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转型的特点与对策

2013-05-14 10:59李国平
前线 2013年1期
关键词:总部服务业北京

李国平

北京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经济实力大大提升,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6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已经超过1.2万美元,并且已经建立起来了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但是,北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缓解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和难题,需要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通过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特别是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北京经济转型模式来实现。

北京经济转型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间,北京市先后经历了从服务型经济到工业型经济再到服务型经济的结构转型。

1949年至1978年,是北京从消费型城市向重化工业城市转型的阶段。历史上,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全国财富和资源的聚集地;加之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城市经济一直处于“大消费、小生产”的状态。建国后尤其是“一五”之后,北京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北京实现了“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目标,建成了一批如燕山石化等大型生产企业,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成为北京重要经济基础。三次产业比例由1949年的23.1∶36.8∶40.1,转变为1978年的5.2∶71.1∶23.7,北京成为继沈阳之后全国第二大重化工业生产基地。

1978年到90年代初,北京开始了“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耗水、耗能的重化工业体系与北京城市性质和功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短缺、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现象日益严重,产业发展既不符合北京的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又没有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优势。1980年以后,北京市经济建设结束了长期以来片面发展工业的局面,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同时,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加。1994年成为三次产业结构的转折之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2∶71.1∶23.7调整为5.9∶45.2∶48.9,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北京经济发展思路的全面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进一步加大,北京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业主导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00年,北京市GDP超过3000亿元,第三产业比例提高到64.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32.7∶64.8,“三、二、一”的经济结构已经初步确立。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发展迎来了重要机遇期。伴随着筹办奥运会,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北京市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投向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高端化。2011年北京市GDP超过1.6万亿元,第三产业的比例已达到75.7%。第三产业内部,现代服务业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服务业的主导地位,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已达到70%。自主创新和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创意文化产业、科技研发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服务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断提高。

北京经济转型的特点

落实十八大精神,加速北京经济转型,一定要体现首都特点,突出“北京创造”和“北京服务”,具体包括产业结构高端化、价值链增值环节升级化、经济职能外向化等三个方面。

加快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知识型服务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增强国际导向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力。做大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商务服务、休闲旅游等产业,着力打造北京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国际时尚与文化之都、国际休闲之都、国际商务之都和国际会展之都。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重点发展以软件服务、研发服务、信息服务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一批关键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壮大信息服务业和信息产业,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交换枢纽之一。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研发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北京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创新中心。

产业结构高端化更包括发展内涵的高端化,即在产业发展时注重增加产业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绿色含量,提高产业的增值能力和辐射能力,降低产业的资源依赖程度和环境影响。

北京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产业发展必须根据价值链上的不同增值环节对生产要素的不同偏好,重点发展产业的主要增值环节。在北京市域范围要进一步形成价值链区域分工:总部等高级决策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信息、高素质人才密集以及管理机构众多的中心城范围;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到教育、科研机构密集以及接近市场中心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生产职能主要分布在产业配套好、劳动力素质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发展新区;一般生产职能则主要集中到新城中部分用地空间大、劳动力丰富的区县开发区。北京应努力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枢纽或重要节点,不断努力实现增值环节的升级,提升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北京还要继续加大开放程度,进一步吸引跨国机构,尤其是跨国金融机构和世界经济组织的分支机构,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网络;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本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主动构建全球经济网络,增强对世界经济的参与、渗透与辐射能力。

进一步吸引跨国机构、将北京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网络,加强对利用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引导外资投向金融等生产服务业、文化创意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和结算中心,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在京设立总部和分支机构,提升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构建全球经济网络,支持、鼓励和帮助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本市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鼓励版权和文化产品输出,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完善对境外投资的协调机制和风险管理。

北京经济转型的对策

要推进北京经济转型,必须结合北京的经济发展特点和水平,制定符合北京发展阶段和未来需求的经济发展策略,具体包括重点实现北京创造,着力打造北京服务,全面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加强区域合作等四大策略。

北京市经济转型需要借鉴世界城市的历史经验,大力推进“科技北京”建设,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北京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综合改革示范区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一、世界知名的创新高地,应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球创新极,促进科技和经济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策源地”。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发展高端制造业。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航空航天等产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自主研发,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以及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优化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产业链条高端化发展,积极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北京是全国信息和通信技术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全力打造智慧城市,推进智能政府、电子商务和新一代通信事业的建设。

尽管北京市服务业占比已经达到75%,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同时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档次还存在较大差距,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和发展水平还相当有限,因而应当不断强化“北京服务”的发展理念,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高端服务中心。

“北京服务”强调品牌影响和服务能力,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现代服务市场体系,提升北京市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提高服务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全面增强和完善北京的服务功能,打造“北京服务”品牌。

“北京服务”强调高端的服务水平和面向世界的服务网络,应加快服务业结构调整,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壮大金融、创意文化等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面向国际需求,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积极开发新型服务业态,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北京服务”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北京服务”还要强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应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依托重点高端服务区域综合基础设施和支撑要素环境的建设,建设新兴高端服务业区域,完善北京服务业发展格局。

北京作为首都,有着诸多的优势,多年来已经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总部的入驻。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将是北京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发展总部经济,应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在京设立总部及分支机构,尤其是亚太区总部、中国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和金融、会计、法律等服务业企业总部;应进一步明确CBD、金融街、中关村等已有总部基地的发展定位,研究推进总部集聚和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机制创新,加强空间规划组织,引导不同功能、不同产业的总部在空间上的集聚和分工,不断提升和完善发展总部经济的综合能力,加强北京总部与首都圈乃至全国其他区域的合作,增强北京总部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全球其他地区的辐射和控制能力。

北京还应进一步深化区域分工合作体系,通过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增强区域经济合力,提升北京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一方面加快推进北京市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包括一体化规划、一体化交通体系建设以及资源、能源的合作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分工,扩大北京市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临空经济、首都科技创新的对外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沈 聪

猜你喜欢
总部服务业北京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北京,北京
238个城市争当亚马逊新总部
新“产品”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