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知道北京五道口枣糕王,肯定会诧异于这个场景:凛冽的寒风中,排起一条数十人的长队,从店门口一直延伸到马路上,不时有人跺跺脚、裹裹身上的冬衣。玻璃窗那头的姑娘冲着眼巴巴的客人抛去一句简短的安慰:“下一笼,5分钟。”
枣糕王属于河南人陈立。他的小店拥有惊人的生存和复制能力——3年,北京冒出了近200家店,80%是他的加盟店。
从修电器到枣糕王
1988年9月,陈立在现在"鸟巢"旁边的长城机械厂,一门心思学技术讨生活。做了半年多,顺利地成了一名技术工。
1993年,陈立出来单干,开始学家电维修,在五道口开了自己的家电维修小店。老居民区低廉的租金让他和这间小店一起,相安无事地生活了10年,一直到2003年。
“到2003年,对面居民区拆了,电器价格也在下降。买电器便宜了,维修费也就上不去了,加上电器售后服务也都上去了,我才把这个老本行改了。”一直年到2009年,陈立经历了漫长的过渡期。他的小店做过烟酒,也做过煎饼小吃。久久鸭、面包、点心、南瓜糕、绿豆糕,他试了个遍,好在做什么也都有市场,于是也就不好不赖地维持下来。
转折点是2009年,五道口城铁开通以后,人流量剧增,房租也成倍地往上窜。小生意已经不可能养活这个小店,于是他还得逼着自己转型。他的枣糕王这年开张了,开张头一个月客人们就三三两两地排队,三个月之后开始排起了十几人的长队,一直延续至今。
开枣糕店的这3年,陈立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送孩子上学,7点多去店里安排事务。之后是讲课、进货、煮枣发酵,一天四趟送货到店里-这些大致是白天需要做完的事。晚上需要准备第二天上午的事务,伺候完孩子10点多再去店里结账,到家11点多,盘完账夜里12点到1点入睡。
做枣糕的核心技术攥在手里,不申请专利,不申请商标。陈立生活就在一天天地给各门店供应半成品原料,以及给遇到那蜿蜒的排队大军继而淘金欲大增的人讲课中度过。
枣糕生存术
陈立至今都没把枣糕王的品牌注册,也没有任何公司化运作。他的三居室既是住处也是工厂,他日复一日亲自进货、煮枣发酵,然后发往各个店面。他的运作模式还停留在作坊阶段。
毕竟,类似的小吃有过太多先例。从蜂蜜大麻花到土掉渣烧饼,从八宝香烤鸭到绿豆饼,包括陈立此前尝试过的各种小吃。风味小吃加盟的模式从来都是雷同的:开店促销,买一斤送半斤,限购……加盟的事情他自己也干过,谁能知道这阵风能吹几天?
2009年北京已有十几家枣糕店,但大都不成功,原因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东西没做到位。“北京有几家店我去看了看,包括稻香村。我分析了一下他们做的东西,都没达到枣糕结构和性质的要求,所以质量上不去。说它没达到要求,你得知道它毛病在哪儿。我发现有几个方面的缺陷,比如凉了是腥的,吃完了嘴里有苦味,存放时间过短,吃到嘴里面发粘,软绵度不够等。针对这几个方面,我就一一想办法给它克服了。”
解决完技术问题后,陈立砍掉了小店里其他的烟酒小吃类货品,开始只卖枣糕,并把其他同类小吃的促销手段试验了一遍。
“头3个月做的量是现在的1/3。当时买的人不多,但是我量也低。我是逐渐根据人气来加量,比如今天做的不够卖,明天做的不够卖,一个月、两个月还是不够卖,我才逐步达到最大日加工量。”陈立接着解释,“生产12个小时,加工12个小时,再长工人受不了,操作空间利用率也最大化了。前年中秋节以后,我才开始完全利用空间,做到3年前三倍的量。”枣糕王在五道口的店面不过10来平米,除去满屋子的设备和靠窗的一张桌子,仅够两个店员在里面转身挪动。
同样是买一斤送半斤,同样是集中加工半成品供货,但由于客人在这里买到的总是刚出炉的枣糕,会感觉味道比其他店更好,于是不少客人重复购买,形成良性循环。
五道口店是陈立至今唯一的一家自营店面。他的商业模式很简单:明星店面+加盟授课。“我这个店每月成本7万多,一年房租40多万元,人工20多万元。我大概教了三四年学员,总数有五六百人,平均两三天教一个。”
他想尽办法维系着五道口店的明星地位——小心翼翼而又熟门熟路地处理好店里店外各种人的关系,计算客户的收入水平和自家成本利润小心定价,并保证每一笼的枣糕味道都一模一样。在吸引来加盟者的同时,投资人也开始频频出现。
“前年有人找我合作加盟,申请专利做注册商标之类。这些需要精力去跑,注册商标必须有厂房,场地要达标。我情况不太允许,三个孩子每天吃喝、写作业什么的需要照顾;我的技术加盟,三天两天要教一两个徒弟;我进货都是三五吨、十吨八吨的进,都要往店里拉货;我住的地方和库房都是一个三居室,不安全也不方便;技术都是自己掌握,店里就是半成品兑在一块烤完了卖而已,这一块我没敢用外人。”
“话说民以食为天,吃的喝的只有暂时性饱和,没有过时,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什么事情都不是单一的,它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方方面面你都考虑到了,该避免的避免,该调整的调整,你才能把一个事情不断地往前做,由少做多,由小做大,由不信任做到有信任。做生意没有回头客,再高的利润,再好的位置都不能够做长久,这就是我做这个小生意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