并赋予各指标权重值,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某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程度,需通过指标加权确定权重。各指标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量化。若直接请专家给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结果易受专家的主观影响,以致影响本文的科学性。
我国著名职业技术教育学家姜大源认为,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8]10他所关注的是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而本文认为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和基础,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包含书本知识、实践知识和社会知识,学习能力不仅包括在校学习所需的能力,还应包含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的能力。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公正和合理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影响学习能力的主观因素,还应关注学习能力的外在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在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时,除了要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进行评价以外,还要把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职业道德等列入评价目标,而从业资格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表征也应考虑在内。为此,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
(一)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是从事一切职业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的和通用的能力,是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也是从事多种职业的共同基础。高职学生无论从事哪种职业活动任务,首先必须具备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信息素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等8种基础能力。
(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通过职业环境影响与职业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职业活动的能力。高职学生不仅应具备从事本行业职业活动的基础能力,也应具备一定的与职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专业能力,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需具备的操作技能,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态度、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4种能力。
(三)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等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具备与职业活动任务相关的能力,职业能力包括从事一定职业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但不是所有能力的综合。为此,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职业规划能力、职业道德、从业资格和创业能力等4种职业能力。
(四)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处理社会关系、理解奉献与矛盾、与他人负责任地友好地相处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即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一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中其他个体的存在与发展,将自己封闭起来的学生很难得到健康的发展。随着科技发展,职业活动任务也变得纷繁复杂,需要与他人配合、沟通、协作才能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社会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任何工作岗位都必不可缺的重要能力。为此,高职学生需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等5种社会能力。
(五)发展能力。发展能力是建立在职业素质基础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使其思想、人格不断趋于完善和发展的能力。高职教育倡导的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在人才规格上不仅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张扬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等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因此,高职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交流、合作、管理、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是掌握外语应用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能力、转化应用能力和创造与创新能力等6种发展能力。
在评价指标体系构成中,专业能力维度下的实践能力指的是在观察和参与新的体验时,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能力维度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能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能力维度下的独立学习能力是指能独立承担学习任务,有效管理学习进程,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指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实际需求,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且能有意识的自我计划与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
常用的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有主观经验法、指标排序加权法、模糊综合决策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根法确定指标权重。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且目标值又难以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基本过程是首先建立由目标层(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准则层(一级指标)、决策层(二级指标)组成的递阶层次模型;接着对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作出比较判断,建立判断矩阵,并求出其最大特征值λmax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指标对于上一层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9];然后按照1~9标度评判准则(见表1)填写判断矩阵A=(Xij)n×n,其中 Xij为 i指标相对于 j指标的重要程度。
表1 1~9标度评判准则
本研究共聘请35名高职教育专家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判断。由于专家可能存有一定的偏见或差异,往往会出现一些极端判断(即偏离正常结果或多数人意见的判断),给权重的合理确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个体判断矩阵中的极端判断信息进行删除,再综合成群体判断矩阵。具体过程为:首先计算所有专家个体判断矩阵中每一信息元素的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删除超过算术平均数2个标准差以外的个体判断信息,然后计算算术平均数,以此作为本研究专家群体对这一元素的综合判断信息,最后综合成专家群体判断矩阵。[10]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表2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在专家群体判断矩阵基础上,利用根法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及相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W,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
(2)计算Wi的n次方根珚Wi,
(3)将 珚Wi归一化,得到,所得到的
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4)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5)一致性检验,
当一致性比例CR<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即特征向量可行,否则认为专家构造的比较矩阵误差较大,应适当调整判断矩阵。因此,本课题组的专家综合判断矩阵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特征向量即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各一级指标的权重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如表3所示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一级指标权重值。
由表3所知,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权重值相加为0.4716,占一级指标权重值将近一半,可见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理,相对于每个一级指标构造其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利用根法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及相应的标准化特征向量,即可求得各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如表4所示:
表3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值
表4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二级指标权重值
本研究已在我国山西、河北、陕西、甘肃等省多所中西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中进行应用和检验。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下面我们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说明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该学院的机电、电子和化工等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我们抽样选取该校以上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问卷429份,有效率为89.38%。其中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值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V=∑(pi×ui),其中pi为第i个子指标的评价值,用来衡量各项能力的优劣程度;ui为第i个子指标在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中的绝对权重。其中调研问卷采用“完全不符、基本不符、基本符合、符合、完全符合”的5分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反向题则反向计分,即pi=j(j=1,2,3,4,5)的值为各子指标的权重值。那么,由公式计算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得分取1~5之间的值,根据其大小,就可以判断被评价者学习能力的高低。将评价得分转化为与其相对应的等级:4~5分为高;3~4分为中;1~3分为低。调查结果显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分平均值为3.2492左右,学生在问卷的每个题项的判断倾向处于“基本符合”到“符合”之间而靠近于“基本符合”,即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是在中等程度上,这说明被调研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不是很好,仍有待提高;学生在学习能力问卷各个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标准差均是平均值的1/6左右,这说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不小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分百分比较低,分值与满分值差距较大,这表明学生的专业能力普遍较低,学校应从专业态度、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的基础能力、社会能力、发展能力等得分百分比均在65%左右,能力水平差异较小。
该问卷和调研数据较好地反映出了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其评价结果与专家和教师访谈了解到的信息相契合,这表明问卷真实地反映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从而进一步说明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是确定的,但质量标准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它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地区、不同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设置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因而,本文所构建的学习能力评价体系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学校评价要求,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所在区域和所设专业的特点,适当修正并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评价体系。
[1]周稽裘.科学发展观引领职业教育未来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
[2]杨素娟.在线学习能力的本质及构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9,(5).
[3]王济平.学习能力培养探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6).
[4]毕华林.学习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构建[J].教育研究,2000,(7).
[5]张社字.教育平等视野下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创新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6]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李志河,等.XX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案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8).
[8]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李志河,等.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体系指标权重确定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6).
[10]李志河,等.我国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评现状及体系构建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