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因为小,更好的生活
街角鸟巢图书馆的诞生是一个很有爱的故事。家住威斯康星州的托德·伯的母亲,生前曾以一己之力创办了一家校园图书馆,供街区的孩子和穷人们借阅。母亲去世后,托德为了纪念母亲,就仿照原先的那家校园图书馆做了一个小小的模型,这个模型用木头做成,小巧玲珑,托德用油漆漆过之后,在里面放入母亲生前最喜欢的十几本书,然后把这个袖珍小书柜放在了房子门口临马路的一侧。
从此,几乎每个开车经过他的房子的人都会停下车来,看看他的这个袖珍小书柜。同样家住威斯康星州的里克·布鲁克斯就是因此和托德认识的。布鲁克斯特别膜拜安德鲁·卡耐基,因为后者曾经建造和捐助了2000多家图书馆,布鲁克斯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受制于经济条件,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但是,托德的袖珍小书柜开启了他新的思路——如果在一个个的小书柜里放满书供人们随手借阅,那不就变成一个个图书馆了吗?
于是,两个人开始正式筹备创办街角图书馆。他们用木头做成书柜,以树脂或者玻璃做柜门——方便人们一眼看清书柜里存放的图书,并且在书柜的下面做了一根木桩以防止图书受潮。2009年的夏天,威斯康星州的第一个街角图书馆就这么诞生了,它的大小只有“24cm×24cm×30cm”,造价也不高,还不到500美元。托德和布鲁克斯给这个街角图书馆冠以一个可爱的名字——“鸟巢图书馆”,一是这个图书馆确实像鸟巢,再者,也取鸟巢的温暖、孕育之意,因为他们希望这个小小的图书馆能够提高街区人们的读写能力并增进团体感,孕育出文明之花。
如今,托德和布鲁克斯的鸟巢图书馆开始出现在美国的大街小巷,他们两人还得到一个木匠和一个木制品商的协助。到2012年底,美国几十个街区及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印度等一些国家的十几个地方,都建成了风格独特的鸟巢图书馆。而且,图书馆也在鼓励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参与——在图书馆的网站上(www.littlefreelibrary.org)提供有图纸,任何人都可以自建新馆。
取走一本,留下一本
2011年,“海归”张伟回到了老家成都,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他觉得身边的读书氛围太差。街头巷尾麻将声此起彼伏,网吧里CS激战枪声轰鸣,但是再也看不到有人捧一本书在门口阅读的景象。张伟决定在中国搭建街角鸟巢图书馆,让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从电脑前和麻将桌前解放出来,去看书,去阅读。
2011年平安夜,张伟在成都市武侯区的红牌楼路上,用木质墙板和铁皮做了一个狗窝大小的微型图书馆,然后把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些小说名著、杂志、小册子及小出版社和无名艺术家的书籍,还有CD光盘、DVD光盘、地图和其他“奇珍异宝”放进了这个街角图书馆,并挂上了一个贴牌:“欢迎借阅,取走一本书,留下一本书!”他希望自己的这个街角图书馆就像圣诞老人的礼物,降临在成都。
张伟的图书馆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开放,不像公立图书馆路程遥远而且时间有限。
2012年7月,成都成华区的街头诞生了第二家街角图书馆,而且编号也很有意思:芙蓉城2号鸟巢图书馆,张伟并不认识创办者,但是对方很明显尊重他的首创地位。
2012年的11月15日,第三家街角图书馆诞生了,这次是张伟和朋友一起合作的,图书馆位于青羊区,里面更多的是一些中老年读物。
现在,张伟期待着成都以及中国的其他城市里,能有越来越多的街角鸟巢图书馆。他说:“在当今过于泛滥的电子时代,这些充满温情的街角鸟巢图书馆,让阅读回归一种更个性化、更舒适的方式,这也恰恰是它们备受追捧的原因”。