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09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全国月人均增加120元左右。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新中国成立前老工人、1953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和原工商业者等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以及艰苦边远地区的企业退休人员,再适当提高。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有关规定适当倾斜。今后,还要根据经济发展、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水平等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逐步形成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的调整机制。
另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国家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机构信息库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父母“倒贴”子女成常态?
2012年北京老龄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该市空巢老人占近一半比例。80.2%的受访者拥有自己的房产,空巢老人(独居、只与配偶居住)所占比例为47.6%;97.5%的老年人有子女,且平均拥有1.9个子女;子女及孙子女每年仅给老人2607.7元,而老人则会每年给后代4142.7元,也就是需“倒贴”1500余元。同时,老年人对子女目前的经济状况进行整体评估,认为子女经济状况一般的占52.8%,有38.1%的老人认为子女的经济状况较好或很好,认为子女经济状况较差或很差的老年人仅占9.1%。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等特征。老龄人口“空巢化”,使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面临很大挑战,从经济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都将引发对现有养老保障、医疗保健和为老服务模式的挑战;制度安排、财力准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也很严峻。
高龄族群崇尚“异地养老”
如今生活好了,许多老年人身体和心态都比较年轻化、时尚化了,也有空闲,于是“异地养老”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
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的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种养老方式;是集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度假式养老、回原籍养老等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概念;是把旅游资源和养老服务有效结合,并且伴随着精神赡养的养老形式。
异地养老反映出当代老年人心态心理的调整。子孙绕膝固然是一种天伦之乐,但老人们自发组织、相互关心、彼此交流也成为被大家所认同的愉快生活方式。
异地养老也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现在年轻人普遍压力过大,忙于工作而难以顾及父母,这种迁徙式的养老让老人不再孤单,也让子女感到安慰。
个人卫生支出有望降至三成以下
卫生部日前表示,2013年将努力降低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到2015年,个人支付比例将降到卫生总费用的三成以下。
卫生部门将提高门诊报销比例尤其是大病在门诊的报销比例,鼓励患者首选门诊治疗,降低治疗成本。
除此之外,基本医保将从“保医疗”向“保健康”转变,预防保健、疾病筛查、老年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将会纳入医保范围。按照规划,到2015年,在卫生总费用中,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将降到三成以下。
近九成子女希望
父母能住上“养老地产”
公众理想中的“养老地产”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网调显示,有近87.6%的人希望父母住进“养老地产”呢?
73.4%的人首选“医疗护理等配套服务齐全”,其次是“小区绿化风景好”,第三是“物业服务注重老年人需求”。接下来依次为:无障碍设施便捷,交通便利,价格适中等。
其实,不少人认为,老人和子女同住一个小区是最好的居家养老方式,在“一碗汤”的距离下,两代人能互相照应。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将“养老建筑常规化,常规建筑适老化”,即一个普通商品房小区,配置10%~20%的适老化住宅,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销售方式的前提下,首先在硬件上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比如,至少有一部担架电梯,楼号、房号等标识系统用颜色区分,让老人容易辨识;其次,适老化住宅要对细节设计和选材严格把关。比如,普通电源插座距地30公分,适老化住宅要提高到60公分,门的开法和开门到墙垛的宽度,要考虑坐轮椅老人的需求。
肿瘤放疗实现精准高效
在国内,常规放疗的照射方式是为了能把整个肿瘤“包裹”在射线里,照射范围往往比肿瘤的体积大。这样一来,肿瘤附近的正常组织、器官会受到伤害。有鉴于此,目前医学界推崇的放疗方式是强调精确性和个体化的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可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需要放疗的病灶,特别是常规手段不能治疗的、难度大的病例,而且可以把放疗带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而最新的弧形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技术RAPIDARC比现有的调强放疗更加突出高效精确的特点,使单次放疗照射时间最快可缩短至2分钟。
RAPIDARC技术是利用围绕在患者身边的弧形治疗仪进行准确有效的放射治疗,放疗速度比传统的调强放疗快2~8倍。治疗速度的加快实现了治疗精度的提高,因为在治疗过程中移动的几率降低,缩短了患者在治疗床上停留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这套放疗技术还扩大了放疗适应症,对以往有肿瘤发生多处转移的患者,运用这套技术进行放疗也可以收获良好的效果。
国内首例冷冻消融房颤手术圆满完成
房颤是心房肌纤维出现每分钟350次至600次不协调、不规则的乱颤,是一种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而治疗房颤新技术——冷冻消融术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得到了成功应用,两名房颤患者接受了手术,这是国内首次应用这一技术。
相比以往的射频消融术而言,冷冻消融术中患者因不用耐受高温而减少疼痛。
冷冻消融的原理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使得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
国外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和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疼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