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伟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特聘研究员)
中国法学界有两本非核心法学书刊在坎坷中走过了十年的历程。一本叫《法学家茶座》,另一本叫《律师文摘》。
《法学家茶座》是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一本连续出版物,由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教授担任执行主编。“茶座”里的作者,基本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但文章却始终保持着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风格,讨论的也都是读者感兴趣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法学家茶座》既不同于专业性的学术刊物,也不同于直白如水的实用读物,而是自创了一种格调清新、品位独具、雅俗共赏的风格。
《律师文摘》则是以法律职业群体为主要读者的大型文摘类读物。主编孙国栋先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这10年来,面对网络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面对经费筹措、出版发行等实际困难,这两本法律读物一路走来,能坚持到今天十分不易。尤其是《律师文摘》,十年里数易其址,东躲西藏,屡败屡战,好像是寒风中的一团火,经历了不少坎坷和艰辛。然而,它们却赢得了无数读者的敬仰和热爱。
有一位读者给何家弘先生来信说,他是一个常年往返于京广铁路线上的火车司机,《法学家茶座》是他最喜爱的书刊,读起来常常爱不释手,几乎每一期都不想错过。因为工作忙碌,有时工休时赶到书店发现近期《法学家茶座》已经售完,会让他很沮丧,为此希望能从编辑部直接购买。家弘先生和同事们商议后,联系上这位火车司机,免费为他补齐了所有缺册。
有一位民间法律爱好者,因为自家的房子遭遇野蛮拆迁,被迫自学法律知识,如今已经成为京城内小有名气的“公民诉讼代理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送给他两册《律师文摘》,他竟两天两夜捧读无眠。第三天,他找我索要《律师文摘》编辑部的电话,并告诉我,从今天起,他开始崇拜孙国栋这个人,不仅要买齐以往的各期《律师文摘》,而且要把今后十年的《律师文摘》预订费一次性交齐。
在《法学家茶座》十周年庆祝会上,主编何家弘教授说,今天在座的都是法学家,有现在的法学家,也有一些是未来的法学家。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够这样去努力,做到以法为家、知法如家、爱法似家、奉法胜家。这也是我们创办《法学家茶座》的一个宗旨。
最近,《律师文摘》的年会也在乍暖还寒的季节里举行。前来参加年会的法律界人士们,走进这个气氛热烈而轻松的会场,似乎可以暂时忘却大门外尚未远去的寒意——好像大家正围着《律师文摘》的火炉在抱团取暖、诉说衷肠。
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乃至官场宫廷文化都很发达,但是我们的法治文化似乎很不发达。不过,这几十年里,法治文化却像是这样一种精灵:它无边无际地在社会各个角落里扩散和蔓延,没有血和火的革命及战争,也不是领导人的政治口号,更无须惊天地的改朝换代;它表面上不着痕迹,却又如刀似剑,刻画和改变着这个古老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知道,依法治国不易,法律业者艰辛。法治的发展是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我们今天正处于这个过程之中。一个哲人说过: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也许,正是门外还有暗色,才赋予了一支支蜡烛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法学家茶座》和《律师文摘》就无愧于这样照亮暗处的蜡烛。
我当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研究生时,何家弘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在我们班里一直像是位淡定、睿智的兄长,我们平时都叫他“老何”。我记得老何身怀一个“绝技”——可以在风中划着火柴并用手掌护住火苗,不让火苗轻易熄灭,然后可以替别人点燃香烟。我们有同学问他如何练就这个绝活,老何说,早年当知青插队在草原上放马时,实在闷得无聊,便手持一盒廉价的火柴坐在草地上“反复练习”,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如果以下的联想不算牵强的话,我以为,这些年来,《法学家茶座》和《律师文摘》就像是被老何、国栋和他们的出色团队小心翼翼地包在手掌中的一团火。我希望这团火在风中继续燃烧下去,永不熄灭,给我们这个社会持续不断地带来温暖,带来光明。
我们这一代法律人,在30多年前,或许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进入了法律职业的殿堂。尽管一直心怀惆怅,但仍感到生逢其时。当年填写大学志愿的那一个不经意的触点,如同潘多拉的魔盒戏剧性地打开,纷纷扰扰又灿烂缤纷。今天,法治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不离不弃的宿命。无论何类强人沉浮,我们都希望人治寡头的幽灵远离;无论世事沧桑多变,我们都希望依法治国的大道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